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在线教育机构为什么留不住辅导老师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在线教育机构为什么留不住辅导老师
伴随着在线教育的迅速兴起 , 行业的人才需求在不断扩张 。 截至3月10日 , 已有多家在线教育机构发布春招信息 , 字节跳动旗下的大力教育更是直接表示 , 要在未来4个月内招聘1万人 。 但实际上 , 相比业内名师的光鲜 , 在线教育辅导老师这一群体常处在被忽视的位置 。 他们的工作也更加琐碎 , 甚至兼顾销售、社群运营等课程辅导之外的工作 , 这些模糊的职责划定让他们的工作流动性更大 , 跳槽也更为频繁 。
“过渡期后决定考编”
去年刚刚从校园步入职场的杨菲(化名)在不久前辞去了她在某线上教育机构的第一份工作 , 在这份工作中 , 她的岗位被定位为辅导老师 , 负责批改作业、和家长沟通等相关工作 。 “我原本的职业规划就是做老师 。 ”据了解 , 杨菲在大学期间参与过多次支教 。 “站在讲台上的感觉非常好 , 支教回来之后 , 我就决定了毕业后要成为一名老师 。 ”
然而 , 2020年的返校、考试延期等变化打乱了杨菲的计划 , 她没能参与教师编制的考试 。 6月毕业后 , 她入职某知名在线教育机构 , 成为一名在线辅导老师 。 “我所在机构的课程主要针对一些年龄段比较小的孩子 , 他们平时上课也是AI课 , 我主要在课后给他们纠正一些拼音读音 , 并适当鼓励他们 。 ”据杨菲透露 , 这一工作难度不大 , 上手快 , 是个熟练活儿 。 “我大概是在5月投递的简历 , 通过面试之后进行了三天的培训 , 培训难度不大 , 通过了就直接拿到了offer 。 ”
除了课后辅导 , 和家长沟通续报也是杨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 她坦言 , 除了部分很有技巧的同事 , 对大部分辅导老师来说 , 家长的续课、报名的人数如何都看运气 。 “好在我的运气很好 , 续报率在老师中间一般排在中游水平 。 ”
【新浪科技综合|在线教育机构为什么留不住辅导老师】尽管工作中并没出现太多不顺心的事情 , 但杨菲在年后仍然决定辞职 。 “我毕业的时间不长 , 看到今年的教编考试陆续开始报名 , 我就决定试试 , 争取成为一名真正站在讲台上的老师 。 ”对于这段辅导老师的工作经历 , 杨菲认为 , 这更像是一段自己的过渡期 。 “至少帮助毕业求职的我解决了工作问题 , 也让我了解了真正的职场形态 。 ”
无法成长的岗位痛点
从在线教育整个行业来看 , 目前 , 面向低幼阶段的AI课和K12阶段的双师大班课被验证为可跑通的两种模式 , 由此 , 这类课程顺理成章地成为在线教育机构们的首选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不管是双师课还是AI课模式 , 在正式课程之外 , 都需要大量的如辅导老师、班主任等类似岗位来承担沟通家长、追踪学生及课后辅导的相关工作 。 这类岗位的招聘门槛低 , 工作内容相对浅显但琐碎 , 很多从这类岗位上离职的员工都表示 , 岗位的成长空间太有限了 。
李媛(化名)所在的城市在去年刚刚进驻某在线教育企业 , 作为先进去的老人 , 李媛在入职之初对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 也对公司各项接轨互联网企业的福利待遇赞不绝口 。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就进入了倦怠期 , 虽然每天听着家长们叫我老师 , 但我更觉得自己像个客服 , 工作到现在 , 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能力上几乎没有成长和进步 。 ”
“很多辅导老师在入职之初 , 就默认了自己一半老师一半销售的身份 , 而且在我们的工资构成中 , 底薪和续报绩效比例的相差幅度并不大 , 如果是这样的话 , 我为什么不干脆做销售呢?”李媛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颈让她在辞职的边缘犹豫 。 “我现在很羡慕那些在线下机构做老师的朋友 , 线下教学至少还能积累教学经验 , 如果他们想考教师编制或者去其他机构的话 , 要比我容易多了 。 ”
新职业认定
实际上 , 在线教育机构里的辅导老师在去年才刚刚得到官方的职业认定 。 去年7月 , 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一批新职业 , 其中就包含了“在线学习服务师” 。 官方对这一职业的定位主要是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工具) , 为学习者提供个性、精准、及时、有效的学习规划、学习指导、支持服务和评价反馈的人员 , 补充了辅导老师群体的职业定位空白 。
作为新兴职业 , 在线学习服务师正逐步成为教培行业内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 中关村教育投资管理合伙人于进勇分析表示 , 目前在整个教培行业内 , 各机构都在招聘一些如教研、营销等在内的关键岗位 , 这是常规的人才需求 。 同时 , 业内招聘特别大的共同变化就是 , 对在线学习服务师的需求与日俱增 。 “我走过的几家大公司都对这个岗位提出了比较大的需求 , 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包括社会上对这一岗位的认知和认可程度都不高 , 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 。 但实际上 , 在未来技术发展的情况下 , 这个岗位具有持久生命力 。 ”
于进勇指出 , 在线学习服务师的工作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深度沟通和情感互动上 , 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 。 “同时也对这一职业提出了要求 , 即需要较高的情商 。 ”值得肯定的是 , 某种新职业的涌现 , 必定是适配当下的社会和发展环境的 。 但如何让职位更具吸引力 , 提升岗位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和留存率 , 或许是未来在线教育公司们需要重点发掘的 。 而在线学习服务师在未来有哪些新的价值 , 还需要时间和用户的检验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程铭劼 赵博宇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