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呼啸而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采访人员 曹娴
通讯员 陶韬
3月30日 , 省工信厅发布全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1年) 。 这是继2020年后再次发布“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名单 。
标志性项目有何“标志性”特色?省工信厅负责人介绍 , 这100个“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 突出项目的标志性、投资的拉动性、行业的代表性、技术的融合性 。
重点在“新” , 面向未来
由机器人对患者进行远程智能诊断 , 看似科幻 , 却正在变成现实 。 依托大数据、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 中南大学正在研发的“智能诊断学体格检查机器人” , 将完整实现视、触、叩、听及专科的远程诊断学体格检查 , 是国际首创的“专业”机器人 。
新一代信息技术还能对城市进行“体检” 。 长沙变化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基于usscity全数字融合平台的地下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项目 , 也是“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之一 。 该项目通过建立全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大数据中心 , 将实现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与预警 。
数字新基建 , 重点在“新” 。 据介绍 , 经广泛征集、严格筛选、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程序 , 本次发布的标志性项目从365个征集项目中脱颖而出 , 代表该领域较高技术研发应用水平 , 包含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六大领域 。
相比2020年 , 今年新增了物联网、区块链两大板块 , 显示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态势 。 比如 , 湖南精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斗+无人机管控服务与数字农业产业链应用示范项目” , 打造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北斗低空服务平台;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可信共享平台” , 将实现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技术融合与发展 。
【互联网|“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呼啸而来】近年来 , 湖南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设立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 , 把人工智能与传感器产业链列入全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 , 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20个 , 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260万台套 。
项目牵引 , 推动转型
以重点项目为牵引 , 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此次发布的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 , 总投资216.06亿元 , 单个项目投资基本在2000万元以上 , 其中1亿元以上的25个 , 10亿元以上的5个 , 30亿元以上的2个 。
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应用 , 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电5G覆盖工程”项目总投资35亿元 , 今年1月启动建设 , 计划今年12月底在全省建设12000个5G基站 。
数字化转型助推安化黑茶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 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安化黑茶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 , 通过构建数字化动态采集、分析和监控体系 , 让安化黑茶产业从空、天、地的环境监测到种植过程管理监控 , 再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流通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数据化、标准化 。
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 湖南越摩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国创越摩先进封装项目” , 一期总投资10.62亿元 , 预计明年3月建成投产 , 投产后可实现5G滤波器国产化封测产线零的突破 , 打造世界级半导体封装产业基地 。
据了解 , 这些项目全部属于在建项目 , 90%以上将在今年底建成达产 , 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
融合发展 , 打造高地
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 此次发布的100个标志性项目 , 充分展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
焊接质量决定产品品质 , 铁建重工将在车间实现5G专网覆盖 , 充分发挥机器人优势 , 实施“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焊接建设”项目 , 实现对焊接过程和焊缝质量的闭环控制 , 同时实现焊接质量的有效记录与追溯 。
让机器“深度学习” , 蓝思科技通过对零部件加工与人工反馈的历史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 建立零部件智能控制模型 , 实现在无人干预情况下设备运行情况自动反馈 , 解放人力 , 提高产能和良品率 。
让设备智能运维 , 华菱涟钢建设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 可实现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 实现“运维一律远程” , 从预防维修向预知、预测维修过渡、转变和变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