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 ,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独立或参与取得的7项重要成果入选 。
这7项成果为: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中科院多家单位参与完成以上3项成果并作出重要贡献) , 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国红团队与合作者完成)、古基因组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与迁徙历史(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完成)、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 ,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等合作完成)、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张东辉、孙志刚和肖春雷研究团队完成) 。
其他入选成果为: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0珠峰高程测定、大数据刻画出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 , 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 , 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 , 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 , 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 , 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 ,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 。 2020年度 , 《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编辑部共推荐了286项科学研究进展 , 皆是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 。
2020年12月 ,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召开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初选会议 , 按照推荐科学进展的学科分布 , 分成数理和天文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生命和医学科学等4个学科组 , 邀请专家从推荐的科学进展中遴选出了31项进展进入终选 。 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 , 邀请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等3200余名专家学者对31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 , 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最终当选 。
【中国|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来源:中国科学院网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