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魅族官网
文|虎嗅 古泉君魅族 2020 年 , 盈利了 。
很多人可能已经没有意识到 , 这个已经逐渐淡出主流手机市场的品牌 , 从做播放器开始 , 已经走过了 18 个年头 , 也就是说 , 在熬过艰难的 2020 年后 , 魅族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 。
虽然没卖出多少手机 , 但线下渠道、营销等高额成本相应削减 , 魅族最终实现了单年度盈利 , 尽管在各大销量统计中 , 依然是 others 。
魅蓝能和红米组“红蓝 CP”相爱相杀 , 才过去了几年时间 , 但对于魅族来说却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 大概是在带后壳小屏的魅族 Pro 7 之后 , 这个来自珠海的品牌几乎就再没有进入过主流竞争序列 。
但无论如何艰难 , 魅族活下来了 , 没有像锤子那样几经易主 , 也没有像努比亚那样只能靠充电器刷刷存在感 , 甚至还能发布年度的旗舰手机 。

文章图片
18 系列是魅族“成年”的第一款产品 , 但很明显 , 新品的外观也开始趋于主流 , 放弃了过去一贯招牌式的工业设计 , 如果不是市面上稀缺的小屏版本 , 你似乎很难从 18 系列身上看到过去魅族的影子 。 选择靠拢主流 , 对于魅族这样一个曾经有着独特气质的品牌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 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
但一个事实是 , 魅族 18 系列来得很早 , 甚至比 OPPO vivo 们的旗舰机还早 , 魅族营销 VP 万志强将其归功于公司组织架构趋于稳定以及相应的效率提升 。 在 3 月 11 日下午 , 发布新机一周后 , 魅族举办了一场媒体沟通会 , 针对魅族如今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解答 。
如果你对魅族了解较深 , 那么可能很自然地会对一个问题感兴趣 , 那就是魅族到底是不是“家族企业”?为什么传闻中管理层很多黄章的亲戚?为什么新 CEO 是创始人黄章的亲弟弟?
【系列|魅族活下来了,然后呢?】在现场万志强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 他解释黄质潘是高学历工科出身 , 曾经做过魅族很多重要项目的负责人 , 负责过财务体系 , 中台体系 , 还负责过海外业务体系 , 还负责过供应链体系 , 同时熟知硬件各个模块 , 是目前担任 CEO 最好的人选 。 而除去黄质潘 , 没有其他与黄章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公司重要岗位上 。 “现在魅族是一个非常完善的 , 是一个公开型公司的架构 , 未来我们也会朝更公开的方向发展 。 ”万志强说 。
对于未来的战略 , 万志强总结为“一体两翼” , 智能手机最核心的业务 , 两翼一个是穿戴设备 , 一个是家居 , 一个往人个体身上走 , 一个是往家庭环境中走 , 而这“一体两翼”未来都会主打高端 。
以魅族如今的体量 , 已经无法在供应链上有太强的话语权 。 强如苹果 , 是“我想要什么 , 你(供应商)去给我做什么” , 而对于魅族这种小厂 , 只能是“供应商有什么 , 我就用什么” , 快充上已经明显落后于主流 , 而屏幕上 , 看起来参数很美好 , 但 2K 分辨率和 120Hz 刷新率不能同时开启 , 又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 。
但整体而言 , 魅族 18 系列是一部基本上合格的 2021 年旗舰级 , 但问题是 , 它太贵了 , 4399 元的起售价已经高于曾经的老对手小米 11 , 魅族上一部爆款机器是魅族 16 , 靠着 2698 的起售价和当时较高的配置 , 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 但如今的魅族已经无法重复性价比路线 。
魅族如今的境遇其实和三星在中国有些类似 , 这时候依然选择三星旗舰机的几乎都是那一小撮死忠粉 , 小幅降价无法扩展受众 , 大幅降价又会伤害品牌形象 , 不如保持现状 , 只做粉丝的生意 。 小众品牌必须卖得贵 , 这是商业常识 , 魅族曾经确实是有情怀的 , 也有一些自己的坚持 , 这为它赢得了相当数量的死忠粉 。
万志强也表示 , 去年魅族只靠两款产品就实现了盈利 , 他认为高端机和魅族本身的基因是非常匹配的 , 过去做大量的中低端产品的时候反而不盈利 , 这是中国差异化市场成熟的一个标志 。
魅族也确实为 18 系列带来了一些高端机的要素 , 比如 0 广告、0 推送、0 预装(因为没有微博的预装 , 18 系列甚至都没有微博小尾巴) , 不过这其实也谈不上“壮士断腕” , 众所周知 , 互联网收入走的都是规模效应 , 魅族的受众规模已经太小了 , 这部分互联网收入几乎就是蚊子肉 , 不如砍掉换来体验与口碑 , Flyme 从 2008 年到现在累计有 1 亿用户 , 注意是累计 , 而去年 8 月 , 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现在月活就有 3.3 亿 。
除了互联网收入 , 魅族也在精简渠道 。 国产主流厂商们今年的一个大趋势是 , 狠抓线下市场 , 专卖门店升级 , 而魅族则是在过去几年把线下网点从两万个砍到了 300 多个 , 魅族方面表示争取在今年年内拓到 1000 家以上 , 但可能不是专卖店 , 而是和京东之家、苏宁易购以及其他手机卖场合作的体验专区 。 这也是魅族如今不得不割的肉 , 精简渠道 , 放弃低价战略 , 尽量去提高单机利润 。
自称是《海贼王》死忠粉的万志强说 , 头 18 年是赶上了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或者电子行业一个乐园时期 , 但之后的 18 年魅族要开始进入伟大航路 , 寻找自己的机遇 。 路飞们进入伟大航路第一个难关是鲸鱼 , 而魅族则是遇上了手机供应(主要是芯片)供应紧缺的难题 。 万志强也承认 , 目前确实有供应短缺的问题 , 正在通过梳理渠道等方式解决 。
过去 , 魅族被认为是一个“小而美”的品牌 , 事实证明 , 硬件行业是重资产行业 , 小而美很难存活下去 。 对于如今魅族的定位 , 万志强认为 , 手机市场小品牌变少是真的 , 但是小而美的品牌没有变少 , 小而美的重点在于“美” , “一个美的企业 , 一种好的产品是不容易死的 。 ”万志强这样解释 , “如果可以变强的话 , 希望魅族未来是一个美而强的品牌 , 再大的品牌都会有比别人小的时候 , 这个其实并不重要 。 ”
对于魅族的未来 , 万志强认为 , 目前公司资金很充裕 , 毕竟魅族不是一个创业品牌 , 有 18 年的积累和人才储备 , 资金储备和充裕 , 不会因为一款产品的事故就死掉 , “已经是 others 了 , 还能如何呢?”万志强说 。
一个一眼就能看出的趋势是 , 华为受挫后 , 中国手机市场重新进入“战国时期” , 各大厂商都磨刀霍霍 , 想把华为让出的份额吃到自己嘴里 , 2021 年的市场并不是更容易而是更激烈了 。 只做高端机的魅族 , 能不能靠着 18 系列再撑过一个盈利年 , 可能也是未来还会不会有 19、20 的决定性因素 。
来源:虎嗅APP
_原题魅族活下来了 , 然后呢?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影像|iQOO 9 系列预热:首发三星 GN5 传感器,150° 鱼眼超广角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设计|宇瞻发布 NOX 系列 DDR5 电竞内存,速度最高 7200MHz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文化|【“用数赋智”系列宣讲】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传统工艺的跨界创新
- 系列|真我GT2系列 x 龙珠将推定制版!全球限量完美融入动漫元素
- 全体|喜报:三星 Galaxy S21 系列全体用户现已获推 One UI 4.0 正式版
- Meizu|魅族:Flyme云备份功能将于明年3月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