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是:又一对80后校友即将IPO敲钟:出身阿里系 , 做出200亿
作者:刘博 张继文
又一家独角兽悄悄赴美IPO 。
投资界获悉 , 昨晚(2月26日)中国物联网云平台公司涂鸦智能公司申请赴美上市 , 计划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 拟筹资金额约1亿美元 。 一旦上市成功 , 涂鸦智能有望成为全球IoT云平台第一股 。
二次创业后 , 两位80后校友联手打造这家AI独角兽——涂鸦智能 。 在浙江理工大学读书期间 , 酷爱计算机的王学集结识了志趣相投的陈燎罕 。 2008年 , 他们第一次创办的公司被阿里收购 , 二人随后进入阿里工作 。 2014年 , 王学集与陈燎罕再次选择创业 。 至于原因 , 陈燎罕解释道:“我们没有心理包袱 , 真正想做事 。 ”
历时七年 , 涂鸦智能成长为估值200亿的独角兽 。 如今 , 涂鸦智能即将奔赴IPO , 其背后由多家知名VC/PE和家族基金组成的豪华投资阵容也浮出水面 。 一旦公司上市成功 , 两位创始人持股比例对应的身家将超50亿元 。
两位80后校友离开阿里 , 创业7年做出一家独角兽 , 估值200亿
在涂鸦智能的背后 , 是两位80后校友携手创业的故事 。
1982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王学集 , 在读高中时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志在于此的他 , 报考了浙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 并顺利就读 。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 , 该专业实际上是应用数学专业的别称 。
于是 , 入学之后的王学集开始自学C语言、Java , 并接触到了PHP(超文本预处理语言) 。 也是在这时 , 王学集结识了同专业的隔壁班同学陈燎罕 , 这两位80后对于技术和智能商业的认知不谋而合 。
随后在2004年 , 两人拉上另外一位同学林耀纳 , 成立了“杭州德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正式发布PHPWind社区软件 , 寓意产品访问速度像风一样快 。
“很幸运 , 我们是第一届可以带电脑到学校的学生 。 当时 , 20多名成员中一半是同学 , 一半是网友 , 公司就开在大学的园区里 , 租着3000元一个月的房子办公 。 ”对于刚创业时的情景 , 陈燎罕在一次采访中记忆尤深 。
好在 , PHPWind一经发布便得到了行业认可 。 2005年毕业时 , 王学集和陈燎罕已经帮助百万级别的版主和站长建立了论坛 , 在当时的互联网圈中小有名气 。
快速成长的PHPWind , 也吸引来了互联网巨头的目光 。 2008年 , 阿里巴巴集团希望能够收购PHPWind , 为阿里云业务进行战略布局 。 毕业仅三年的王学集和陈燎罕接受了这次收购 , 他们认为这是阿里对其团队技术实力的一种认可 。
在被收购后 , PHPWind的团队成为了阿里云的第一个业务团队 , 王学集担任阿里云的第一任总经理 , 陈燎罕则担任阿里云运营总监一职 。 随后在2009年 , 王学集和陈燎罕筹办了第一届全国互联网站长大会 , 反响热烈 , 而这项会议正是云栖大会的前身 。
2014年阿里巴巴成功美股上市 , 但与此同时 , 王学集与陈燎罕却作出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离开阿里 , 二次创业 。
在王学集当时看来 , “技术的发展会往上走 , 比如大数据、AI , 这些技术会给制造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革 , 将2B、2C领域实现人工智能的运用 。 ”而对于为何选择二次创业 , 陈燎罕也给出了答案:“我们没有心理包袱 , 真正想做事 。 ”
同年6月 , 涂鸦智能正式成立 , 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化AI+IoT平台 。 “花8个小时时间 , 把传统产品变成一款可以用手机APP和语音控制的产品;15天时间 , 把产品达到量产 。 ”这便是涂鸦智能从成立之初便一直在做的事情 。
官网显示 , 截至2020年年底 , 涂鸦IoT开发平台累计有超过26.2万注册开发者 , 日语音AI交互超1.22亿次 , 每日设备请求次数840亿次 , Powered by Tuya 赋能超25.2万设备SKUs , 产品和服务覆盖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 。
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 , 涂鸦智能也由一家初创公司成长为一只AI独角兽 。 早在2019年5月 ,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榜单中 , 涂鸦智能便以超100亿元的估值入围 。 而根据《中国信息化周报》最新报道 , 涂鸦智能目前估值已超200亿元 。
全球IoT云平台第一股 , 涂鸦智能凭什么?
有望成为全球IoT云平台第一股的涂鸦智能 , 靠什么撑起一个IPO?
官网显示 , 作为IoT 云平台 , 涂鸦智能连接品牌、OEM 厂商、开发者和连锁零售商的智能化需求 , 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联网的 PaaS 级解决方案 。 并且涵盖了硬件开发工具、全球云、智慧商业平台开发三方面 , 提供从技术到营销渠道的全面生态赋能 。
正如创始人王学集此前所说 , 涂鸦智能自始至终在做的只有一件事 , 即为B端赋能 。 这里的B端可以是传统硬件厂商 , 可以是要推出智能硬件的互联网公司 , 也可以是想落地智慧城市的各国政府;而赋能则是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满足以上客户的各类需求 。
尽管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 , 但这并未阻挡涂鸦智能营收大涨 。
招股书显示 , 涂鸦智能2020年营收增长至1.799亿美元 , 与2019年相比增长70%;2019年和2020年涂鸦智能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6.3%和34.4%;其净亏损则从7048万美元小幅收窄至6691万美元 。
【投资界|又一对80后校友即将IPO敲钟:出身阿里系,做出200亿】具体来看 , 涂鸦智能的收入构成主要分为IoT PaaS、智能设备的分销以及SaaS及其他 。 其中 , IoT PaaS产品在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2.2%和84.3% , 显然撑起了其营收的半壁江山 。
涂鸦智能营收的大涨 , 同样得益于客户需求的扩大 。
招股书显示 , 在2020年 , 涂鸦智能拥有超过5000名客户 , 主要包括品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行业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 。 同期 , 该公司的IoT PaaS产品使2700多个品牌能够开发其智能设备 , 其中包括Calex、飞利浦和施耐德电气等领先品牌 , 其物联网PaaS目前能让企业和开发者开发1100多个类别的智能设备 , 并在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 。
值得一提的是 , 涂鸦智能IoT PaaS产品的客户数从2019年的2328个增至2020年的3296个 , 大客户数则从2017年的127个增至188个 , 其中在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过去12个月收入超10万美元的客户为大客户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大约有2.043亿台智能设备由涂鸦智能提供支持 。 其物联网云平台目前每天能够处理超过840亿个云请求 , 以及1.22亿个AI语音交互请求 , 并且由其提供支持的智能设备在世界各地超过10万家商店有售 。 此外 , 涂鸦智能还建立了一个大型活跃社区 , 由26.2万多名物联网设备和软件开发人员组成 , 这也成为其获客的主要渠道之一 。
此次赴美上市 , 涂鸦智能初步计划最高筹资额为1亿美元 , 将主要用于研发;投资基础技术搭建、品牌营销及其他资本支出;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 最后若成功登陆美股 , 涂鸦智能行业头部地位势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
VC/PE争抢阿里系创业者 , 背后融资故事:连腾讯都来了
不得不承认 , 涂鸦智能自成立之初便自带光环 。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 , 涂鸦智能对外披露了四轮融资 , 其投资者不仅有阿米巴资本、元璟资本、东方富海、CBC宽带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 更有一众海外大型资本和家族基金默默支持涂鸦智能 , 如恩颐投资(NEA)、香港查氏家族基金、Quadrille Capital等 。
涂鸦智能的融资故事要从创始人王学集与阿里巴巴的关系开始讲起 。 2014年 , 王学集离开阿里独立创业;2015年1月 , 涂鸦智能便完成了天使轮融资 , 其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吴咏铭、阿米巴资本和元璟资本 。 其中阿米巴资本的创始团队多数成员均在阿里巴巴任职过 。
正因王学集与阿里巴巴千丝万缕的关系 , 王学集创办的涂鸦智能也吸引了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恩颐投资(NEA)的注意 。 恩颐投资(NEA)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生物医疗技术领域 , 但在中国投资的比例并不多 。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时 , NEA对阿里的印象不错 , 并与阿里内部员工保持着联系 。 在一次交流中 , 涂鸦智能得知王学集创业的消息 , 便主动联系要求投资 。
2015年9月 , 涂鸦智能获得了这家美国顶尖 VC 的千万美元投资 。 在A轮投资以后 , 恩颐投资便进入到涂鸦智能的股东会 , 并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投资涂鸦智能 。 不仅如此 , 恩颐投资更是利用自己的人脉网络 , 帮涂鸦智能牵线搭桥 , 联系了多家海外大型资本 , 如Quadrille Capital、香港查氏家族基金(C.M.Capital)等 。
2018年7月 , 涂鸦智能宣布已完成近2亿美元的C轮融资 , 投资者由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Future Fund , NEA , 中金硅谷基金 , 宽带资本 , Quadrille Capital , 香港查氏家族基金(C.M.Capital)等组成 。 据了解 , 这是当年IoT领域较为罕见的大规模成功融资案例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涂鸦智能在完成此次过亿美元的融资后便再无融资记录 。 经投资界查询发现 , 事实并非如此 。 2019年6月 , 涂鸦智能与房地产头部企业——绿地集团签约 , 绿地以战略投资人身份投资入股成为其重要股东 。
除此以外 , 涂鸦智能还隐藏着一位神秘投资方——腾讯 。 招股书显示 , 在外部投资方中 , 恩颐投资NEA持有23.9%的股份 , 为最大机构投资方;腾讯控股全资子公司腾讯移动则持有10.8%的股份 , 是其第二大机构投资方 。 在递交招股书前 , 涂鸦智能未在任何场合透露过 , 腾讯是其投资方 。
如今 , 这家独角兽终于有望叩响IPO的大门 。 IPO前 , 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持有22.0%的股份 ,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陈燎罕持有5.6%股份 。 按照200亿元人民币估值计算 , 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将拥有超40亿元身家 , 联合创始人陈燎罕拥有超10亿身家 。
回顾创业历程 , 王学集曾总结道:“整个创业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几个要素是:惟创新者胜、狭路相逢勇者胜和上下同欲者胜 。 ”
而陈燎罕有一个感受颇深:“创业者内心要很强大 , 相信未来就是你今天所想象的样子 。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Insight|太卷了!太不容易了!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硬件|又一28nm晶圆厂计划浮出水面 但困难重重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认识论|管理好时间,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 文化|【“用数赋智”系列宣讲】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传统工艺的跨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