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此前Newzoo曾发布关于2021年移动游戏市场的趋势分析 , 预测未来一年 , 《原神》将催生更多移动平台上(来自中国开发商)的3A级游戏 。 因为《原神》成功地将3A级主机和PC游戏中的沉浸式单机游戏机制带向移动平台 , 并且在那之后让游戏行业看到了这款产品的席卷之势 。 似乎有很多人都认为 , 在这之后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开发商加入这股浪潮 , 研发更多具有3A沉浸感和竞技性的游戏内容来扩大市场 。
事实上 , 谁是第二个“原神”很可能会像过去游戏公司争夺“谁是第二个《绝地求生》或者《刀塔自走棋》一般在行业中上演 。
3A手游浪潮已来 , 百人团队上亿成本
我们可以发现 , 当下不少厂商都在重新思考和提升自己的研发实力 , 紧锣密鼓地加入其中 。
腾讯:
就在2019年 , 腾讯高层曾找来几个工作室群的负责人开会讨论如何升级自研能力 , 并发动了一波「研发业务革命」 。
2020年 , 腾讯在海外引进了数十名3A人才 , 猛扑3A大作 。 来自育碧的游戏总监Scott Warner、 EA的开发总监Rosi Zagortcheva等人入职了天美工作室 。 在入职后 , Scott Warner在各平台上发布天美工作室的招聘信息 , 信息上“FPS”和“五年以上的 3A 游戏制作经历”等要求赫赫在目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目前天美工作室的J1 和T1部门已分别在研“写实赛车”项目和“刺客信条”手游两款3A水平的大作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来自索尼、暴雪等一线厂商的Will Harris、Emanuel Druckmann则加入到了光子工作室 。 2020年6月27日在腾讯年度发布会上 , 腾讯公开了光子工作室首款运用主机技术开发的次世代开放世界射击游戏《代号:SYN》 。 工作室通过与Epic合作 , 共同开发了strand base hair system系统 , 实现真实自然的毛发效果 。 从游戏Demo来看 , 其品质的高低不言而喻 。 而另一款同样是运用UE4开发的超大无缝开放世界生存手游《黎明觉醒》也已进入预约阶段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原神》的制作人刘伟曾提到这款游戏的开发难处在于游戏团队的经验、工具和对游戏的理解 。 回顾腾讯旗下的大作 , 无论是品质上还是完成度上 , 可以挑剔的地方近年来也是越来越少 , 然而离 3A 游戏又总是差那么临门一脚 , 其难处大抵与刘伟所说的无异 。 而像 Rosi Zagortcheva 、Will Harris 这样的专业资深人才 , 正是腾讯在3A游戏布局上不可或缺的 。
除了自研业务 , 腾讯今年的投资动作也更加频繁 , 其中不乏一些具备3A潜质的主机厂商 。 例如国内有《救赎之路》的暗星科技 , 海外有《原子之心》的Mundfish , 《奇异人生》的Dontnod和《Day Z》的Bohemia Interactive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网易: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无独有偶 , 网易也在海外疯狂抢人 , 并先后成立网易蒙特利尔和网易樱花工作室 , 目标直指3A大作 。 曾任职育碧动画总监的Guillaume Picard加入到网易蒙特利尔后参与《永劫无间》项目 。 从制作成员 , 以及公开的游戏场景和战斗画面的精美度来看 , 这款作品无疑也正往3A游戏的品质靠拢 , 且该游戏已进入测试期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去年网易“520”线上发布会上 , 官方公布了一款赛博朋克题材的重磅手游产品《代号:T》 。 会上公布的另一款精品《代号:诸神黄昏》则在宣发上明确提到“主机、PC、手机多平台”和“3A 级游戏体验” 。 而凭借其分明的欧美画风 , 该作全球化的野心也无从掩饰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字节跳动:
字节方面尚未有大作浮出水面 , 但在近日上线的朝夕光年官网上 , UE4工程师成为了热门招聘岗位 。 据消息称公司还会为入职员工提供封闭培训和mini game实战等培养方案 , 发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莉莉丝:
莉莉丝的CEO王信文也揭秘了公司做了两年多的废土题材射击游戏《末日余晖》 , 他表示这个项目大约在2019年的7、8月份 , 游戏将研发引擎更换为UE4 , 几乎重新开展了所有设计和开发工作 。 同时团队人数扩充到百人以上 , 开发模式也借鉴主机的工业化流程 , 从各个技术层面进行改进 , 使之更像是一款3A级的主机游戏 。 比如利用IK、注视和布娃娃等技术使人物在各种状态下的表现更加细腻 , 更接近主机游戏的品质 。 现在《末日余晖》也已开启预约 。
祖龙娱乐:
祖龙娱乐更是在近年来研发了多款高品质游戏 。 结合虚幻引擎 , 祖龙娱乐打造了《鸿图之下》、《梦想新大陆》和《诺亚之心》三部精品 , 三款产品都实现了高等的技术效果 , 如《鸿图之下》利用虚幻引擎动态实时光照系统 , 实现昼夜变换和南北不同区域;《梦想新大陆》也是做到了多样地貌的全局光照;《诺亚之心》可以程序化生成无缝8K球型大世界等等 。
此外 , 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青在2020年虚幻引擎技术开放日活动中曝光了他们的最新项目《Project I》 。 据李青介绍 , 《Project I》呈现的画面精度、材质的复杂度都在移动平台上达到了极限 。 显而易见 , 这款产品就是冲着3A水平去的 。
叠纸:
深耕女性向的叠纸网络同样也是铿锵前进 , 在去年曝光了最新力作《恋与深空》 。 CEO姚润昊说到 , 这是在《恋与》这个IP系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个技术和规模上面的一个升级 。 这般技术的升级也意味着叠纸在这一细分赛道进一步构筑自己的核心壁垒 。

技术|游戏公司争夺下一个“原神”
文章图片

心动:
心动方面 , 黄一孟也表示 , 他们要利用规模化优势、利用高预算、利用人才优势 , 制作大型准3A级游戏 , 布局全球市场 。
他提到 , 目前正在筹备3个虚幻引擎开发的游戏项目 , 但至于研发规模 , 他并没有公开 。 不过目前公司的头部产品《仙境传说:守护永恒的爱》已是百人团队研发两年和上亿成本的投入规模 , 之后的这3款想必会是更大手笔 。
悠米互娱:
大厂之外 , 也有少数具备实力的团队也想斥资豪赌一波 。 国内最早使用UE4开发手游的团队之一的悠米互娱于去年10月公开了公司旗下的一款开放世界MMO项目《代号:奥德赛》 。
据制作人李芙旭介绍 , 从2018年底开始 , 他们花了大半年时间 , 投入了大量精力做概念设计、完善世界观 , 期间几乎参考了所有世界知名的科幻作品 , 目前仅项目的世界观背景设定就已超过30万字 。
除了这些笔者整理的大作布局 , 或还有一些未公开的大投入产品在研 , 谁会率先在2021年推出一款新的“3A”游戏 , 将有机会尝到现在大部分游戏玩家被吊起来的对高品质游戏追求的新红利 ,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 , 或许会有同时几款大作上线同场PK 。 毕竟越到后出的“3A”大作 , 玩家的口味是愈发挑剔的 。
大作营销费用或也高达上亿元 , 宣发资源将迅速被“鲸吞”
大作云集之下 , 厂商们自然也会为之加注更高的营销费用来提升胜率 。 Data-Eye CEO汪祥斌表示 , 买量成本一直在水涨船高 , 目前已达到一个制高点 。 此前有消息透露 , 《剑与远征》三个月宣传投入超5亿 。 去年的热门产品《万国觉醒》高峰期日投放消耗达3000万 , 《最强蜗牛》日投放消耗也达到2000万 。
可想而知 , 上述的3A级别大作不少研发成本已经破亿 , 当它们上线时厂商在它们身上的营销投入必然不低 , 预估也是亿级的投入 。
3年研发 , 1亿美元投入 , 400人团队 , 《原神》已接近 3A 级别 , 现在头部厂商也相继入局 , 势必会大大抬升行业的研发、营销等成本门槛 。 如果过亿的投入成为常态 , 中小团队的新品若上线时间和这些产品“撞档” , 将有可能面临“血亏” , 但如果不找档期推出又可能拖垮项目 , 这种“窘境”将会令到很多公司左右为难 。
而这种大投入、一些中大型厂商都跟不上的“豪赌” , 无疑让更多的公司选择专注于某些赛道 。
一方面二次元、女性向、SLG赛道近年受市场热捧 , 这些产品的赛道壁垒相对明显 , 源自于这些产品背后的玩家特定分层和特定喜好;其次 , 一些有很强的单机创新玩法特点或是让玩家感觉轻松的休闲放置类游戏也能尽可能地避开“3A”大作的锋芒 。
而哪些产品将会非常难受 , 那可能就是和这些大作有很明显的用户重叠情况的游戏 , 但你自身的游戏又没办法像这种“军事竞赛”一样去实现高质量表现 , 这样的项目是否要考虑尽早关停或者出海避其锋芒 , 将是需要这些团队认真思考的问题 。
结语:
从多家厂商的行动中看 , 开发3A游戏俨然已成趋势 , 未来几年不少大作诞生的情况下 , 行业将会加速迭代洗牌 , 所以在游戏行业中赌新爆款的人还是不能盲目乐观 , 因为今天拼的不止是投入 , 更多的还是谁会更专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