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短信“钓鱼”诈骗
采访人员 欧阳洁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宁 , 最近收到“银行”短信 , 提示他可以申请提高信用卡额度 。 忙着家庭装修的王宁琢磨 , 提高信用额度正好方便应急时备用 , 于是按照短信提示一步步操作 , 当他输入短信验证码后 , 马上收到一家商户发来的数万元消费信息 。 这时他才发现上当受骗 。
近日 ,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群发短信 , 假冒多家银行名义发送服务信息 , 声称客户手机银行、银行卡、身份证等过期或失效 , 诱导客户点击短信中网站链接访问虚假手机银行系统 , 客户一旦受骗提供银行卡号或手机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 , 不法分子就迅速冒用客户身份进行转账 , 盗取银行卡内资金 , 使客户资金遭受损失 。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 向消费者发送短信“钓鱼”链接是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法之一 。 此类短信“钓鱼”诈骗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 , 受骗对象多为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对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登录操作不熟悉的人群 。 此类诈骗一般是有组织的专业诈骗 , 目的主要是窃取消费者银行账户敏感信息或盗取账户资金 。
这位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对不明短信、不明网站链接和页面、不明手机APP提高警惕 , 尤其是在被要求提供个人银行账户敏感信息时 , 要多看多想 , 降低被骗风险 。
一看短信是否真实 。 消费者在收到落款为“银行”的信息时 , 要注意辨别真假 , 尤其不能盲目相信异常号码发送的短信 。 消费者若不确定短信是否真实 , 可以到银行营业网点或向其官方客服电话咨询 。
二看网站链接和页面是否为官方渠道 。 诈骗短信提供的网页链接可能是假冒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网页的“钓鱼”链接 , 也可能是病毒木马 , 不应轻易点击和操作 。 建议消费者登录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时 , 从银行官方手机APP或网站等正规渠道进入 。
【|谨防短信“钓鱼”诈骗】三看对方索要信息是否为个人重要敏感信息 。 消费者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付款码等均为个人重要且敏感信息 , 当有第三方要求提供或输入上述信息时 , 须提高警惕 , 不要轻易提供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