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国|中科院空天院发布数据,揭秘中国城市如何由小变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 中国城市也在逐渐由小变大 。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中国城市是如何扩展的?遥感可以——近日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增祥研究员带领的国土资源团队 , 发布了1972-2020年中国典型城市扩展遥感监测数据库 , 反映了近50年中国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 。
目前 , 该数据库包括4个直辖市、28个省会(首府)城市、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41个其他城市(含5个计划单列市)在内的75个典型城市1972-2020年的现状及扩展动态情况 。
张增祥介绍 , 国土资源团队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依托 ,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 在全国范围资源环境遥感应用领域 , 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土壤侵蚀等为主要内容 , 开展了系列调查、监测、分析和评估研究 。 在此基础上 , 团队持续开展了中国城市扩展遥感监测研究 , 已有近40年时间 , 并于2006年率先完成了中国省会(首府)、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城市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长时序、高频次的城市扩展遥感监测 , 于2014年完成了中国60个典型城市20世纪70年代至2013年的城市扩展遥感监测 , 于2016年将城市监测个数增加至75个 , 并在之后实现了中国75个典型城市扩展的年度监测 , 最终形成了1972-2020年城市扩展遥感监测数据库 。
基于这些数据 , 研究团队对中国城市扩展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 。 例如 , 研究团队从城市行政级别、人口规模、区域分布等多个角度剖析城市扩展差异 , 近50年来 , 中国城市扩展具有普遍性、阶段性和波动性等特点;城市扩展与重大政策实施和国家战略部署具有时间一致性 , 能够清晰地反映“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对城市用地的影响 。
研究也提示 , 城市扩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 。 张增祥介绍 , 团队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城市扩展对耕地占用的情况 , 结果显示 , 城市扩展对耕地保护造成了持续性的压力 。 不同时期耕地对城市扩展的贡献率在50%~70%之间波动 , 但整体上呈现比例降低趋势 , 反映了国家在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相关政策的成效;不同规模城市中 , 巨大城市(人口>1000万)扩展占用耕地比例最高 , 达61.59% 。
来源:光明日报
【城市中国|中科院空天院发布数据,揭秘中国城市如何由小变大】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赵树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