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鉴定平台“得物”遭仿冒:从网站到包装盒都高仿,16人被抓

犯罪分子仿冒“得物”网站 , 并制售大量假冒相关鉴定产品 , 不少年轻人“中招” 。近日 , 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会同虹口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一起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件 , 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 , 查获假冒“得物”平台鉴定标识 , 包括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共计130余万件 。该案件系上海首例打击第三方鉴定平台防伪标识的案件 。
【电子商务|鉴定平台“得物”遭仿冒:从网站到包装盒都高仿,16人被抓】
电子商务|鉴定平台“得物”遭仿冒:从网站到包装盒都高仿,16人被抓
文章图片

上为假 , 下为真 。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巩汉语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巩汉语
防伪“四件套”遭“克隆”
2020年12月 , 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接到相关线索 , 称有人架设服务器制作假冒得物鉴定平台的网站页面 , 随即会同虹口警方对此线索开展了调查 。
经调查发现 , 确实存在多达17个与该平台域名极其相似的网页 , 然而经过与平台方的核实 , 这些并非官方网站页面 , 而是架设在境外服务器上由私人注册的 。
对比官方页面 , 这些“克隆”网页版面排布基本照搬照抄 , 除了域名与官方有所不同 , 其他细节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
经过进一步侦查 , 民警发现这些虚假的网站页面都是由犯罪嫌疑人林某注册 , 由嫌疑人温某一人负责维护 , 不定期根据官方网页的变化进行更新 。
随着对林某的深入调查 , 民警发现其不仅“克隆”了多个虚假网页 , 还伙同徐某、吴某、周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的“得物”鉴定平台的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 , 也就是俗称的防伪“四件套” 。
正规的官方防伪“四件套”会搭配经鉴定的运动鞋 , 做到“一鞋一码” 。消费者可以使用官方App扫描鉴别证书上的二维码 , 查看官方出具的运动鞋认证信息 , 相当于这双球鞋的“身份证” 。
林某制售的假冒“四件套”粗看之下与正品“四件套”并无太大区别 , 假冒的认证鞋扣和鉴别证书上也印有一套二维码 , 不过两者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 , 这些二维码不能使用得物官方App扫描来读取信息 , 消费者需要通过微信等其他App扫描 , 随后便会链接到林某注册的虚假鉴定页面 , 即一张与官网别无二致的虚假认证信息图 。
线上线下搭配包装假球鞋 , 16名嫌疑人被抓获
这样一套假冒防伪“四件套”的成本不到3元 , 林某等人在线上却以20元一套的价格进行销售 。
民警在取证时发现 , 初次扫描假冒的鉴别证书二维码时 , 并不会直接弹出运动鞋认证信息 , 而是会进入一个填选的界面 , 需要手动将球鞋的信息、照片、发行价格、发行日期等内容填写进去 , 随后点击提交 。当再一次扫描二维码时 , 就会根据之前填写的信息 , 出现一张虚假的认证信息图 。
一些制售假冒运动鞋的商家批量购买假冒“四件套”后 , 就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售卖的假冒运动鞋包装成正品 , 从而以高价出售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民警还了解到 , 有一些个人鞋友也会购买假冒“四件套”包装自己的假鞋 , 其中也不乏冒充正品销售欺骗他人的行为 。
在掌握了以林某为首的犯罪团伙成员结构后 , 2021年1月下旬 , 市局网安总队协同虹口警方开展集中抓捕行动 , 一举将位于广东的涉嫌提供虚假网络验证信息的犯罪团伙和生产、销售假冒认证鞋口和包装盒的团伙 , 以及位于浙江的生产、销售假冒鉴别证书和胶带的团伙成员共计16名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 , 固定虚假链接数据达120余万组 , 查扣仿冒“四件套”130余万件 , 查证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 。
目前 , 林某等12人因涉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批准逮捕 , 另有4人被取保候审 , 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同时 , 警方也将针对该案中收集的相关制售假鞋线索开展进一步侦查 。
访问:
京东商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