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屠新泉:入世后中国真正融入全球电子产业价值链
作者: 冯迪凡 高雅
加入世贸组织(WTO)的20年间 , 中国是如何在价值链上不断“升级打怪” , 实现出口贸易附加值攀升?
“我始终认为 , 加入WTO对中国是个特别重要的机遇 。 如果没有这个机会 , 中国的发展肯定会迟滞许多 。 但有了机会之后是否能把握住 , 这确实全靠中国自己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对外贸易专家屠新泉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入世后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就是电子产业 , 中国也真正融入了全球电子产业价值链 。 ”
回顾这20年 , 有一些经济学领域的谜团尚需解答 。 譬如 , 当年对中国入世后的一些产业受到冲击的预测并不准确 。 对此 , 屠新泉认为 , 最难以预料的就是中国出口增长 , 因为实际结果是出口增长比进口增长更快 。 在他看来 , 这是两个制度变化的结果:贸易权放开与外资企业参与 。
入世后
中国真正融入全球电子产业价值链
第一财经:在未入世之前的2000年左右 , 中国已在全球贸易谱系中 , 呈现出区域性加工贸易中心的雏形了吗?
屠新泉:中国大概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 原因是中国开始从事加工贸易 。 在此之前形成逆差的原因是 , 生产资料和设备太过于落后 。 所以中国借贷外汇或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以购买设备 , 很快就转为顺差 , 因为生产后我们只能出口 , 国内还不具备相应消费能力 。
纺织品和服装是当时加工贸易的主要产品 。 中国最初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 , 就是因为我们想要加入其中的《多种纤维协定》 , 可以自由出口纺织品 。
到2000年左右 , 中国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工贸易基地 。 只是从产业来看 , 加工主要集中在纺织品、服装、玩具和鞋这类产品 , 电子产品等高端产品较少 。 但入世后 , 就出现了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 这也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都开始不断提高 , 可以制造消费电子类产品 。 这之后领域就很广了 , 电视机和收音机(制造)慢慢都开始有 。
第一财经:如何看待入世20年间 , 中国在价值链上的爬升?
屠新泉:中国从入世后开始大规模开启垂直分工模式 , 垂直分工对行业也有要求 , 许多行业并不需要如此细化分工 , 最主要的行业就是电子 。 入世后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就是电子产业 , 中国也真正融入了全球电子产业价值链 。
价值链上的升级是个渐变过程 。 一开始 , 全部零件都需要进口 , 从最简单的加工开始 , 焊接组装后再出口 。 慢慢地 , 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 。 整机也是如此 , 从一开始只为外国品牌代工 , 到现在自主品牌为主 , 升级过程非常明显 。
推荐阅读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技术|悦鲜活高端瓶装鲜奶市占第一 科技驱动营养再升级
- 技术|探秘AI智慧之旅,科大讯飞AI学习机研学游第一期圆满落幕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商汤|商汤终成AI第一股:挂牌联交所后股价高开 业内人士更关注其盈利和商业模式
- 战略|科力尔电机荣获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