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网约车兼职司机开始退出全职司机求温暖
作者: 陆涵之
一年过去 , 疫情带给网约车行业的印记仍未淡去 。
去年2月 , 网约车行业供给和需求跌至谷底 , 之后月份随着生产、生活恢复 , 行业进入持续恢复和增长期 。
即使单量已经恢复 , 司机们仍然感觉到有些事儿“回不去了” 。
大单少了
郝师傅做了3年的滴滴网约车司机 , 他的一天开始于早上6点 。 通常郝师傅在早晨7点出车 , 习惯在中午11点回家休息 , 下午5点左右继续出车 , 直到后半夜回家 。
疫情并没有改变郝师傅作为司机的作息 , 最大的改变是类似于跨城的“大单”少了 。 郝师傅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疫情之后确实感觉活儿没之前那么多了 。 以前我一天有可能接好几个大活儿 , 最典型的是去燕郊、廊坊还有河北其他地方 。 现在最大的活儿就是从城东到城西、城南到城北 , 最远的车程大概是60公里 , 跨城的订单少了 。 ”
大单和小单的差距直接体现在收入上 。 郝师傅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大单对于流水的影响:“前几天接了一单从北京西六环往东南方向跑 , 早晨7点多接到乘客10点之前送到目的地用了两小时 , 但是流水有两百多 , 一上午都不用愁了 。 ”
和大单相比 , 还有一个问题是疫情过后很少有接连不断的订单进来 。 “现在这单做完了下单不知道在哪儿 ,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接上下一单 。 ” 郝师傅说起来不无遗憾 , “我觉得春节比前一段时间好拉了 , 虽然打车的人少了 , 但是拉活儿的司机也少了 , 早高峰不怎么堵车了 。 ”
今年1月北京疫情出现反复 , 平台暂时取消了拼车机制 , 司机对此也有较为明显的感知 。
除去平台费用和油钱 , 不算车损 , 郝师傅目前一个月到手的收入在1万元左右 。 说起要不要成为网约车司机 , 他有自己的打算:“个人觉得如果得租车跑 , 不如找个班上 , 因为一天12个小时赚得也不算多 , 还很辛苦 。 ”他开的是自己的车 。
另一位网约车司机刘师傅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司机收入与每天出车时长也有关 , “如果你每天出车的数据都比较好 , 那派单会有倾斜 , 收入也会相应提高 。 ”刘师傅表示 , 他每天收入能在900元到1000元左右 , 收入与之前相比并未有变化 。
兼职司机决定退场
除了郝师傅、刘师傅这类长期跑网约车的司机 , 市场上还有部分兼职司机 。
和开自己车跑单的郝师傅不同 , 高师傅是租车接单 。 他表示 , 选择做网约车司机是因为冬天单位工作较少 , 于是租了三个月车开始跑单 。 “做网约车只是一个过渡性过年工作 , 我(2021年)3月才开始上班 , 以后就不会开网约车了 。 ”除去租车成本 , 高师傅一个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 。
“说实话这个(网约车)没有我想象中赚钱 。 ”杨师傅也是一名短期的网约车司机 , 他告诉第一财经 , 由于冬天比较清闲 , 之前听说开网约车收入比较高 , 才在2020年12月到春节前这段时间短暂接单 。
“没跑之前也听别人说这个赚钱 , ”但他觉得实际单量没有想象中多 , 他感觉1月的单量比2020年12月少了不少 。 如果碰到临时取消订单的情况损失较大 , “之前碰到过车已经开到小区门口 , 对方说不想打车 , 只是忘了取消了 。 ” 杨师傅说虽然平台会给予补贴 , 可时间成本是追不回来的 。
收入方面 , 除去租车、油费和平台收费 , 杨师傅一个月到手的收入在6000元左右 , “一天150元油钱 , 150元租车费 , 到手能有多少?”因此他认为这份工作性价比不高 , “早晨6点起床晚上12点收工 , 不建议年轻人做这个工作 , 除非是比较难找工作的” 。
由于实际收入与想象中存在差距 , 杨师傅表示今后“肯定不跑了” 。
易观分析师陈坚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对于司机体感收入下滑的问题 , 如果是在2021年1月、2月发生 , 属于普遍现象 。 主要原因还是网约车平台配合防疫需求 , 供给层面收缩 , 减少跨城订单服务 。
另一方面 , 兼职司机逐渐退出也是行业趋势 。 陈坚认为 , 从网约车诞生之初 , 就有很多人兼职 , 为了补贴家用、打发时间或者体验生活 。 但是这个现象必然减少 , 其一是因为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在持续推进 , 三证齐全才可以接单 。 其二是平台派单会更加向合规司机倾斜 , 收入和接单下滑 , 会导致兼职司机逐步出清 。
司机保障待提高
虽然司机对于收入感知不一 , 但多个指标显示 , 网约车行业整体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约车行业订单数据 , 2020年10月、11月、12月和2021年1月 , 网约车行业订单持续增长 , 分别为6.3亿单、6.6亿单、8.1亿单和7.3单 , 行业基本盘已经进入平稳增长状态 。
同时 ,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 , 网约车市场活跃用户在2020年2月跌至谷底 , 之后持续回升 , 在2020年8月时月活已经恢复至同比的100.5% 。
另一方面 , 主流出行平台给出的数据也显示网约车需求逐步恢复 。 2020年6月 , 滴滴CEO程维在内部会议中表示 , 网约车服务日订单峰值超过3000万单 , 数据与上年同期持平 。
虽然行业整体稳步发展 , 但不少司机表示希望平台提高司机的保障 。
北京网约车司机刘师傅做滴滴网约车司机已有三年 , 后来才报名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 , 每个月自费缴纳 。 他对平台的希望就是能负责司机保险:“我觉得平台有必要给司机交社保或者五险一金 。 网约车司机是一个新兴职业 , 一个职业怎么可能不上保险呢?”刘师傅认为网约车司机只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 并没有归属感 。
另一方面 , 刘师傅表示不清楚司机和平台之间的权利义务 , 遇事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一旦有事不知道该向谁反映 , 只能找客服 , 但是客服权力有限 。 ”
对此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贝贝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 网约车平台需要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合同 , 由劳动法或协议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 , 网约车平台应当按照劳动法或协议的具体约定 , 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对驾驶员承担责任 。
由于网约车这一服务形式的特殊性 , 网约车平台还需要按照相关行政法规或地方性规定 , 维护和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 。
提到为司机上保险 , 陈坚表示与网约车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关 , 即B2C 和C2C 。 B2C网约车公司比如T3出行 , 运营模式为平台买车购车、雇用司机、培训、缴纳社保等 , 司机属于全职 。 很多C2C平台 , 没有自己的车辆 , 属于社会车辆加盟模式 , 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类:其一 , 归属于汽车租赁公司的人 , 租汽车租赁公司的车 , 缴纳汽车租金 , 根据车型可能每月5000元到6000元 , 这个也属于全职。 其二 , 个人加盟 , 不定时接单 , 属于兼职 。 而不少平台的模式也在变化之中 。
【第一财经|网约车兼职司机开始退出全职司机求温暖】刘师傅用了一个比喻形容和平台的关系 , “好像打仗需要后勤保障 , 司机也需要归属感和保障 , 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 ”
推荐阅读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技术|悦鲜活高端瓶装鲜奶市占第一 科技驱动营养再升级
- 技术|探秘AI智慧之旅,科大讯飞AI学习机研学游第一期圆满落幕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商汤|商汤终成AI第一股:挂牌联交所后股价高开 业内人士更关注其盈利和商业模式
- 战略|科力尔电机荣获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