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为什么爱上造车?
采访人员 徐佩玉
自动驾驶、自动泊车、智能座舱……如今 , 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 百舸争流的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 , 既有已经跑起来的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车企 , 也有上汽等传统车企积极转型 。 最近 , 百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也表示将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
互联网大厂为何盯上造车?新势力入局将对中国汽车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智能电动汽车好造吗?
——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技术挑战多 , 但互联网企业在软件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在今年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 , 小米董事长雷军发布了一个特殊的“新品”——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 预计10年投入100亿美元 。 3月30日 , 小米集团向港交所提交正式公告 , 小米董事会已批准立项 , 投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 。
瞄准这一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不止小米一家 。 今年1月 , 百度宣布正式组建智能汽车公司 , 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 。 同时 , 滴滴也表示 , 未来将加入造车“大军” 。
截至目前 , 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已涌入多股造车新力量 。
为何都来抢占这一赛道?智能电动汽车好造吗?
资金投入大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除了高昂的研发费用 , 造车还涉及到销售、行政、购买厂房等资产 。 以蔚来汽车为例 , 公开数据显示 , 蔚来2020年度的研发支出24.9亿元 , 销售及管理费用39.323亿元 。 此外 , 与传统汽车不同 , 换电站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 。 按照计划 , 2021年底蔚来全国换电站总量将从2020年底的130多座扩大到500多座 , 并将升级为效率更高、功能更强大的第二代换电站 。
生产周期长 。 2014年成立的蔚来汽车 , 第一辆车ES8的量产交付却是在2018年 , 历时4年;小鹏汽车用了3年量产交付了第一款车G3;理想汽车的第一款车Li One2019也是在公司成立4年后才实现量产交付 。 采访人员从百度方面了解到 , 百度的第一款车大概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量产交付 。
不止如此 , 智能电动汽车还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挑战 。
造车不容易 , 但是互联网企业认为自身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具备“先天优势” , 使其有敢于尝试造车的底气 。 百度方面表示:“百度在软件生态上面具备完整链条生态技术 , 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和软件优势 。 ”雷军认为 , 小米拥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融合经验、大量的关键技术积累和业内规模最大、连接最活跃的成熟智能生态以及充足的现金储备 , 对于造车 , 小米有着非常显著的独特优势 。
为啥都来分一杯羹?
——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广、政策支持力度大 , 被多家企业认为是未来十年最大的风口
又烧钱、周期又长 , 为啥互联网大厂们却抢着入局?
发展势头好——截至2020年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 , 累计销量超过550万辆 。 今年1至3月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3万辆和51.5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3.2倍和2.8倍 , 销量再创新高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 , 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超过180万辆 , 良好的发展势头将延续 。
市场前景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 , 2025年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 而乘联会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5.8% 。 今年1至3月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8.6% , 虽较2020年有明显提升 , 但距离20%的目标还有一定空间 。
政策支持多——去年 , 财政部联合有关部门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 , 同时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日前发布的《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明确 , 3月至12月 , 将在山西、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山东、江苏、海南、四川等地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都将延续 。 此外 , 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获得了大力支持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主任刘永东对本报采访人员表示 , 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覆盖了财政奖补、充电电价优惠、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监管等方方面面 , 初步形成了充电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 截至2020年底 , 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已经达到80.73万台 。
产业链完备——以联桩为例 , 上海联桩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熙熙介绍 , 联桩的家用充电桩及其他充电产品已配套于上汽大众、吉利汽车、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车企 , 家用充电桩年出货量达到10万套;同时 , 为租赁服务商提供智能充电设备及平台管理系统 , 为充电运营商提供全面、定制化的智能充电整体解决方案 , 满足新能源产业链上多样化客户的充电和运营服务需求 。
对企业来说 , 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是各类企业看好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重要原因 。
“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十年最宽广的发展赛道 , 是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 也是小米继续践行公司使命、用科技助力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 ”雷军说 。
百度方面表示:“我们认为智能汽车赛道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和惠及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 , 同时存在广阔的商业价值空间 。 ”
将如何改变行业?
——市场竞争更激烈 , 发展方向发生改变 , 汽车智能化水平更高
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席卷汽车行业的当下 , 百度、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 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市场竞争更激烈 , 传统企业亟待转型 。 “传统车企向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转变 , 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挑战 。 不过 , 造车基本功底和规模化是传统车企独有的优势 , 而更加关注用户体验是互联网造车的优势 。 最后就看谁跑得快 , 谁做得规模最大 , 谁的生态更丰满 。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认为 。
发展方向发生改变 , 智能化程度将更高 。 “现在的竞争相对比较传统 , 电动汽车还是在和燃油车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 等电动汽车时代真正来临 , 用户关注的事情会从电动汽车的加速、续航问题慢慢向无人驾驶、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转变 。 当一辆车有足够丰富的数字化、智能化功能时 , 它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智能机器人 。 这也是百度造车要定义的智能汽车方向 。 ”百度有关负责人表示 。
软件定义汽车 , 有望成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新方向 。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认为 , 随着“下一代汽车”渐行渐近 , 软件将为汽车注入新的灵魂 。 汽车将从一个“硬件为主”的工业产品 , 焕新成为一个自学习、自进化、自成长的“软硬兼备”的智能化终端 , 成为一个会行走的“智慧新物种” 。
【|互联网大厂为什么爱上造车?】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造车 , 不仅将对汽车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 也同样会影响居民出行方式 。 “不妨从更积极的方面看待互联网企业造车 。 一方面 , 这些企业能够快速提升汽车行业的技术化水平 。 另一方面 , 这些企业也可能会改变出行行业 。 百度Apollo先后在长沙和北京开始试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 , 未来随着百度开始造车 , 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数量越来越多 , 居民日常出行方式很可能随之发生新一轮变革 。 ”百度有关负责人说 。
推荐阅读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