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佳琦改变的电商江湖


|被李佳琦改变的电商江湖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顾见监制丨阑夕
来源:阑夕工作室
仓央嘉措说 , “人生 , 是一场与自己无时不刻的斗争” 。
这句话在李佳琦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
细心留意过李佳琦视频访谈的人会发现 , 他喜欢用“佳琦如何如何”来回答问题 。 就好像团队里有两个李佳琦:一个每晚8点15分对着近4000万粉丝全情投入 , 一个用“观察者视角”总揽全局 , 甚至时不时为直播间里的那个李佳琦“找点麻烦” 。 激烈而漫长的自我碰撞 , 最终与这个时代独有的佐料发生了化学反应 。 于是 , 李佳琦三个字的意义超越了他的“本我” , 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商业力量 。
激活品牌力的“第五范式”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经常提到一个观点 , 叫做“占领用户心智” 。 他认为这是品牌力的表现 , 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护城河之一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能够快速激活品牌力的渠道只有四个:抖音、微信、微博、分众 。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 , 李佳琦直播间逐渐成长为“第五范式” 。
——一个在电商推荐战场 , 完胜阿法狗们的特殊地带 。
大概几年前 , 电商平台开始注入AI能力和大数据打造“猜你喜欢”、“全网比价”功能 。 但结果却是 , 这类工具在李佳琦等电商主播面前溃不成军 。 归根结底 , 算法黑箱给出推荐结果却说不出所以然 , 其所谓的“猜”只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点的处理之上 , 而李佳琦则是基于10万+的真实产品实用经验给出的专业决策 。 久而久之人性战胜了算法 , 李佳琦直播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猜你喜欢”的技术畅想 。
与四大超级平台相比 , 李佳琦直播间的体量和规模显然没有可比性 。 抖音的流量红利、微信的熟人关系链、微博的全明星生态、分众在特定场景引发的规模效应 , 都有各自独到之处 。 但李佳琦直播间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媒介价值:通过“为用户争取话语权”产生的高效连接与放大 。
通过这种能力 , 李佳琦直播间能以更轻巧的方式助力品牌破圈 , 依托于淘系电商生态与真实用户连接 。 解锁“李佳琦推荐”成就后 , 品牌方还能够在接下来的自传播中持续受益 。 用通俗的话说 , 进入李佳琦直播间就是得了一次集海量曝光、销售转化 , 并附带长尾流量和话题属性的整合营销 。
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李佳琦本人的认知升级:在采访中他坦言 , 曾将粉丝数、带货量视为价值实现的标尺 。 直到他浏览大量评论和弹幕后才发现 , 比起让用户享受到购物喜悦这件事 , “爱与陪伴”的价值更令自己着迷 。
换句话说 , 曾经的李佳琦是带货主播界的天花板 , 现在的他更像是兼顾品牌赋能与暖心电台定位的超级媒介 。

|被李佳琦改变的电商江湖
文章图片
图2/5

可以理解为 , 他凭借自身激情、真诚、充满正能量的个人特质构建了若干个同心圆:最里侧的核心粉丝、寻着声音和热闹景象而来的“旅者”、来自平台的推荐导流 , 以及经由媒体聚光灯放大的内容力 , 每一层都会不断形成新的媒介触点 , 自发向外辐射 。
定位理论认为 , 消费者只能记住同类产品当中的“前两位” 。 为此品牌不得不费尽周折进行概念包装 , 以保证自身在某个维度成为“行业前二” 。 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当人人都宣布自己是“第一、最强、超便捷” , 反而加大了消费者的筛选难度 。
李佳琦直播间刚好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 。 不管是新锐品牌还是在同质化竞争中缺乏传播力的品牌 , 都能通过李佳琦与那些最具购买力和分享欲的消费者建立联系 , 甚至进入他们的熟人关系链扩大品牌阵地 。 这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微信、分众两大媒介的核心优势:精准触达与心智卡位 。
唯有一点 , 李佳琦直播间不同于广义的媒介平台:任何品牌都无法左右他的选品逻辑 , 且必须为消费者做出更大程度的让利 。 如果用花钱买量的思路与李佳琦团队接触 , 多半会碰壁 。
在李佳琦的规则里 , 每次推荐都要通过试用和验证 , 不存在所谓“强势品牌主导一切”的可能性 。 他会因为某款化妆镜太沉不适合女生使用而拒绝推荐 , 也会在团队成员无法拿到理想价格时直接要求查看聊天记录 。
这层坚持品质保障、专业解说和“为消费者谋福利”的过滤网 , 为李佳琦直播间的销售奇迹提供了有力支撑 。 区别于其他媒介的双向选择机制 , 也让李佳琦直播间成为优质品牌迅速脱颖而出的“第五范式” 。
电商营销因李佳琦而变
某种意义上 , 李佳琦直播间改变了“上半年看618 , 下半年看双11”的标准化电商营销节奏 , 让品牌拥有了更理想化的“引爆时刻” 。 阿里巴巴显然意识到这一点 , 并在近期官宣了李佳琦“天猫宝藏新品牌首席发现官”的新身份 。 对于李佳琦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含金量很高的身份认可:从过去带货主播中的佼佼者 , 到具有品牌孵化能力的独立平台 。

|被李佳琦改变的电商江湖
文章图片
图3/5

《唐人街探案3》顶住压力延期一年上映 , 这在电商界不可想象 。 在“速度即生命”的游戏规则下 , 消费电子、服装美妆、食品饮料等行业 , 都在加快新品研发的速度和频率 。 与之对应的 , 电商平台“造节潮”也在投其所好 。 从“每月一节” , 到数不胜数的“超级品牌日”、“会员日”、“秒杀日” , 几乎快要包圆整本日历 。
尴尬的是 , 多数时候这些策略无法满足品牌方的核心诉求 ,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 。 他们所需要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 , 让自己的创新和卖点不要被用户看起来好像“跟同行差不多” 。 在传统电商营销模式下 , 品牌方不得不与竞品出现在同一页面、在同一时间进行优惠促销 。 像极了脱口秀节目的海选现场 , 明明有一肚子的精彩观点还没开始表达 , 就听见导演叫“下一个” 。
李佳琦本人很有同感 , 他说过:“如果只给五分钟做拍摄我会很尴尬 , 因为那是假的李佳琦 。 只要给我15分钟以上 , 你会发现我是个蛮有趣的人 。 ”由此可见 , 独立舞台、不受竞争环境干扰的独立表达、愿意倾听的观众 , 才是品牌在营销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核心资产” 。
以直播间为电商营销基本单元的新趋势打破了局限性 。 在李佳琦直播间 , 时不时有新品牌新产品C位出道 。 去年上市的完美日记 , 到大众熟知的花西子 , 他们的加速孵化都与李佳琦密切相关 。

|被李佳琦改变的电商江湖
文章图片
图4/5

归其原因 , 无外乎上述三点:
其一 , 直播间的形式提供了吸引注意力的“独立舞台” 。 传统的图文坑位模式下 , 用户会被算法推荐的同质化商品分散注意力 , 从而导致关键的卖点信息传播被干扰 。 再加上很多趋于弱势的同业竞争者倾向于采用追随战术 , 在发布会、活动促销上紧贴对手 。 李佳琦直播间很好的规避了类似困扰 , 差异性选品也能让品牌尽可能的得到保护空间 。
其二 , 是李佳琦独有的风格表达 , 以及产品展示时长的保证 。 高效的信息传递 , 往往来自使用者的亲身体验 。 尤其是李佳琦这样具备产品经理素养、对新产品有足够使用热情的角色 。 从李佳琦直播间输出的内容 , 可以起到“一语胜千言”的效果 。 因为他总能分辨出商品卖点的信号与噪音 , 然后用正确的方式击中用户 。
其三 , 是高质量的用户群 。 李佳琦曾对媒体表示 , 他的直播间购买率能够到50% 。 这个夸张的转化率 , 离不开沉淀与积累:长期化身爆款捕手、持续价廉物美的商品清单 , 乃至数千万粉丝在李佳琦直播间形成了“佳琦推荐必属好物”的心智记忆 。 他也用始终如一的敬畏与严苛 , 回报着粉丝们的信任 。
正是这些优势的集成 , 改变了品牌营销的固有思维 , 也让越来越多的一线国际大牌愿意把新品首秀放在李佳琦直播间 。 在李佳琦直播间 , 每天一专场的设定能够满足品牌方的个性化营销需求 , 有效回避同质化竞争实现破局 。
独一无二的品牌“加速度” , 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李佳琦直播间 。
一位超级导购的“价值扩散”
五星电器董事长汪建国曾提到过一个“300万买到的教训” 。
彼时 , 五星电器花费300万发起了一个消费者决策方面的研究课题 。 公司高管原本认为这笔投入毫无意义 , 在他们看来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无非是产品外观、参数 。 调查结果却让高管们大跌眼镜:消费者下单很大程度是基于对导购员的信任 。
从口红一哥、淘宝顶流带货主播、到《时代》周刊上的“下一代百大影响力人物” , 李佳琦大概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超级导购员” 。 最近 , 李佳琦直播间又刷新了开播以来最贵的单品销售记录:售出了价值1176万元的10克拉钻戒 。 但比起可量化的商业成就 , 他与团队的认知成长更令外界欣慰 。
他说过 , “因为很多人喜欢我、关注我 , 让我变成了现在的李佳琦 , 所以我会觉得我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 。 时代成就了我 , 我也应该回馈社会 。 ”
【|被李佳琦改变的电商江湖】如今 , “两个李佳琦”用两种方式兑现承诺:
直播间里的他 , 仍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 把兴趣与职业更好的拼接在一起服务消费者 。 比如 , 他和团队一直致力于提升供应链与售后环节的把控能力 , 为用户提供全链路的保障 。 去年3.14 , 李佳琦还联合上海市消保委在直播间进行消费知识普及 。 再比如 , 3月11日由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毒理学会协办的“新条例下直播电商的化妆品质控合规研讨会”上 , 李佳琦主动参与到化妆品质控合规性问题的学习研讨当中 , 他坦言“要对每个走进直播间的产品资质、产品特征、适用群体、使用方法都需要了解地面面俱到 , 并保持持续学习姿态 , 不断补充专业知识 。 ”

|被李佳琦改变的电商江湖
文章图片
图5/5

直播间外的他 , 投身公益、知识普及活动 , 在商业范畴之外的领域挖掘自己的价值潜力 。 他与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的“小朱配琦”公益直播 , 为湖北企业复工复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很多公安消防、消费者权益活动中 , 时常能看见李佳琦的身影 。 高速发展之余 , 他与团队主动拜访中消协 , 直截了当表明了“拥抱监管”的态度 , 为整个电商直播行业的良性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
硅谷梦想家比尔·乔伊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在为别人工作 。 ”李佳琦也不例外 , 而他选择为喜爱自己的粉丝工作、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品牌工作 。 人们喜欢李佳琦 , 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层逻辑:在算法驱动一切的时代 , 能有一股独立于算法的力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 用身体力行证明“人生可以不设限 , 努力永远有回报” 。
这不正是商业世界最精彩的部分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