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小米造车,套路满满

作者:牛耕 麻策
小米造车“很圆滑”
“这将是我人生当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 ”雷军在3月30日晚的发布会上动情宣布 , 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
小米正式官宣造车的这天 , 一辆长臂吊车正在小米科技园的楼下作业 。 它要摘掉原来的招牌 , 换一个新LOGO , 设计特地请了日本知名设计师原研哉 。

AI财经社|小米造车,套路满满
文章图片
图1/5

新LOGO最直观的变化是形状 , 由方变圆 。 雷军援引设计大师的话 , 引导人们关注内核的变化 , 精神的升华 。 一名发布会现场来客两字评价:“圆滑 。 ”

AI财经社|小米造车,套路满满
文章图片
图2/5

小米在造车这事上也显得“圆滑” 。 今天官宣前 , 汽车界早已传得有鼻子有眼儿 , 产业链上也有一些消息很确凿 , 但小米官方一边矢口否认 , 一边又难掩暧昧态度 。 比如 , 一边是小米总裁办副主任、原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的回应:“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 ”一边是小米集团的回应 , 等公告 。
一位车企人士吐槽:“这不就是一个套路吗?你看手机发布前 , 不就是各种真机图 , 信息真真假假的 , 小米他们这个营销套路已经很娴熟了 。 另外 , 雷老板也在看其他厂商手里的牌 , 比较自己的 , 好决定自己出什么牌 。 ”一位自动驾驶人士则对AI财经社分析 , 产业链资源的整合需要时间 。
传言终于成真 , 雷军在发布会上说 , 他最初听到今年1月董事会要求调研造车的决定 , 内心抗拒 。 “手机的仗还没有打完 。 ”电动汽车是个非常复杂的行业 , 投资巨大 , 且今天起步相对较晚 。 “做 , 还是不做 , 是个问题 。 ”
他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 最终“广大米粉”希望小米造车 , 给了他信心、动力 。 “只要造的出来就能卖得出去 。 ”截至2020年底 , 小米现金余额1080亿元 , 同样给了雷军试错的底气 。 “我们有一万多人的研发团队 , 更重要的是我们亏得起 。 ”
按照雷军的说法 , 75天内 , 小米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 , 以及2次正式的董事会 。
而依据目前披露的信息 , 小米将为造车10年投入100亿美元 。 其中 , 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 并成立全资子公司 。 2013年 , 雷军两次拜访马斯克 , 过去几年投了约10家相关企业 。

AI财经社|小米造车,套路满满
文章图片
图3/5

“为小米汽车而战 。 ”雷军在激动的情绪中宣言 , “只要你们愿意等 , 小米能让每一位用户 , 无论何时何地都沉浸在科技带来的幸福之中 。 ”
年轻人们难掩期待 。 不过 , 也担心属于他们的第一辆电动汽车 , 会让他们“沉浸”的不是幸福 , 而是广告之中 。
“会不会要先看30秒广告才能踩得动油门?”一位网友调侃 。
和蔚来不在一个锅里吃饭
小米给谁造车?是劳苦大众还是有钱人?
粉丝相信小米不会脱离群众路线 。 “9.9万一台车”、“年轻人的第一款车”呼声高潮迭起 。 “10万元确实是一个分水岭 , 雷军的风格很可能把价格定在9.9万 。 ”造车新势力资深人士张汤也同意这样的猜测 。
自动驾驶人士章邯表示 , 造车的利润只有5%-10% , 也许小米并不是在硬件上赚钱 。

AI财经社|小米造车,套路满满
文章图片
图4/5

“按互联网思维 , 它可能不是打一台车的算盘 。 小米那么便宜的电视 , 很多厂商想不通怎么赚钱 , 它是赚开机广告的钱 。 放到车上 , 便宜两万块钱 , 开车前先给你显示五分钟广告 , 富人肯定气炸了 , 但穷人买不买?肯定买!”世上富人少穷人多 , 张汤认为 , 小米卖车的套路在这儿 。 何况 , 小米卖车还能给自家其他产品带货 。
如今摆在小米面前的局面 , 已经跟造手机时有几分相似 。 汽车的供应链非常成熟 。 主机厂变成富士康 , 你出设计 , 我来生产 。 “汽车制造的护城河正在被攻陷 。 ”建约车评创始人余建约说 。
因此 , 如果小米能复制在手机上的玩法 , “在供应链上把控成本 , 针对特定圈层去交付产品 , 造个10万块钱的车 , 凭小米的受众未必不能爆一波 。 ”张汤表示 。
这种玩法在2020年已经显现出威力:新能源车“两头热” , 卖得最好的居然是特斯拉和五菱宏光 , 分别是高价和低价的极端 。 “五菱宏光有的连安全气囊都没有 , 速度很慢 , 最初觉得是老头乐 , 谁买?但很多人觉得好玩 , 不仅是四六线城市 , 一线城市有人觉得交通拥堵 , 也买了 。 ”
“现在 , 不要想去做百万销量的神车 , 要打特定圈层 。 ”张汤称 。 从这个思路上 , “小米根本不是跟蔚来、小鹏在一个锅里吃饭的” , 它抢的也许是三四线城市、五菱宏光的受众 。
【AI财经社|小米造车,套路满满】“小米的受众就在中低端 。 这套他在手机上已经很擅长 , 如果脱离自己熟悉的套路 , 压上100亿美元身家 , 去做从未打进的高端市场 , 这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 张汤说 , “屌丝”人多 , 买了车还能当亚文化代言人 , 觉得“雷军跟我站在一起 。 ”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 从时间上看 , 新能源车的蛋糕整个在变大 。 据乘联会数据 , 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117万台 , 2021年预测200万台 。 在这样的增量市场 , 小米现在入局也不算晚 。
多位汽车产业链和智能化人士表示 , 小米先拿100亿元造车 , 如果第一波弄得好 , 市盈率和股价会继续“掏钱” , “100亿美元就是它看牌的钱 , 牌好就有更多筹码 。 ”
“能不能像特斯拉一样从底层技术去造?”
“从小米申请的专利来看 , 它目前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上 。 ”造车新势力资深人士张汤对AI财经社分析 , “但这就比较尴尬 , 资本市场目前对智能座舱的估值很低 , 更容易获得高估值和融资的是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和底层芯片 。 ”

AI财经社|小米造车,套路满满
文章图片
图5/5

智能座舱是阿里和斑马汽车在几年前搞的事情 。 “斑马给荣威RX5曾经带来过一波震撼 。 ”张汤称 , “但当智能座舱实现了导航、语音、车载音乐、有声读物这些功能后 , 这两年进入一个窘境 , 新的需求没有被创造出来 。 原来大家都提在汽车内替代你的手机 , 现在已经不怎么提了 。 ”
但小米还有一个故事可以讲 。 它已经搭建起很庞大的生态体系 , “小米可以说 , 我终于补齐了人们24小时里在车上很重要这一块 。 小鹏你车做得好 , 你有台灯吗?生态是一个很有弹性的故事 。 ”吴起说 。
那么 , 小米造车会主打自动驾驶技术吗?根据媒体报道 , 小米内部多个小部门的负责人都已经并入造车团队 , 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部的多位管理人员 。 但百度自动驾驶平台Apollo人士吴起说 , 根据他的了解 , 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完全没有积累 。
“而且 , 自动驾驶的军备竞赛已经非常激烈了 , 你看蔚来今年的发布会 , 连预研的技术都拿出来说了 , 这个上限已经被抬得很高了 。 ”张汤补充说 。
但是一款互联网公司造的智能汽车 , 怎么可能没有自动驾驶?这是小米必须解决的问题 。 “它不可能去找百度Apollo或者华为 , 否则一定会被当肥羊一样宰 。 ”吴起表示 , 尽管起步很难 , 小米需要先招来自动驾驶的大佬人物 , 拿号召力去跟独角兽们谈合作 , 然后慢慢补齐内部能力 。
“问题是 , 有没有那么多钱?”如果将钱用来招募自动驾驶工程师 , 100亿美元也不见得很多 。 “百度在2015年和2016年 , 每年都要烧掉百亿的钱 。 小米基本要把这段路重走一遍 。 ”
但崔东树告诉AI财经社 , 100亿美元是很大一笔钱 , 希望小米拿去真造车 。
“能不能像特斯拉一样从底层去造?”毕竟目前流行的代工厂模式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 , 技术都是别人的 , 工艺提升很难 。 而对于这个问题 , 答案在小米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