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搞玄学,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
文章图片
图1/10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互联网上搞玄学,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文/世昕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你们拜佛的时候会报身份证号吗?”
豆瓣生活组里 , 一位网友的真诚发问火上了首页 , 还被营销号搬上了微博 。 点开评论转发 , 除了“哈哈哈哈哈哈” , 还有不少人认真讨论着“拜佛之法”:“亲测有效”“下次试试”“去外国要报国籍吗” 。 这更让人费解了 , 从什么时候起 , 年轻人都在拜佛念经“搞玄学”了?
文章图片
图2/10
这届年轻人的搞玄学的热情从来没有停止 。 求御守、转发财神、蹭“欧”气 , 各种各样的“迷信”行为已然成为了一种潮流 。 一到节假日 , 北京雍和宫、杭州灵隐寺、南京鸡鸣寺等知名宗教圣地总是人山人海 , 放眼望去 , 几乎全是年轻面孔 , 其中不乏都市白领和大学生 。 所谓“信不信”的问题 , 可能真的跟年龄和学历没什么关系 。
上述这些“祈福”行为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玩票 , 真正的“玄学青年”还要看技术 。 你一定在朋友圈里刷到过占星师、塔罗师的二维码 , 并且是朋友倾情转发 , 配文“真的很准 , 首占免费”;还有很多人声称最近诸事不顺一定是因为“水逆” , 在社交媒体上高呼“水逆退散”;看风水也成了居家生活必备技能 , 各种算命卜卦的生意更是异常火爆 。 搞玄学 , 年轻人们是专业的 。
玄学青年还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特别喜欢“online” 。
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是:路边摊算命大师是万万不可能相信的 , 碰上了走开永远是第一选择 , 但微博上的“本周运势”不能不看 , 微信里的“大师”更是不敢怠慢 。 现代科技的智慧结晶互联网成了“玄学圣地” , 受众则是一帮从小接受“理性科学”教育的年轻人 。
为何年轻人们如此热衷于在互联网上“搞玄学” , 玄学青年们又将如何“掌控”命运?
“土洋结合”搞玄学
“把你出生年月日具体时间还有出生地告诉我 , 给你看看星盘 。 ” 这可能是玄学青年们最常听见的一句话 , “占星”一直是互联网“搞玄学”的重点领域 。
水逆、运势 , 这些互联网上火了好多年的热词 , 就脱胎于西方占星文化 。 将满天星座与人的性格、命运相联通 , 占星的神秘感、宿命感爆棚 , 一直备受关注 。 单看微博官方的微博星座 , 就有4438万粉丝 , 平台上的头部占星博主粉丝量都在千万以上 。 可以说在“搞玄学”这一块 , 占星就是顶流 , 当仁不让 。
但就大众对于占星的认知来说 , 可能仅限于“星座” , 但其实占星非常复杂 , 涉及地理经纬、命理、天体运行等等 , 还要求较为精准的推算 。 互联网似乎也让占星变得碎片化 , 把认真严肃的推演运算 , 简化成了“博主发运势 , 粉丝求好运”的流程 , 真正懂得人其实并不多 。
“占星更偏向探寻人的性格和命运 , 但如果不够专业 , 产生的误导性信息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 ” 乔乔还在上大学 , 算得上半个占星师 。 相对于推理运势的“推运盘” , 她更偏向帮人看“本命盘” 。 但她还是不敢随便给别人看 , “只认真学了四五个月 , 我觉得水平不高” 。
学“技术”是当代玄学青年们的必备特征 。 就占星来讲 , 其更偏向微观、私人化 , 在爱好者们看来 , 自助学习占星才是高级玩家 。
虽然受众纷纷转向微博、豆瓣 , 但贴吧毕竟是曾经的搞玄学圣地 , 点开占星吧 , 仍有11万人关注 , 帖子也有近200万 。 而吧中最大多数帖子基本一个主题为主 , 那就是解析练手 。 “不管算的准不准 , 算几个再说”“随缘看盘” , 在占星界 , 讲究实践为王 , 算的多了 , 就成大师了 。
取代贴吧位置的大概是豆瓣小组 。 在豆瓣搜索“占星” , 出现的小组一页装不下 ,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占星与玛蒂达星座运势”小组 , 有41万组员 。 如果贴吧里还有给历史人物算盘这样的“古典贴” , 豆瓣则更接地气 。 事业、感情 , 组员们会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诉诸于星盘命理 , 原生家庭、明星特质等都能成为话题点 。
文章图片
图3/10
而帖子的另一大内容 , 就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贴” 。 点开小组简介 , 第一句就是“每个人的运势都是独一无二的 , 不要盲信所谓的批量化年运、月运、周运 , 请自助学习占星 。 ”底下是各种学习方法及占星工具的链接 , 点开其中一个 , 看起来非常硬核 。
文章图片
图1/10
与占星相似的还有塔罗牌占卜 , 也在豆瓣上红红火火 。 如果说占星是半吊子 , 那塔罗就可以说是乔乔的“老本行”了 , 在她刚刚接触塔罗的那段时间里 , 除了看书和在油管上学习 , 豆瓣小组也是“根据地”之一 。 在小组里发言交流经验成为了乔乔“搞玄学”日常 , 甚至有人会“找上门来” 。
“有段时间可能发言比较多 , 就有人来私信我 , 问我愿不愿意入驻他们的App做塔罗师 , 而且是有偿的“ 邀请乔乔入驻的App是“生日管家” 。 查询可以发现 , 依托于生日管理服务 , 生日管家在应用商店的下载量达到了3000万以上 , 而其发展的另一大业务就是运势占卜 。
入驻App做“塔罗师”不难 , 乔乔通过了一个解牌测试 , 就成为了“塔罗达人” , “需要自己主动去回答问题 , 每个月有一定指标 , 完成多少个问题就有相应的提成 。 ”
此类星座App其实很常见 , 相对于提供工具 , 他们更多是为专业人士搭建一个商业平台 , 通过答疑解惑来获取收益 。 老牌的“测测星座” , 演员莫小棋的“准了”都有三四百万的下载量 , 在“娱乐消遣”类App里 , 关注度属于中上游 。
文章图片
图5/10
风水类玄学App的更受欢迎
但乔乔作为资深“玄学青年” , 认为通过这种平台答疑解惑并不可靠 。 “很多人的问题非常简单 , 而占卜流程也被过分简化 。 ” 在她看来 , 占星塔罗的推算占卜更看重整体状态 , 并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一问题 。 这种过于追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占卜 , 其实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
而在某些星座App里 , 还出现了AI测算 。 刺猬公社用掉了每天两次的免费额度 , 向“测测星座”求问了几个问题 , 小测AI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 但话语很模糊 , 指示也并不明确 。 在乔乔的理解里 , 占星塔罗一类占卜手段是纯感性的 , 更讲求情感的体验 , 对于ai算命 , 她直言“就跟杂志里的星座运势一样 , 只能看个乐呵” 。
在玄学领域 , 占星塔罗并非独占鳌头 , 本土玄学同样备受欢迎 。 打开微博宗教超话榜 , 紫微斗数力压星座超话占据第一 , 西洋占星和塔罗屈居其后 。 超话里 , 上万年轻人推算自己的命盘 , “直播看盘”“测算吉凶”各种帖子层出不穷 。
从大学算起 , 誓言已经接触“玄学”五六年了 , 主要还是占星算命为主 。 前两年 , 一位朋友给她推荐了紫微斗数 。 “你可以用生辰八字来查看自己的紫微斗数 , 推算运势与命盘 。 ”誓言点开“文墨天机”App , 操作画面可以用“天书”来形容 。 除了紫微斗数 , 她偶尔还会看看风水 。 在她眼中 , 这些并不算迷信 , 而是一种生活的参考 。
文章图片
图6/10
除了自力更生 , 远程连线“大师”也是玄学青年们的选择之一 。 微信公众号“算命”就提供这一服务 , 在简介里 , 还写着“官方认证”的字样 。 打开其自带的小程序 , 可以称得上是功能齐全 , 手相面相、算命大全、起名测名等各项服务均可选择 。 点开即跳转至微信二维码界面 , 上面写着 , 加私人微信联系大师 。
远程占卜现在太常见 , 乔乔也经常在微信上有偿塔罗 。 “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个江湖骗子”她笑称 , 截止到现在 , 她已经给五十多人算过塔罗 。 在她给别人推算的经历里 , 正面反馈较多 , 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人都会表示 , 乔乔塔罗牌解的结果很符合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质 。
他们认为 , 自己在塔罗牌解的过程中理清了问题 , 塔罗师也能够对自己的痛苦共情 。 “这其实是一种情感体验 , 跟我们心情不好去看心理医生一样” , 冥冥中建立起的情感共通对于他们来说“很有用” , 一方面 , 情绪得到了排解 , 而对于“该怎么做”的问题 , 他们也不再那么迷惑 。
乔乔的“客户”往往是朋友 , 或者朋友的朋友 , 他们往往慕名而来 , 需求大、很虔诚 , 是他们最大的特征 。
中文互联网上 , 玄学青年们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样态:各种流派并非彼此割裂 , 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专业App、论坛、公众号、社交平台多极发展 , 称得上是百花齐放 。
年轻人们搞玄学搞得其乐融融 , 但一个问题始终存在却没有答案:“搞玄学”到底有没有用?
为什么要搞玄学?
“了解占星 , 剖析自己 , 善待心灵 , 迎接未来 。 ”这是豆瓣“占星与玛蒂达星座运势”小组简介中的一句话 , 在他们眼中 , 占星并不能用来解决问题 , 也改变不了命运 , 只能“让你了解自己的渺小” 。
乔乔也有同感 。 在她看来 , “搞玄学”更多是一种探寻内心的方式 。 在接触塔罗前 , 她对玄学事物一直很抵触 。 但一年多以前 , 一次漫不经心的塔罗占卜让她改变了看法 , “我似乎并不应该那么武断” 。
塔罗师对心理状态的描述和分析很奇妙 , 乔乔下单了第一副塔罗牌和专业书籍 。 在拿到相关书籍后 , 她又在外网看了大量的牌解和资料 。 对她来说 , 看似复杂的“玄学”并不难理解 , 这种“玄学语言”与生活中通常的表达方式很不一样 , 对于个人精神状态的分析有着独特的评价体系 。 “对我来说 , 它就好像是我生活当中一直缺失的一部分 。 ”
认知内心 , 确实是部分玄学青年的目标之一 。 通过占星、卜算来了解自己 , 是很多帖子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 他们相信通过玄学来认清自己后 , 可以走向更好的生活 。 乔乔也是如此 ,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给自己算一下 , 并且把结果仔细记下来 。 ” 塔罗给予她生活状态的描述 , 能让她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 。
另一方面 , 玄学青年们需要“交流经验” , 玄学话题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种社交名片 , 而且效果显著 。 一方面 , 各种玄学讨论由来已久 , 天生自带“国民属性” , 而星座等入门概念并不高深 , 很容易就能成为开启社交的“敲门砖”;各个“流派”的区分易使其爱好者形成社群 , 而玄学触类旁通的属性又让其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圈层 。
依托于互联网 , “搞玄学”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 , 社交也成为了玄学文化的重要部分 。
誓言就是如此 , 她最初接触相关内容是因为朋友的安利 。 “现在的年轻人刚认识聊聊星座 , 上升是什么 , 太阳是什么 , 就很想去了解一下 。 ” 工作后 , “搞玄学”也成了她跟同事朋友联系感情的便利工具 , “万事不决 , 聊聊塔罗 , 遇到迷惑 , 看看星座” 。
无论是社交还是认知自己 , 都是年轻人“搞玄学”的重要因素 , 但大部分人的根本目的还是更“功利”:为生活解惑 。 独自面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 , 驱使他们走向玄学 。
玄学到底有没有用?对于这个问题 , 誓言的观点很明确:“我不认为是迷信 , 我觉得可能是一种古人总结出来的规律 , 把它应用到我的生活中 , 60%的情况都是准确的 。 ” 大学时期的接触可能更多是兴趣 , 但工作的坎坷让誓言更加笃信“玄学” 。 “工作上发生了好多事 , 就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 ”
除了工作的不顺利 , 更让她纠结的是家人 。 “之前就是我找人算了一卦 , 对方说要多注意家人的身体 , 但当时太忙了没顾上 。 ”就在去年 , 誓言的一位家人身体出了问题 , “为什么当时没多注意一点呢?” 她有些懊悔 。
打开玄学相关的讨论组或论坛 , 你就能看到人生百态:感情继续不下去了怎么办 , 考研考公能不能上岸 , 离职了去哪找工作?寻求桃花运和暴富的人也很多 , 但困惑青年才是搞玄学的主流 , 他们将种种焦虑投射于满天星斗和冥冥中的“命数” , 期冀着能找到破局之法 。
文章图片
图7/10
从新千年前后成长起来的这一届年轻人 , 一直身处于社会飞速变迁的奔流中 。 高昂的生存成本、996式疯狂内卷、贩卖焦虑的消费主义、对阶层跃迁的渴望 , 诸多社会压力把青年们裹挟其中 , 无法自拔 , 面对如此现实 , 心理异化也再所难免 。
而互联网的“言说”功能为负能量的宣泄提供了场所 。 在网络论坛与社交软件里 , 年轻人们将自己的困惑与难题诉诸于“塔罗师”“占星博主”和“懂算命的网友” , 年轻人们还可以互相充当倾诉对象 , 并利用玄学给予一定的安慰与指示 。
“搞玄学”与打游戏、追星一样 , 是年轻人们缓解焦虑的重要方式 。
“大家会用任何方式下意识的寻求帮助 , 缓解自己的困惑 , 而有些时候这种困惑是难以形容言说的 。 ”乔乔说“有的时候 , 塔罗之类的玄学可以给出答案 , 消解痛苦 。 ”
抛开严肃的部分 , 搞玄学也会让生活变得更有情趣 。 “比如昨天同事看了幸运色是金色 , 就戴了个金戒指 , 我今天的幸运色是墨绿 , 我出门就带了个墨绿色的头花”誓言笑着说:“幼稚的女人 。 ”
“我当然知道它可能不科学 , 但更多的是一种寄托吧 , 生活太难了 。 ”
有人借玄学搞钱 , 有人只是“整点薯条”
玄学行业 , 自古以来就是暴利 , 而当玄学从业者走向互联网 , 又会形成什么样的产业链?
早在2016年起 , 就掀起了一波玄学创业潮 , 从淘宝网店、玄学App , 再到知识付费课程 , 玄学青年们依托互联网 , 开发着各种“商机” 。 从结果来看 , 搞玄学真的替一部分人实现了财务自由 , 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
点开淘宝最火爆的占星塔罗店铺 , 100元的星盘分析月销量500+ 。 “朋友介绍”“讲的很好”是评论里的高频词汇 , 几乎没有差评 , 类似的店铺还有很多 , 并且涵盖了风水、塔罗、周易、占星等多个领域 。 本土玄学成绩也很抢眼 , 一家“玄学馆”的首页显示 , 268一张的“魁星文昌符”已有1735人付款 , 需商谈定制5000元的“高级道符”也并不缺买家 。 分类里光是符咒种类就有几十种 , “只有想不到 , 没有他们做不到” 。
文章图片
图8/10
而从商业的角度来说 , 牌解分析、看相卜卦 , 除了要花费“专业人士”的精力之外 ,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而符咒、周边产品等溢价可能更高 。
现如今 , 内容创业也成为了玄学从业者们的选择之一 。 暂且不提微博动辄上千万粉丝的玄学博主 , 打开B站这样ACG为主的平台 , 你也能经常刷到相关的视频 。
据数据统计 , 在B站上有超过5000个关于占卜的视频 , 播放量最高的可以达到300万以上 。 搜索塔罗 , 显示有99+相关话题直播间 , 而头部up主的粉丝量基本在十几万左右 。 他们往往选择向微信和淘宝店引流 , “1v1占卜”“周边贩卖” , 时不时还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 。 而平台粉丝较高的粘性也为他们带来了“高转化” , 四象工作室数据表明 , 一位B站头部UP主的淘宝店铺月流水接近20万 。
除了内容创业 , 玄学App也不能忽视 , 早在2017年“测测星座”“星座女神”等头部App就曾获得数千万的融资 , 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公司获得从数十万到上千万不等的投资 , 玄学这一蓝海市场 , 早已被投资方盯上 , 资本的强势介入 , 也为玄学产业的发展添了一把“好柴” 。
除此之外 , 几千元的知识付费课程、AI看相算命的玄学工具开发等等也都成为了“玄学”生意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 靠“玄学”恰饭 , 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
但也正是因为火爆的市场 , 本就争议极大的玄学行业乱象丛生 。 2020年12月 , 一女子因迷信网络占卜被骗250余万元的新闻火爆网络 , 25日 , 人民日报发文《网络占卜 , 该治治了》 , 点名批评网络占卜 , “加强监管”成为了全文的重点 , 在B站等平台搜索相关词汇 , “内容仅为娱乐 , 请勿轻信”的字眼醒目无比 。
文章图片
图9/10
互联网玄学产业兴起 , 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年轻人的压力与焦虑 , 但沉迷其中的可能还是少数 , 大多数人还是持着“信而不迷”的态度 。 “我虽然信 , 但我不会完全依靠它来指导生活”誓言说道 。, 对于他们来说 , 玄学更多充当了生活的安慰剂 。 “生活这么难 , 信信这些 , 就算不准 , 娱乐娱乐也不错 。 ”
互联网娱乐化的浪潮下 , 年轻人总能把严肃事物玩出新花样 。 有人说年轻人的“迷信”总是戏谑中带着真诚 , 事实确实如此 , 相关产业红红火火的另一面 , 娱乐化“搞玄学”已然成为常态 。
玄学青年们的“迷惑行为”数不胜数 。 比如前面提到的拜佛报身份证号、转发各种奇怪的“吉祥物”、考试前疯狂听《好运来》等 , 这些举动天然带着戏谑的态度 , 为看似古奥神秘的“玄学”增添了一丝喜感 。
微博上 , 博主“运势学家王明磊”有近200万粉丝 , 其微博每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布“每日运势” 。 “星盘命理博主”的标签似乎能唬住很多人 , 但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 , 其实他只是借“玄学”玩梗 。
相对于其他运势博主 , “运势学家王明磊”发布的内容总是过于无厘头 , 比如幸运词可以是“好耶” , 幸运随身物则是“收款码” , 毫无章法可言 。 然而在每条无厘头的“运势”下 , 都会有上千评论转发 , 粉丝们乐此不疲的传播着各种有趣“运势” , 还有人将其搬运到朋友圈里 , 为“王明磊”吸引来更多受众 。 如果运势发晚了 , 还会有人在超话里催促 , 不少人直言“虽然完全不靠谱 , 但还是会每天必看” 。
他受到追捧的原因很简单 , 只是因为快乐 , 苦大仇深统统走开 , “搞玄学”也要可爱起来 。
前几天 , “运势学家王明磊”发布的今日幸运词是:“整点薯条” 。 这其实是脱胎于一个国外经典meme(迷因图):海鸥吃薯条 。
文章图片
图10/10
这个meme看似无厘头 , 却引起了网友们的严肃思考 , 知乎就有人专门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张图蕴含着什么样的哲学意味?”在答主们眼里 , 码头上“整点薯条”的海鸥就像《等待戈多》的主角一般 , 充满哲理 。
相对于庞大社会与未知命运 , 年轻人们就像是码头上的一只渺小海鸥 , 终日为了如何“整点薯条”而焦虑 。 另一面 , 他们也意图认清内心 , 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整点薯条” , 当这种迷茫碰上了玄学 , 化学反应随之产生 。 有趣的是 , 诸多从业者们也因此实现了财务自由 , 靠玄学整到了“薯条” 。
摆脱固有眼光的审视 , “搞玄学”其实蕴藏着当代年轻人煎熬的哲学思考 。
朋友们 , 与其困惑迷茫 , 不如先整点薯条 。
备注:文中乔乔、誓言均为化名 。
推荐阅读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 商家|重磅!微信支付全面开放,互联互通进展神速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驱动|仅149元 一块网卡轻松搞定 台式电脑也能连接Wifi6网络
- 技术|陈一凡谈百度智能小程序:互联互通将让多方受益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外观|小米 Watch S1发布,外观精致,全能互联,24天超长续航,售价1099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