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日前 , 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了 “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 西北大学“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和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发现最早包壳窃食寄宿关系化石”两项科研成果入选 。
地球三分动物树何时成型 , 如何成型?成型时期哪些动物最接近人类的直系始祖?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韩健教授经过深入研究 , 初步破解了上述难题:一是澄江动物群不仅延续并扩展了之前的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亚界众多门类的繁荣 , 更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的全部类群 , 标志三分动物树成型;二是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三个亚界的诞生依次同步耦合;三是第一鱼昆明鱼目首创人类远祖的头脑和脊椎 , 古虫动物门则十分接近始祖们的“第一鳃裂” 。
由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物寄生现象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 。 此前 , 寒武纪或更早的化石记录仅以少数几个化石或印痕为依据 , 本研究首次以大量化石统计为基础 , 从宿主个体病理学的角度论证了地球上最早的专性寄生关系 , 提出了窃食寄生是地球上最早的寄生现象;发现成群矿化虫管附着在成层原位生活的腕足动物壳体上 , 将包壳生态追随到寒武纪早期 , 向前推进至少3000万年 。
【化石|西大两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2017年至今 , “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的评选和发布已举办五届 , 每次均受到学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也极大促进了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 。 “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的发布 , 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创新发展 , 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 , 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西安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朱雪娇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大豆|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低钠高钙零大豆过敏原豌豆分离蛋白研究及产业化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公告
- 机器人|光明科学城成为高新技术成果最佳集聚地
- 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 化石|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
- 蛋白|血浆蛋白+氧化石墨烯能打印人造肌肉
- 检测|多款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现身第二十三届高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