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之后,携程能否卷土重来?


|亏损之后,携程能否卷土重来?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美股君
来源: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在《创始人手记》中曾写道 , “1999年 , 有一次 , 建章从美国看女朋友回来 , 心情很激动 , 说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如火如荼 , 我们是不是也一起搞个试试 。 ……于是 , 我们一拍即合 , 当即决定创业 。 又拉来了从事金融的沈南鹏和从事旅游业的范敏 。 大家志同道合 , 一起开始了创业:携程旅行网 。 ”
【|亏损之后,携程能否卷土重来?】携程网最初是以美国旅游网站亿客行(Expedia)作为对标 。 2000年11月 , 携程收购了当时中国最大的订房中心现代运通 , 由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宾馆分销商 , 真正走向了以订房为主的业务模式 , 将华夏旅游网、中旅等竞争者远远甩在了身后 。 凭借这次成功的并购 , 携程获得了凯雷集团以及其他联合投资方的1200万美金的第三轮融资 , 避免了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成为炮灰 。
20年后 , 2020年的疫情 , 让全球在线旅游平台都遭遇了巨大的危机 。 因防控要求 , 国外旅游相关业务陷入停摆 , 而国内旅游亦是惨淡度日 。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 , “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 , 2020年全球旅游业收入损失1.3万亿美元 , 成为旅游业历史上最糟糕年份 。 ”
在此大背景下 , 作为OTA行业龙头的携程经营业绩也不免受到影响 。
携程刚刚公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 , 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183亿元 , 同比下降42%;归属于集团股东的净亏损为32亿元 , 去年同期净利润为70亿元;毛利率为78% , 去年同期为79% 。
不过 , 业绩大幅下跌之时 , 携程的财报也并非没有亮点 。 财报显示 , 2020 年Q4 , 携程的营业利润率为10% , 超出预期 。
/ 01 /
蒙上疫情阴影
OTA老大由盈转亏
2020年 , 全球疫情爆发 , 旅游行业快速走入底部 。 在此之前 , 携程的盈利能力尚可 。 择取2016-2019年为区间 , 携程营收为192.4亿元、268.0亿元、309.6亿元、356.7亿元 。 归母净利润为-14.18亿元、21.55亿元、11.12亿元、70.11亿元 。 强势增长之外 , 销售毛利率均在75%以上 。

|亏损之后,携程能否卷土重来?
文章图片
图2/5
数据来源:携程公司财报
财报数据同时还披露 , 2020年 , 携程全年GMV达到3950亿元 , 连续3年稳居全球在线旅游行业第一 。
不过 , 随之而来的新冠疫情很快给旅游行业一个闷头痛击 。 2020年 , 携程全年营业亏损为14亿元 , 归属集团股东的净亏损为32亿元 。 相比而言 , 2019年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50亿元和70亿元 。
作为行业龙头 , 携程的业绩拦腰斩断 , 其他企业也好不哪去 。
根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上)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数据报告》显示 , 2020上半年 , 国内OTA行业的倒闭企业数量高达16家 。 没有倒闭的企业 , 经营状况也大多不尽如人意 。
以在美股上市的途牛为例 , 2020年Q1-Q3途牛净营收为1.74亿元、0.34亿元、1.235亿元 , 分别同比下降61.9%、85.5%、93.5%;净亏损分别为1.674亿元、1.546亿元、0.57亿元 。

|亏损之后,携程能否卷土重来?
文章图片
图3/5
数据来源:途牛公司财报
从2014年上市到2019年 , 途牛交出的年度财报均为亏损 。 途牛在2020年4月股价最低时跌至0.7美元左右 , 甚至面临纳斯达克上市长期低于1美元将被摘牌的窘境 。 再遇疫情 , 更是雪上加霜 。
在整个旅游行业都在艰难度日时 , 携程的季度业绩倒是逐步呈现回暖趋势 。 2020年Q1-Q4 , 携程的净营收分别为47.31亿元、31.59亿元、54.62亿元、49.64亿元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53亿元、-4.760亿元、15.78亿元、10.04亿元 。 由此可以看出 , 从第三季度开始 , 携程已经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 业绩回温 。

|亏损之后,携程能否卷土重来?
文章图片
图4/5
数据来源:携程公司财报
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 , 其净营业收入为50亿元 , 业绩恢复趋势进一步增强 , 营收同比降幅也从三季度的48%收窄至40% , 且延续了上个季度的盈利态势 , 归属携程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10亿元 。
/ 02 /
短、中、长期看未来
影响携程旅游引擎的三个关键要素
为了摆脱疫情冲击 , 携程在疫情期间几番试探 , 尝试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 。
比如 , 在战略层面 , 将集团发力点转移到内容生态的建设上;在业务层面 , 改版携程App , 并推出以BOSS直播、高星酒店预的组合拳式计划 , 取名为“旅游复兴V计划” 。
近期携程发布的“旅游复兴V计划”年终报告显示 , 目前 , 携程直播以高星酒店预售为核心 , 已覆盖全球274个目的地 , 截至目前 , 交易额累计超过24亿元 。
直播方面 , 截止2020年底 , 携程直播已进行了118场 , 并已经进入28个国家的274个城市 。 去年四季度 , 携程直播的用户中 , 次日及以后下单的用户占比达到了近70% 。
不过 , 直播虽然热闹 , 但效果并非十分显著 。 去年 , 携程总GMV为3950亿元 , 但通过直播带动的携程预售总GMV为40亿元 , 仅百分之一 。 如果考虑到预售等退款、退订情况 , 直播并未对其业绩带动产生巨大作用 。 不过 , 一定程度上为旅游行业复苏带来了一定鼓舞 。
在节点财经看来 , 从短、中、长期视角来说 , 未来能够影响携程旅游引擎的因素有三点:
首先、从短期看疫情 。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中显示 ,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旅游业收入损失大约1.3万亿美元 , 是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所致损失的11倍多 。
不过 , 伴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 , 疫情正在得到有效地控制 。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最近报告显示 , 2020年全年旅游经济运行季度综合指数分别为68.95、75.69、78.47、85.32 , 同比虽然在下降 , 但叠加疫情影响 , 基本可以确认环比回升的趋势 。
短期看 , 国内游为主的住宿和交通可能会是携程可以最先回收的失地 。 比如 , 今年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 , 省内短途游就呈现明显回暖趋势 。
第二、从中期看 , 看消费内循环和人均GDP 。
去年第一季度 , 疫情突袭 , 旅游业全面停摆 , 携程为首的OTA平台率先发布声明 , 免费退票、退订 。 如此 , 不论是业务数量降低 , 还是大量退订订单 , 都让携程业绩承压 。 2020年Q1 , 携程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和商旅管理收入分别为1.26亿元、 24 亿元、5.23亿元、1.26亿元;

|亏损之后,携程能否卷土重来?
文章图片
图5/5
数据来源:携程公司财报
去年二季度 , 国内短途和本地旅行成为携程业务复苏的关键 。 携程在住宿预订业绩开始回升 。 Q2 , 携程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和商旅管理收入分别为13亿元、12亿元、1.30亿元、1.62亿元;
伴随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 , 国内经济内循环鼓励消费 , 以及旅业在跨省游恢复和暑期旅游旺季等多重利好作用的叠加下 , 携程在住宿和交通方面加速回暖 。 Q3 , 携程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和商旅管理收入分别为入25亿元、19 亿元、3.26亿元、2.82亿元;
去年第四季度 , 省内酒店GMV与上年同比增长超过20% , 景区门票和当地玩乐的预订量接近翻倍 , 短途和本地旅行的出色表现一直延续到春节假期 。 Q4 , 携程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和商旅管理收入分别为22亿元、17亿元、2.62亿元、3.07亿元 。
携程的财务数据增长 , 一方面和旅业复苏有关 , 同时和国内经济内循环经济结构调整、人均GDP增长等也脱离不开 。 年初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曾预测 , 之后的五年时间里 , 我国的人均GDP会超过12700美元 , 将会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 。 只有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 , 或才有消费的动力和意识 。
从长期看 , 人口的增长会是旅游行业的重要动能 。
事实上 , 中国正在享受人口数量庞大带来的经济发展优势 。 “在14亿人的中国 , 很稀奇的创意产品 ,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人需要 , 也可形成14万人的市场 。 在近几十年的全球竞争中 , 中国人口的规模优势已经得到充分体现 。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如是说 。
不难看出 , 中国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人口大国 , 过去十几年 , 旅游行业是最先享受到人口红利的行业 , 2020年以来 , 随着出生率逐渐降低 ,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 这种担心不仅仅是国家相关层面考虑的问题 , 也需要相关企业未雨绸缪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万 , 2018年再下降200万至1523万 , 2019年降为1465万 。 2020年数据待2021年4月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公布 , 但不少地方披露当地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 。
恒大研究院报告预测 , 从长期趋势看 , 由于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 , 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 , 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降至不到1100万 。
某种程度上携程凭借自身龙头优势扛过疫情的近虑 , 长远看 , 必有出生率下降的远忧 。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研究报告预计 , 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41亿人次 , 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 , 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42%和48% 。 在旅游人数的增长下 , 作为行业内的头部平台 , 携程或也将迎来增长 。
总结来说 , 从短期看 , 携程业绩将得益于疫情好转而回温;中期看 , 作为行业老大 , 携程增长动力强劲 , 尤其是住宿预订业务将高速增长 , 但需要直视的是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从长期看 , 旅游人口的增长对行业内的玩家呈现利好 。 不过 , 旅游人口的年轻化 , 也将给以中高端为主要消费人群的携程带去一定压力 。
/ 03 /
更高端、更年轻
巨头争抢增量用户
数据证明携程已经跑在复苏路上 。 不过 ,OTA的蛋糕 , 分食者不少 。
聚焦本地生活的美团是实力强劲的对手 。 过去 , 业内并不将两者做过多的对比 。 原因是 , 以住宿预订为首的业务上 , 两者的目标群体不同 。 美团主打三四线城市中低端酒店为主 , 而携程则主攻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酒店 。
不过 , 2019年末 , 美团在大力发展低线城市的同时 , 也开始向高端酒店渗透 。
疫情后 , 美团先后推出了超级团购、周边游套餐等以高星酒店为主、涵盖多品类消费的产品 。 下半年 , 美团增势亦不可小觑 。 2020年Q3 , 与美团合作的高星级酒店数量季度环比大幅增长 。 美团的“酒店+X”项目也在持续扩张 , 覆盖了更多的酒店集团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20年下半年 , 在线酒店预订行业订单占比最高的是美团 , 占比达到51.7% , 然后是携程 , 占比为25.5% 。
除了需要面对美团这一劲敌 , 携程还需要面对旅游人群年轻化的变化 。 曾有旅游业内人士提到一个行业规则 , “存量用户会受增量用户的影响 。 今天引导消费者需求的是年轻人 , 中年人在跟着年轻人跑 。 ”也就是说 , 老客户跟着新客户的品味在跑 。 抓住新客人的品味可以为更多用户创造价值 。
据Trustdata数据 , 在线酒店预订用户的年轻化趋势明显 , 90后与00后的占比已经达50%以上 。 而美团90后和00后用户合集占比达52.7% , 年轻用户较多 , 他们不仅仅局限于酒店预订 , 在酒店预订完后 , 大多数还会选择休闲娱乐性质的周边游 , 消费频次更高 。 而携程的中青年用户占比较高 , 以商务出行为主 。
Trustdata大数据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 , 30岁以下用户在在线酒店整体用户中的占比已经过半 , 其中 , 00后用户占比已经达到10% 。 而在00后和90后群体中 , 飞猪品牌受到青睐 , 占比为51.8%;而使用携程的年轻用户占比仅为46.3% , 并不占明显优势 。
如何将品牌打造得更加年轻化 , 如何兼顾低价设计和较高消费能力的两种人群 , 这是携程当前最需要平衡的 。
可以预测 , 在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小的趋势下 , 几家平台势必会在多条业务线上加剧竞争 。 虽然平台客户群体和供应端效应不同 , 但终极战场是一致的 。
对携程来说 , 虽然公司作为旅游行业引擎起到了一定的复苏带头作用 , 同时在高星酒店业务中的优势较为明显 , 但仍需要调整以适应年轻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 当下 , 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正为旅游整个旅游行业带来重要增量和长期利好 。 对携程来说 , 这既是机遇 , 也是挑战 。
正如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接受采访谈到危机时所说 , “没有什么是永远稳定的 , 只有相对稳定 。 真正的‘护城河’ , 是敢于自我否定 , 不断创新 , 跟上时代的步伐 。 ”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 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