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1/9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邢书博
来源: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一位高校研究生在某论坛发帖称自己遭遇了“杀猪盘” 。
这位青年帖子中称 , 下载了一款名叫“轻甜”的单身男女相亲社交脱单聊天App 。
该软件中 , 男生每发一条消息都需要付费 , 女生免费 。 充值可以兑换虚拟币 , 男生用虚拟币支付聊天费用 。
当男生提出在其他免费平台聊天或线下见面的时候 , 女生均表示拒绝 。 但过一段时间 , 男生就又会收到女生的聊天邀请 , 其中不乏软色情照片语音和所谓的“裸聊”邀请 , 诱导男生继续聊天和直播刷礼物 , 直至耗干虚拟币并继续诱导充值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2/9
轻甜App下载页面介绍
一面是各种“杀猪盘”相亲交友软件不断登上警方的严打公告 , 一面是互联网大厂密集进入这个赛道 。
拼多多上线直播仅一个月后就开启了相亲交友模式;抖音、快手在线红娘相亲成为新时尚 , 社交巨头腾讯陆续推出猫乎、轻聊、欢遇等多款陌生人社交产品;从去年11月起 , 字节跳动、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相亲交友业务 。
相亲赛道变热门 , 还吸引了不少创业公司淘金:微光App主打内容场景式相亲 , 目前已经达到80万日活;伊对App两年时间就拥有了4000万日活 , 成为行业黑马 。
互联网公司集体进入这个富有争议的市场 , 说明在这些公司的评估体系中 , 相亲业务的风险可控 , 诈骗、杀猪盘、酒托婚托等负面可以通过技术和运营手段解决 。
对于互联网公司更重要的是 , 相亲市场强大的陌生人流量吸引能力、变现能力 , 以及陌生人社交转换成熟人社交 , 继而开启私域流量 , 反哺直播和电商业务等等 , 众多利好才是大厂们希望相亲业务能够贡献的能力 。
相亲市场同时具备白领市场和下沉市场的属性
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 , 我国适龄人口结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 据《中国人口年鉴》 , 2019年结婚率仅相当于2005年 , 为6.6%;从2013年到2019年 , 中国全年初婚人数从2386万滑落至1399万 , 降幅为41.4% 。
而根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各省份离结率名单》显示 , 结婚难不再仅仅是一线白领的“专利” , 而是全国性普遍性的问题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3/9
图片来源:网络
哪里有需求 , 哪里就有商业机会 。
中研网报告显示 , 2020年中国在线婚恋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 , 带动的狭义婚庆消费市场达5000亿 , 广义婚恋消费达万亿 。 这个规模已与汽车和电子行业相当 , 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 。
在线相亲赛道 , 呈现出清晰的一线白领和下沉市场通吃的市场格局 , 这是互联网公司未曾遇到的局面 。
2015年PC互联网之前 , 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当时无论门户、邮件等传统互联网公司都是服务于白领 。
2015年移动互联网兴起 , 下沉市场三巨头趣头条、快手、拼多多异军突起 , 服务对象从北京五环内拓展到县乡等广大地区 。 如今趣头条早已掉队 , 而快手和拼多多则从乡镇市场出发 , 农村包围城市 , 成为互联网新的一级 。
这说明下沉思维并不是万能灵药 , 如何激活市场并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最终市场青睐 。
可以说 , 过往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一线白领市场与乡镇下沉市场中各有建树 , 即便双方都很难理解对方市场用户 , 但各自形成了一套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 。
而相亲交友市场 , 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头一次遇到了模式难题:他们需要同时面对两个不同属性的市场 , 却要拿出同一个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 。
毋庸讳言 , 相亲市场同时具备白领市场和下沉市场的属性 , 且付费意愿高 。
这其中 , 既有一线白领为世纪佳缘支付8万红娘服务费 , 却等来缘分金钱一场空 , 2017年苏享茂翟欣欣事件证明传统在线婚介机构的高价红娘并不靠谱;也有抖音、陌陌等“线上红娘+在线相亲”的模式中 , 花5块钱就能安排一场线上相亲 , 成不成功另说 , 图个喜庆 。 一位老大哥在陌陌在线相亲被骗2万转而寻求法律援助 , 从在线相亲到在线普法无缝衔接 , 为中国反相亲交友诈骗事业献上了自己一份力量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4/9
图片来源:网络
比达咨询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概括了当前在线相亲市场的三个特点 。
1、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社交距离 , 网民对婚恋的需求同比下降7.7% , 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曾跌入冰点 , 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催生的“云相亲”成为主流 。
2、在城市分布方面 , 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69.9% , 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深化融合等推动力之下 , 用户对互联网婚恋交友保持高需求 。
3、伴随“85后”“90后”人群的婚恋需求不断增加 , 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行业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 报告显示 , 75.2%的用户选择相亲服务 , 64.8%的用户选择恋爱社交 , 37.4%的用户选择婚礼策划 , 26.5%的用户选择情感咨询 。
可以看到 , 在线相亲市场中 , 传统红娘中介形式的相亲模式依然是主流 , 代表公司依然是世纪佳缘、百合网等专业公司 , 线上红娘牵线 , 线下举办相亲会 ,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主要的相亲方式 , 面向的主要市场也依然是一二线城市用户 。
用户数据和大数据分发是创业相亲公司的起点 , 却是巨头们的终点
变化在于 , 随着90后适龄人群婚恋需求不断上升 , 以及下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成本更低范围更广的“线上红娘加直播相亲”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 代表公司是伊对等新的创业公司 。
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 , 以伊对为代表的新的婚恋App , 核心服务逻辑是通过建立严格的筛选机制 , 激发下沉市场用户转化为红娘 , 构建一个具有多元化服务特色的视频婚恋交友服务线上生态 。
这个商业逻辑的起点在注册用户信息 , 方式方法是大数据匹配和分发 , 比如为其匹配合适的红娘人选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5/9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技术手段是已经成熟的直播短视频 , 比如通过红娘在线的多人视频或三人视频(即婚恋男女双方和红娘)的方式 , 帮助婚恋用户循序渐进的甄选适合自己的恋爱人选 。
主要运营方式是发红包 , 如邀请用户的奖励、完成任务的奖励 , 比如在伊对中 , 认证红娘撮合成功 , 伊对平台也会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 , 对红娘进行评级并发放奖励 。
目前来看 , “云相亲”虽然暂时不能替代线下相亲模式 , 但它的意义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也不仅仅是相亲 , 还有带货、私域流量、直播引流、支付推广等多种作用 , 互联网公司密集进入这个领域 , 其实是出于完善直播生态压榨更多流量考虑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于陌生人社交的下沉市场和私域流量 。
比如今年三月 , 拼多多直播业务上线仅一个月之后 , 就马不停蹄的发布了相亲交友功能 。 据豹变分析称 , 拼多多试水相亲交友 , 实为“设置低俗话题造热度引流” 。
文章称 , 与其它交友软件相对严格的用户信息审核相比 , 拼多多交友功能无需审核即可注册;在推广界面也极尽擦边球之能事 , 例如“保姆才来半年 , 就睡上了我爸的床”“老公出差公公走进房间要跟我睡”标题等赫然在列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6/9
拼多多低俗交友引流卡片
“三四线城市及更广大的下沉市场用户居多 , 不少人都发布了婚恋征友动态 。 ” 自媒体豹变说道 。
社交电商一直是电商行业觊觎的一座金山 。
除拼多多外 , 淘宝发布的“偶遇”、京东发布的“京东发现”都是这个逻辑 , 表面上是好物推荐形成社交闭环 , 本质是为了将陌生人社交转化为熟人社交 , 继而在各自软件中留存用户的社交关系链 。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鼓励用户绑定第三方社交平台账号 , 继而获取用户关系 。
从中可以看到 , 相亲交友 , 其实是一个幌子 , 切中的是广大用户的婚恋痛点 , 但互联网大厂们开发相亲功能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用户的婚恋难题 , 而是为了解决大厂们日渐严重的流量焦虑综合症 。
增量见顶 , 盘活存量就是必由之路 。
“盘活存量最有效的方法 , 不仅在于促销和补贴 , 更在于建立和强化平台与人之间的联系 , 盘活和深耕存量用户 , 提高用户价值和粘性 。 发力社交内容 , 是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 ”豹变分析道 。
目前这一轮相亲赛道的争夺 , 已经从单纯的引流 , 上升为用户数据的争夺与大数据分发匹配能力的角力 。 这对于市场中主要玩家来说是一次市场技术领域的装备竞赛 , 而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个人隐私的进一步被略夺和交易 , 正面作用其实很小 。
这对创业相亲公司来说是起点 , 却是巨头们的终点 。
可以说 , 谁拥有最广大用户数据 , 谁拥有最强大的数据分发匹配能力 , 谁就能在这一轮相亲大战中获胜 。
而相亲市场的特性也决定了它是陌生人社交和直播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 巨头们必然会倾尽全力 , 留给创业公司的时间不多了 。
直播相亲成为互联网大厂新流量收割机 ,
风险在于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综合电商行业典型App日活用户规模》显示 , 近三个月内 , 尽管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公司通过晚会冠名、巨额补贴等多种手段提升用户黏度 , 但增长十分有限 。 综合电商在2020年面临流量焦虑之后 , 2021年面临的新问题将是社交关系焦虑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7/9
《综合电商行业典型App日活用户规模》
不仅如此 , 综合电商们还面临抖音、快手的围追堵截 。 2020年10月 , 抖音切断直播外链 , 自建电商生态;快手则宣布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商直播平台” 。
前有狼后有虎 , 包括拼多多在内的多家电商只能被迫开启社交抢人模式 。
而对于逐渐被边缘化的陌陌、映客、YY等传统直播和陌生人社交公司而言 , 没有挖到游戏和电商的富矿 , 没有坚实的主营业务基本盘 , 也只能选择在直播相亲上碰碰运气 。
目前看来 , 相亲直播自带流量和现金流 , 是直播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但直播的问题也会被相亲这种业态呈倍数放大 , 比如婚恋诈骗、软色情等 , 数额巨大 , 范围很广 , 影响极其恶劣 , 也必然会招致更严厉的监管 。
聊天交友诈骗已成为互联网一害 , 且案值逐年扩大 。 2017年 , 据今视网报道 , 广东肇庆警方破获一起线上交友诈骗案 , 涉案金额达2000万;2020年 , 现代快报报道 , 盐城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 , 捣毁6个诈骗窝点 , 抓获犯罪嫌疑人242名 , 涉案金额超1.5亿元 。
不少相亲类软件以同城交友、单身找对象、离异求偶等为“幌子” , 利用隐晦的宣传用语吸引用户安装注册 , 之后再以“视频聊天”“线下见面”等名义引导用户充值 , 规模之大、受害人之多、令人侧目 。 以至于微博知名博主“江宁公安在线”连续多日更新长图文 , 警告广大网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要裸聊 。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8/9
微博截图
可以预见 , 线上直播相亲这个赛道最终会淘汰大多数玩家 , 幸存的玩家最终也会像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一样 , 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 , 变成一项直播的具体服务 , 与娱乐类直播分道扬镳 , 最终会像教学类直播一样变成一项专业服务 。
东方证券研究所传媒分析师吴丛露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 , 有两个指标能体现互联网平台用户价值的商业化价值:你有多少用户 , 用户能停留多久 。
互联网时代 , 时长即货币 , 注意力即稀缺资源 , 谁能让人沉迷上瘾 , 谁更有变现潜力 。
陌生人交友具备天然的沉迷上瘾功能 , 相亲则既是刚需又是稀缺资源 , 还有变现能力 。
不管承不承认 , 互联网公司能做的生意正在越来越少 , 所以才会有像相亲这门古老的生意如今再走一遍的现状 , 也有Clubhouse这种从有互联网开始就存在的邀请制社交应用回光返照的时刻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
文章图片
图9/9
Clubhouse界面
互联网不再是创新的代名词 , 而成了重复过去的劳什子 。
未来更多互联网公司会像拼多多一样 , 只要能拿到流量和用户数据 , 就敢拿低俗相亲去交换;也会像陌陌、映客一样 , 不去主动管理婚托在平台中借相亲名义赚取钱物、伤害感情 , 只为了增加日活和用户黏度;更会像抖音等短视频公司一样 , 为了获取用户关系 , 不惜与第三方公司互斥垄断 。
至于相亲成功与否 , 用户最终发现 , 还是得相信父母亲朋介绍的对象 , 至少他们大概率不会骗你钱财、误你感情 。 但平台们就不一定了 , 毕竟他们也不是真想让你相亲 , 而是想让你多购物多停留多为主播刷火箭 。
【|下注直播相亲 巨头们在想什么?】(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