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果财经|涂鸦智能赴美IPO:身处万亿物联网赛道 两年亏9亿成色几何?

涂鸦智能赴美IPO:身处万亿物联网赛道 两年亏9亿成色几何?
本报采访人员/吴清/李正豪/北京报道
5G的快速铺开 , 正在加速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 作为IOT(物联网)领域的百亿元级独角兽 , 近日涂鸦智能悄然开启了赴美IPO之路 。
此事备受各方关注 , 不仅是因为一旦上市成功 , 涂鸦智能有望成为全球IOT云平台第一股 , 更因为这家独角兽一直颇受资本青睐 。 涂鸦智能此前已完成4轮融资 , 其中不乏NEA恩颐投资、中金公司等知名投资机构 。 而腾讯作为涂鸦智能D轮的领投方 , 目前持股10.8% , 是后者第二大机构股东 。 据知情人士透露 , 高瓴资本在涂鸦智能提交上市申请前也闪电投资了一轮 , 涂鸦智能的估值也来到了近80亿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身处高速增长的物联网赛道 , 也备受各方资本关注 , 但涂鸦智能目前仍处亏损状态 , 近两年已亏损1.4亿美元 。 而公司同期各项费用支出、应收账款、库存等却依然快速增加 , 为公司未来业绩及资本市场表现“埋雷” 。
就此 , 涂鸦智能方面在回应《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目前正按上市流程在有序推进 , 公司现在正处于IPO前的缄默期 , 相关信息可参考公司的招股书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物联网这条宽广的赛道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资本和企业的涌入 , 碎片化的物联网市场竞争趋向激烈 , 目前的涂鸦智能可谓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 。
资本青睐腾讯参投
【贝果财经|涂鸦智能赴美IPO:身处万亿物联网赛道 两年亏9亿成色几何?】据悉 , 涂鸦智能已于2月27日正式向美国SEC递交了招股书 , 拟在纽交所上市募资约1亿美元 , 主要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及中金公司 。
身处物联网赛道的涂鸦智能从一开始就备受各方关注 , 吸引了众多资本大佬的投入 。 采访人员查阅招股书的股权结构发现 , 目前两位创始人王学集、陈燎罕分别持股22%和5.6% , 而恩颐投资(NEA)和腾讯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腾讯移动分别持股23.9%、10.8% , 分别为第一大、第二大机构股东 。
有意思的是 , 王学集、陈燎罕此前均为阿里巴巴的前高管 , 两人经历相近也颇有渊源 。 2004年 , 同为浙江理工大学学生的王学集和陈燎罕合伙成立公司 , 并发布PHPWind 。 2008年 , 公司被阿里巴巴收购后 , 两人加入阿里巴巴 。 王学集后来成为阿里云的第一任掌舵者 , 并曾在阿里资本与手机淘宝担任重要职位;陈燎罕则先后任阿里巴巴运营总监 ,云OS运营总监以及淘宝无线O2O项目联合创始人 。
2014年 , 两人再续前缘 , 离开阿里巴巴联合创立了涂鸦智能 。 资料显示 , 涂鸦智能是全球领先的IOT云平台 , 连接品牌、OEM厂商、开发者和连锁零售商的智能化需求 , 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联网的PaaS级解决方案 。 通俗地说 , 涂鸦智能主要是通过技术与IOT设备的融合来帮助企业客户快速实现智能化 。
据招股书披露 , 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 , 投资基础技术搭建、品牌营销及其他资本支出 , 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
“独角兽在经历多轮融资后 , IPO上市融资是常见的逻辑 。 近两年 , 风投资本对投资越来越谨慎 , 一般独角兽发现越来越难融到钱 , 所以多会选择IPO 。 ”一位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对采访人员表示 , 相对而言 , 美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高科技领域的企业也较青睐 。
采访人员梳理后发现 , 2021年以来 , 已有包括联代科技、e家快服等至少13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 , 数量已达2020年全年中企赴美上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 创下历史新高 。
高速增长背后现隐患
对于IPO各方来说 , 更关心的是 , 涂鸦智能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 业务结构及前景如何?
资料显示 , 涂鸦智能作为一家物联网云平台公司 , 向企业和开发人员提供全套产品 , 包括PaaS、SaaS服务平台以及软件设备服务 。 截至2020年年底 , 涂鸦IOT开发平台累计有超过26.2万注册开发者 , 每日设备请求次数840亿次 , 涂鸦智能赋能超25.2万设备SKUs(即库存单位) , 产品和服务覆盖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 。
查阅招股书可以发现 , 目前涂鸦智能的营收由IOT PaaS、SaaS和智能设备分销三部分构成 , 其中IOT PaaS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 2020年 , 物联网PaaS产生的收入为1.5亿美元 , 同比增长98.6% , SaaS和其他业务产生的收入为610万美元 , 同比增长214.2% 。
从客户分布来看 , 为涂鸦公司贡献大部分营收的大客户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 , 目前国内的客户并不固定 , 有待进一步开拓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至2020年 , 公司收入从1.06亿美元增长至1.8亿美元 , 同比增长约70% 。 同时 , 随着业务增长带来的规模经济和成本节约 , 公司2020年毛利率已经从2019年的26.3%提高到了34.4% 。
在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 , 净利润表现却并不乐观 。 涂鸦智能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达7047万美元、6691万美元 , 相应的净亏损率分别为-66.6%、-37.2% 。
从费用角度来看 , 涂鸦智能2020年的业务费用扩大到13178万美元 , 同比增长30% , 细分各项费用后 , 发现研发费用支出最高 , 行政费用扩大明显 , 营销相关费用年度仅增加1.5% 。 未来随着公司上市和业务扩张 , 相关费用尤其是研发和营销费用预计依然会快速增加 。
值得注意的是 , 2019年至2020年 , 涂鸦智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3.13亿美元、1.59亿美元 , 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净流出状态” , 分别净流出5656万美元、4921万美元;同时 , 2019年至2020年涂鸦智能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35.1万美元、1231.6万美元 , 库存分别为2301.9万美元、4226.7万美元 , 均达到了1倍左右的增长 。
在现金流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同时 , 应收账款和库存却出现了快速增加 , 这也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和资本市场表现增加了不确定性 。
赛道拥挤成色几何?
而从行业的角度来说 , 随着5G商用落地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 涂鸦智能所处的IOT领域正在快速兴起 。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 , 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 , 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22% 。 万亿规模的新兴市场 , 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和企业的加速涌入 。
首先互联网及云计算领域的大佬 , 目前包括阿里云IOT、华为云IOT、AmazonAWS等都已开始参与AIOT(AI+IOT)市场竞争中来 , 以华为云IOT为例 , 据2020年世界物联网500强的排行榜单 , 华为位列第一 , 已连续四年摘得榜首 , 其目前已覆盖30+行业及子场景中的不同设备 , 并打通了设备通讯壁垒 , 超过涂鸦智能的设备覆盖 。
基于良好云平台基础和资源的阿里云IOT乃至小米等也在快速切入相关领域 , 成为涂鸦智能不得不面对的“拦路虎” 。 可以做一个直观对比 , 截至2020年底 , 涂鸦智能提供支持的智能设备数约为2.043亿台;而截至2019年底 , 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为2.348亿台 。
同时 , 像涂鸦智能这样专注第三方平台的企业也不少 。 比如艾拉物联的Ayla平台接入设备近1亿台 , 并以线下600+体验中心加持的营销平台建设 , 打通三大运营商、酒店、地产等标杆性项目智能化建设 。 其余的机智云、AbleCloud、氦氪科技等也在打造跨品牌的AIOT平台 。
一位物联网云平台机构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第三方平台的优势在于没有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的品牌标记和边界 , 相对更加开放和包容 , 也相对更加聚焦和专业 。
在他看来 , 目前物联网的市场虽然达到万亿元级 , 前景广阔 , 但物联网领域细分成多个小的市场领域、碎片化现象明显 , 因此整个物联网市场目前也并未形成真正的巨头 , 标准规范缺失 , 依然处于群雄并起、抢市场地盘的阶段 。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 , 2025年 , 全球IOT总连接规模将达到246亿元 , 而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AIOT产业总产值为5815亿元 , 同比增长52.7% 。
从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商业应用场景来看 , 智慧城市(26%)、工业物联网(24%)、健康物联网(20%)、智能家居(14%)以及车联网(7%)是当前物联网的前五大应用场景 。 而据涂鸦智能的招股书 , 目前公司应用场景主要以智能家居为主 , 部分涉及智能医疗和智能制造 。
虽然集中在智能家居领域 , 但涂鸦智能显然也在努力拓展应用领域 。 王学集表示 , “除了制造业 , 我们希望能赋能更多行业 , 很多行业的智能场景才刚刚起步 , 未来将会迎来新一轮的AI+IOT的技术与体验升级 。 ”
目前来看 , 物联网赛道前景虽然广阔 , 但也是好手云集甚至赛道拥挤 , 涂鸦智能本身的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 , 当前的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 此次赴美IPO能加速其业绩增长及商业落地的进程 , 但要真正脱颖而出成为AIOT领域的龙头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