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老干妈的赛道,高瓴IDG等巨头悄悄入局了

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文:曹玮钰
后“老干妈时代” , 年轻人的餐桌之战蓄势待发 。
复合调料 , 当代“干饭人”的福音 。
一勺拌饭酱 , 足以让平平无奇的白米饭成为美味;一包复合调味料 , 足以让普普通通的食材变身餐厅级美食 。 不论“懒癌”还是“手残党” , 手握复合调料 , 基本可以实现“餐桌自由” 。
复合调料指两种或以上的调味品经过配制、加工而成的调味料 , 其实并非新鲜食物 , 日常的火锅底料、老干妈以及各式酱料都属于复合调料 。 但近年来 , 随着消费升级和供应链成熟 , 复合调料正以更多样的面孔走上年轻人的餐桌——外卖开始搭配的小罐拌饭酱 , 美食博主带货的蛋黄酱、钵钵鸡料包 , 超市货架乃至生鲜电商的各式中外菜品调料 , 酸菜鱼、黄焖鸡、麻辣小龙虾乃至港式金汤花胶鸡、日式寿喜锅、泰式冬阴功汤……
90后新人群开始成为厨房主力 , 调料行业供需两端的结构性变化 , 加之疫情催化下厨场景 , 传统调味行业迎来了复合调料的细分新机会 。
敏锐资本早已经悄然布局 。 尤其最近半年 , 包括高瓴创投、IDG、深创投等10余家机构已经入局复合调味赛道 。
后“老干妈时代” , 年轻人的餐桌之战蓄势待发 。
“干饭人”的新玩法
年轻人会抓重点 , 除了爱搞钱 , 还特别热衷“干饭” 。
前两年还流行“唯有美食与爱不能辜负” , 现在都高喊“恋爱可以不谈 , 饭不能不吃” , “干饭人 , 干饭魂 , 干饭人吃饭得用盆” 。 口号背后是“自我补偿”——生活这么辛苦 , 必须吃点好的 。 不论什么场景 , 吃哪一顿餐 , 厨艺水平如何 , 总能想办法满足“口腹之欲” 。
90后的张轩就是其一 。 与很多帝都的年轻人一样 , 张轩日常工作忙碌 , 吃饭主要靠外卖 , 好在选择够多 , 满足胃口不算难事 。 2020年初疫情爆发 , 张轩不得已跟着app学做饭 , 可水平只停留在“能吃” 。
一次偶然 , 张轩在某生鲜电商买了日式照烧汁、羊蝎子调料 , 从此打开了“新世界”——只要把食材准备好 , 再加上一包复合调料 , 立马复刻餐厅级美味 。 疫情过去了 , 张轩的下厨习惯保留了下来 , 厨房中的调料也多了起来——牛油火锅底料可以做麻辣香锅 , 鸡肉可以搭配咖喱、黄焖鸡料或大盘鸡调料 , 鱼肉加酸菜鱼调料一大锅香辣过瘾 , 海鲜搭配冬阴功汤酱料酸辣爽口 , 蔬菜豆腐肥牛再加一包寿喜锅料或是关东煮料 , 味道堪比日料餐厅……
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 , 如今张轩却很享受下厨时光 , “自己煮东西安全卫生 , 重点足够便捷 , 足够好吃 , 而且毫无成本压力——食材很便宜 , 调料也就十几二十块 , 完全不心疼” 。
相比上一代 , 当代年轻人面临更快的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 , 不论“手残党”还是“懒癌患者” , 便捷的美味早已成为刚需 。
前有方便速食抢占年轻市场 , 如今复合调料也悄悄瞄准了年轻人的购物车 。 不少抖音美食博主开始带货各式复合调料 , 在短视频中展示着方便和美味 , 李子柒早早卖起了蛋黄酱、牛肉酱 , 教大家拌饭拌面拌沙拉 , 抖音千万级美食博主蜀中桃子姐 , 一包钵钵鸡调料热卖400多万份 , 就连年轻人爱看的综艺《奇葩说》 , 冠名商海天味业选择的也是拌饭酱 。
复合调味的悄然走红并非偶然 , 背后缘于人群的结构性变化 。
青山资本投资副总裁艾笑向投中网分析 , 从需求端来看 , 国内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三人及以上的家庭数量正在下降 , 年轻人离婚率持续走高 , 两人家庭或一人食将是更大趋势 。 2020年疫情也让更多年轻人把更多时间分配到厨房 , 即便疫情之后有所回撤 , 但变化仍是不可逆的 。 在这种大背景下 , 市场对便捷化、场景化的调味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大 。
“长坡厚雪”的千亿赛道
调味品市场 , 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
自带刚需、高频、种类繁多等特点 , 我国的调味品市场已形成十分庞大的规模 。 2020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 , 并呈现连年增长态势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统计 , 中国人均调味品消费量已经从2006年的5.7千克/年增长至2020年的10.7千克/年 , 十年实现翻倍 。
近几年是食品饮料的"大年" , 调味品在资本市场也表现亮眼 。 调味品龙头酱油海天味业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大关 , 甚至有“调味品茅台”之称 , 海底捞的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市值也突破千亿 , 2016年上市以来增长超580% , 火锅底料龙头天味食品市值突破300亿 , 上市不到两年大涨超360% 。
从品类来看 , 诸如酱油、醋等单一调味品的市场已趋成熟稳定 , 缓慢稳步增长的同时 , 渗透率已接近100% 。 相比之下 , 拥有便捷化、口味稳定等特点的复合调味品 , 增长前景更加广阔 。
"民以食为天"的饮食大国 , 复合调味品已悄然来到千亿规模 。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复合调料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83% , 增速高于行业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Euromonitior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的复合调味品渗透率分别达到73.39%和59.32% , 而中国仅有26% 。
复合调味品主要包括五个细分品类:鸡精、火锅底料、中式复合调料、西式复合调料及其他 。 其中 , 火锅底料和中式复合调料增速最快 , 也是被认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赛道 。
光大证券数据显示 , 2015至2020年两者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和16.9% , 位列调味品前二 。 火锅底料已经跑出颐海国际、天味食品等头部企业 , 行业格局逐渐向“一超多强” 。 中式复合调料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两大品类最受关注 , 一是诸如宫保鸡丁、酸菜鱼等经典菜肴调料包 , 二是牛肉酱等佐餐辣酱 。
清流资本副总裁陈耘认为 , 火锅底料头部竞争激烈 , 但其余复合调料细分仍处于高度分散阶段 , 存在大量品类和品牌的机会 , 调味行业虽然相对传统 , 但互联网会加速品牌的触达、快速建立品类的认知 , 加速用户教育过程 。
随着Z世代崛起 , 已是消费主力的90后也即将成为“厨房主力”和“餐桌主力” 。 在“几乎所有消费品都能重做一遍”的消费升级时代 , 复合调料似乎成了新老消费品牌的新蓝海 。
高瓴创投、IDG、深创投等“跑步入局”
长坡厚雪的复合调味料赛道 , 已经引来资本的关注和期待 。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 , 就在最近半年 , 10余家机构密集入局复合调味赛道 。 加点滋味4个月连获得两轮融资——2020年11月青山资本百万元天使轮 , 2021年2月再获高瓴创投、IDG等头部机构千万美元加码;同样节奏密集的还有小熊驾到 , 2020年9月获得清流资本、挑战者资本天使轮 , 12月再获高瓴创投加注的Pre-A轮;2020年12月 , 川味佐餐品牌饭扫光斩获深创投上亿元B轮融资 , 澄明食品获得嘉御基金、不惑创投等机构6000万A轮融资;2021年1月 , 口味全获得险峰长青和42Capital千万天使轮融资 ,
【投中网|老干妈的赛道,高瓴IDG等巨头悄悄入局了】资本密集入场 , 是否意味着投资机会已成熟?
清流资本副总裁陈耘向投中网分析 , 2019-2020年是一个很好的时点,整个市场都在围绕餐桌上的升级 , 复合调味料不是一个新事物 , 但对国内消费者是一个家庭新选择 , 这样的需求正在加速当中 。 早期投资还是投人 , 现在调味这个传统的行业里 , 正在不断出现具备新思维的团队 , 把品牌与品类推向新一个台阶 。
不可否认 , 这一赛道不论发展还是投资都属初期 , 赛道玩家激增的同时 , 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和行业分散特点 。 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调味品新注册企业数量高达90868家 , 同比增长8.17% 。
雨后春笋般的复合调味企业 , 投资机构的筛选标准又是如何?
青山资本投资副总裁艾笑向投中网透露 , 其实很早之前就洞察到了赛道机会 , 也曾在青山资本对外发布的行研报告进行了相关阐述 。 但直到去年才遇到合适的团队 , “早期投资九成都是基于对团队的判断” 。
艾笑表示 , 复合调味料相比传统单一调味料 , 口味更加多元 , 对应更多的SKU数量 , 如果要牢牢抓住用户的胃 , 就需要用一套比较稳定的方法论能够不断的做口味创新 , 实际比较有C2B的理念 , 需要有比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消费者洞察的分析做产品创新 , 并在供应链端做整合 , 快速将前端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倒推到工厂形成快速迭代 。
“这一细分市场有潜力跑出3到5家头部公司” , 艾笑预测 。
在清流资本副总裁陈耘看来 , 解决味道是最根本问题 。
“掌握口味是一件很有壁垒的事情 , 相比其他消费品 , 复合调味料的产品门槛很高 , 需由多种原材料不同比例搭配再结合工艺不断研发调制 , 不同渠道、季节的采购都会造成口味差异和产品不稳定 。 成本问题也很重要 , 调味料毛利虽然不错 , 线上是“公域”的拉新 , 而线下是货架上真刀真枪的PK , 保障品质的同时打出价格优势也很有必要” 。
“新一代的调味料公司需要更擅长利用互联网媒介 , 做到有效的传播并建立品类心智 , 随着数字化零售时代的到来 , 实现客群的精准匹配、掌握口味变迁、更有效率的研发产品 , 最终的核心还是要以口味留住消费者“ , 陈耘表示 。
经纬中国也向投中网表示在看复合调料项目 。
经纬中国曾在一份研报中分析 , 有两类公司可以跑出来:一类是寻找下一个百亿市场容量的大单品 , 精耕细作 , 做成品类冠军;另一种是平台型公司 , 核心在于洞察年轻消费者需求及运营能力 , 可以针对年轻人做饭的便捷需求打造一两款爆品 , 然后迅速横向扩张品类 。
资本的纷纷入局 , 势必加速复合调料行业的发展进程 。 但不论商业模式和产品多么花哨 ,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市场 , 关键还是满足不同人群“难调”的众口和饮食习惯 。
尤其是当今的消费主力 , 年轻的“干饭人”们——他们的口味不知比上一辈要挑剔多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