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家指内生安全为智能无人系统增强“免疫力”


汽车|专家指内生安全为智能无人系统增强“免疫力”
文章图片

3月19日 , 首届“智能无人系统与内生安全”学术会议在同济大学举办 。黄艾娇 摄
中新网上海3月19日电 (黄艾娇 许婧)由中国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与产业联盟人工智能专委会、中国通信学会车联网专委会联合主办 , 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共同承办的首届“智能无人系统与内生安全”学术会议19日在同济大学举办 。 与会专家指出 , 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和人工智能先行国家 , 需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治理思路 。 中国自主创建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日臻成熟 , 为解决智能无人系统复杂多样的安全问题指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
当天 ,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科学家邬江兴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山枝 ,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等出席会议 。 紫金山实验室内生安全联盟副秘书长张芳、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分别代表主办方、承办方致辞 。 来自高校、企业智能控制、车联网、无人系统、信息安全等领域6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 , 共商智能化时代无人系统发展与安全“两翼齐飞”之路 。
智能无人系统是以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艇等为物理载体 ,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为基础 , 智能地实现自主、自治与协同 , 最终完成复杂任务的一体化系统 , 在未来孵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 将赋能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多场景应用 , 实现技术升级 。 内生安全是我国科学家针对网络安全领域世界性共性难题、顽瘴痼疾提出的创新技术 , 其核心是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 , 采用架构技术赋予网络生命体获得安全基因或“内在”属性 , 使其具有很强的自身“免疫力” , 能够在“有毒带菌”的条件下运行 。

汽车|专家指内生安全为智能无人系统增强“免疫力”
文章图片

邬江兴院士作了题为《内生安全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报告 。黄艾娇 摄
邬江兴院士作了题为《内生安全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报告 。 他指出 , 随着汽车日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 汽车的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相互交织 , 网络时代汽车的双重安全成为刚性需求 。 内生安全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 将有望建构国际领先、独创独有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理论和技术体系 , 一体化解决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保障这一世界性难题 , 为汽车行业在网络化时代提供一体化设计、可验证度量的双重安全技术 。
同济大学童小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孙健教授、上海大学李玉峰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陈山枝教授先后作报告 , 报告题目分别为《从地球测绘到地外天体测绘:自主智能测绘的进展》《无人系统安全控制研究进展》《自动驾驶内生安全原理验证实践》《C-V2X车联网技术、标准与产业发展》 。
陈杰表示 , 无人系统是人工智能很重要的载体 , 其内生安全是确保无人系统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内生安全 , 对于无人系统来说意义重大 , 对于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来说 , 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内涵 。
【汽车|专家指内生安全为智能无人系统增强“免疫力”】与会专家认为 , 相信此次会议的举办 , 将推动中国学术和产业领域在智能无人系统发展过程中 , 形成智能系统安全的方案 , 通过内生安全技术建强网络生命体的“免疫系统” , 探索高可靠、高可信、高可用的新型安全技术发展新路径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