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工人日报:在线教育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


新浪科技综合|工人日报:在线教育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
文章图片
图1/1
赵春青/图
来源:工人日报
“花9元钱买10节课”“49元33节课,再送教辅材料”……据2月22日新华社报道 , 在线教育机构纷纷开启“抢人”模式 , 在宣传中 , 上课的都是“名师” , 效果都是“提分明显” , 但实际上 , 不少老师资质存疑 , 课程质量良莠不齐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很多学生开启了居家上学模式 , 在线教育迎来发展风口 。 数据显示 , 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从2016年1.04亿增长到2020年4.23亿 , 市场规模从2016年2218亿元扩大到2020年5000亿元 。
疫情防控期间 , 在线教育有力支撑了“停课不停学” , 在提供个性化教育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一定意义上讲 , 在线教育可以让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流动和共享 , 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
在线教育身上的光环 , 都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 , 如果丢了“教育”两个字 , 就失去了初心 。 现在的问题正在于 , 有些在线教育机构在资本裹胁下迷失了方向 , 不仅自己掉进了沟里 , 也把家长和学生带进了沟里 。
比如 , 一些在线教育机构呈现出“不差钱”和“只要钱”的现象 。 “不差钱”是指流露出财大气粗的范儿 , 砸钱“所向披靡” 。 据统计 , 2020年 , 资本向在线教育领域输入了上千亿元 , 在线教育广告充斥各大短视频平台、社交App、综艺节目、路边广告牌 。 而“只要钱”是指低价里面暗藏套路 , “请君入瓮”之后“一切向钱看”——当用户选择了某些低价课 , 就会发现这其实主要是用来引流的 , 课程总量虽大 , 却不成体系 , 也不会深入讲解 , 相关机构的真正目的在于引诱孩子和家长买更多“正价课” , 如此“授课”更像是“售课” 。
对在线教育的发展来说 , 真正值得重视的是教育质量 , 这是其发展命脉 。 现在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把大量经费用在宣传而不是课程上 , 比如某机构2020年第三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0亿元 , 研发费用是2亿多元 , 营销费用是研发费用的9.3倍 。 此外 , 不少在线教育的老师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 , “无证驾驶”能“传道授业解惑”多少?
无论走得多远 , 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 在线教育也是如此 。 否则 , 不仅会耽误孩子 , 也会影响行业长远发展 。 此前 ,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 就当前而言 , 不仅要解决在线教育呈现的一些乱象 , 更要着力引导其在课程品质、教学能力上下功夫 。
【新浪科技综合|工人日报:在线教育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打着教育旗号 , 就绝不能丢掉教育的初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