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平方公里0.62个“最强大脑”
■采访人员 黄海华
策动未来 , 源流奔涌 。 剑指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 张江示范区一次次蓄势“深蹲” , 一次次发力“冲刺” 。
十年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张江示范区)先行先试锐意改革 , 历经四次空间调整 , 形成覆盖全市各区“22园”发展格局 , 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核心承载区 。
先行先试 , 与生俱来的基因
先行先试 , 是张江示范区与生俱来的基因 。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 , 张江示范区一直是本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重要的“试验田” , 在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转化为制度安排 , 破解制约创新的制度瓶颈等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 。
“我们研发的单道心电记录仪比预想的提早了大半年上市 , 这得益于全国率先试点的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新政 。 ”远心医疗总经理张清淳介绍 , 过去要求医疗器械持有人和生产人必须是同一家企业 , 如今新政把注册人和生产厂家分开 , 远心医疗得以专注于做他们擅长的创新研发 , 不仅大大节省了生产线的投入 , 也使得产品提早上市 。
这里除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 , 还有和记黄埔在全国率先试点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 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探索形成的“展讯模式”;这里设立了全国首家外国人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 , 颁发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国家相关部委先后赋予张江示范区10项先行先试政策 , 本市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 , 这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举措都已落地实施 , 很多经验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
去年4月 , 《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 , 其中设立“聚焦张江推进承载区建设”专章 , 为张江示范区的改革创新提供法律依据 。
初心使命 ,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531平方公里土地上 , 集聚着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 , 这意味着每平方公里就有0.62个“最强大脑” 。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 正是张江示范区的初心使命 。
“我们的人工智能+X微专业眼下报名火热 , 大大超出了招收人数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周如鸿说 。 去年6月揭牌的这一新型研发机构 , 正致力于打造“计算+”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 。 为何这个时候选择上海? 下转◆6版(上接第1版)“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 张江示范区有独特的优势 , 不仅有国际知名度 , 还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与生物制药的产业生态链 。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IBM沃森实验室从事计算生物与药物设计研究20多年的周如鸿 , 去年全职加盟浙江大学后 , 主要工作时间都在上海张江 。
除了落户不久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踌躇满志 , 汇聚了60多位科学家的李政道研究所计划今年年内试运行 , 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计划年内入驻;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正在谋划启动汽车芯片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张江药物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专业实验室也在稳步推进 。
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不到3万个碱基 , 能够转录翻译29种蛋白质 。 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 ,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快速响应 , 去年6月建立了我国的新冠病毒蛋白质质粒库 , 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并提供寄送服务 。 截至2020年底 , 蛋白质(上海)设施用户已有七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我们正与上海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继美国、欧洲和日本之后世界第四个蛋白质结构数据库 , 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蛋白质科学和创新药物的原始创新能力 。 ”蛋白质(上海)设施副主任彭超说 。
目前 , 包括蛋白质(上海)设施在内的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已在上海初步成型 , 在用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 , 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 , 居全国首位 , 预计2025年全部建成 。 这些设施服务的用户遍布全球 , 为过万篇SCI论文的发表提供了有力支撑 。
这片热土 , 不断书写企业传奇
疫情之下的2020年 , 张江示范区规上企业营收突破6.2万亿元 , 增长10.8% 。 这片热土 , 集聚了近10万家科技企业 , 以及全市80%以上的高端人才 , 不断书写着传奇 。
2015年 , 美国商务部的一个公告 , 让更多的人知晓了中微半导体公司 。 由于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蚀刻机 , 已在国际一线客户中广泛应用 , 美国决定解除多年来对中国高端等离子体蚀刻机的出口管制 。 这家在张江起步的企业 , 不仅实现了国产蚀刻机从无到有的突破 , 还研制出了5纳米精度蚀刻机 , 正在与国外最先进的同行企业“并跑” 。 “我们曾经对3000多项相关专利技术进行过梳理并回避 , 因此从未在涉外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失败过 。 ”中微半导体副总裁曹炼生说 。
全球互联网用户每两次上网 , 就可能有一次用到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 。 澜起科技是全球除了2家美国公司外 , 唯一能研发和销售这种芯片的公司 , 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50% 。 其DDR4内存接口芯片架构被采纳为国际标准 , 填补了国内企业在该领域无“芯”的空白 , 也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
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等领域都离不开显示屏 。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Omdia数据统计 , 和辉光电自主研发的AMOLED(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 2020年在智能手表领域出货量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 作为最早实现AMOLED量产的国内厂商 , 和辉光电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在该领域的垄断 。 这家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企业 , 去年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列入“科改示范行动计划” , 成为全上海入选的仅有两家企业之一 。 “在新型显示领域 , 上海不仅很早就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 还在成果转化和产业链资源集聚方面给予了我们企业很多帮助 。 ”和辉光电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陈志宏告诉采访人员 。
不负“中国硅谷”盛名 , 张江示范区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基地 。
传奇不仅仅发生在集成电路领域 。 2018年 ,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全文刊登了微创医疗心脏支架“火鹰”在欧洲临床试验结果 , 这是《柳叶刀》创刊近200年来首次出现中国医疗器械的身影 。 微创医疗已上市300余个医疗器械产品 , 公司现有员工7000余名 , 遍布30多个国家;从一台小小的医用冻干机起步的东富龙科技 , 如今可以提供新冠疫苗全套生产线和工艺 , 还向国外出口了大量设备;成立不到5年的能链科技 , 是唯一同时入选两个国家级区块链试点省份首批合作的企业 , 已申获45项软件著作权专利 , 2篇学术论文发表于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权威期刊 。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到科创板上市 , 我们的背后一直都有张江示范区在‘托’着 , 特别是在初期专注于做技术的时候 。 正是有了这样的土壤 , 才有了我们企业的茁壮成长 。 ”澜起科技公共事务部负责人宿志玲说出了与张江结缘的企业的心声 。
【|这里每平方公里0.62个“最强大脑”】更多的传奇 , 正在书写中 。
推荐阅读
- 新机|快准稳,捕捉每个高光瞬间! 刘衡分享EOS R5拍摄体验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IT|安九高铁正式开通:时速350公里、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贯通
- 沈余银|视频化趋势下,云技术如何让视频表达更高效?
- 家居|每年投入超亿元,坚守9年研发底层技术,如今这家公司将家居元宇宙变为现实
- 短片|马蜂窝推出《你咋不上天呢?》,每一次探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飞船|2021中国航天年度照片,每一张都让人心潮澎湃
- Tesla|特斯拉:磷酸铁锂Model 3每周需100%充电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