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拼多多美团被约谈:股价重挫 通报强调平台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

_原题是:刚刚!拼多多、美团被约谈 , 股价重挫!通报强调平台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 , “流量至上”应彻底扭转
上海市消保委约谈拼多多、美团
据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消息 , “五一”前后 , 上海消费市场投诉总体平稳 , 但与此同时 , 线上平台类消费争议相对集中多发 。 为此 , 上海市消保委在今天(10日)下午 , 分别约谈了拼多多、美团 , 指出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
拼多多的主要问题:一是商品质量问题;二是假冒侵权问题;三是强制取消订单;四是虚假发货问题;五是售后服务问题;六是砍价拉新问题 。
美团的主要问题:一是取消订单引发的退款问题;二是订送餐、生鲜蔬菜配送不履约问题;三是页面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
对此 , 拼多多、美团均表示 , 公司将根据上海市消保委的要求 , 对其相关的业务进行自查与整肃 , 并将于近日向消保委递交整改报告 。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 , 互联网平台唯流量思维要不得 。
近年来 , 各类互联网平台将消费需求与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进行撮合、匹配 , 很好地解决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 既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 又大大提高了消费便捷程度 , 使得网络购物、旅游出行、本地生活等平台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 。
然而 , 日趋激烈的同质化平台间的竞争和互联网经济对流量的不断争夺导致不少平台唯“流量至上”、独“流量为王” 。 例如 , 有的平台为了流量 , 放任虚假广告和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平台;有的平台为了流量 , 对入驻商户的资质审核和质量管控形同虚设;有的平台为了流量 , 对刷单炒信、虚假发货等问题查处不力;还有的平台为了流量 , 存在强制商家进行平台“二选一”的行为 。
市消保委认为 , 平台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 , 呼吁相关平台企业彻底扭转唯“流量至上”的错误思维 , 正视消费者合法权益 ,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强化平台治理 , 用诚信合规经营创造更大价值 。
拼多多盘前跌超8% , 2020年净亏继续扩大
截至发稿 , 拼多多股价盘前已跌超8.6% 。 自今年2月16日股价达212.6美元/股最高价后 , 拼多多股价连续下跌 , 至5月7日133.79美元/股收盘价计 , 累计下跌超37% , 总市值则蒸发超800亿美元至1676.78亿美元 。

证券时报网|拼多多美团被约谈:股价重挫 通报强调平台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
文章图片
图1/2

日前 , 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财报 , 拼多多2020年净亏71.8亿元 , 较2019年净亏69.68亿仍有增长 。
尽管净利润仍然下滑 , 但GMV大幅增长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拼多多GMV同比增长66% , 至1.668万亿元 。 全年总营收为人民币594.919亿元(约合91.175亿美元) , 与2019年总营收301.419亿元相比 , 增长97% , 接近翻倍 。
农业或许将成拼多多下一发力点 。 财报显示 , 2020年 , 拼多多农产品GMV保持高速增长达2700亿元人民币 , 同比2019年实现翻倍增长 。 拼多多方面表示 , 拼多多正打造一个聚焦农业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 以保障农产品品质 , 减少损耗 , 并缩短交货时间 , 帮助拼多多实现“全球最大的农产品零售平台” 。
美团“1000万骑手都是外包”话题引热议
5月10日 , 美团股价大跌 , 盘中股价一度下跌近10% , 截至收盘 , 跌7.07% , 报收262.8港元/股 , 市值为15967.18亿港元 。 从4月28日至5月10日 , 美团股价已经经历了九连跌 , 而相较今年年初最高价已经下滑近42% 。

证券时报网|拼多多美团被约谈:股价重挫 通报强调平台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
文章图片
图2/2

有市场分析指出 , 美团近期股价承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 其一是美团近期受到的监管压力较大;其二是美团近期正在配股 , 因此股价也会相应承压 。
4月26日 ,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 , 已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
【证券时报网|拼多多美团被约谈:股价重挫 通报强调平台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针对美团的反垄断调查最主要解决的是商业公平问题 , 让这些平台不能通过自身的强势地位进行一些扰乱市场的行为 。 通过公平竞争 , 让单个平台的话语权下降 , 有利于商家减负以及保护下游机构 。
而除了来自监管的压力 , 美团骑手的权益问题也引起舆论热议 。 近日 , “1000万骑手都是外包”的话题让美团成为公众焦点 。
据北京卫视《局处长走流程》节目 ,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在体验了送外卖不易之后 , 又于近日携巡视组同美团公司代表进行了对话 , 其中涉及外卖员工的劳动关系、保险等问题 。
在节目中 , 美团公司代表表示 , 美团代表在对话中称 , 目前美团平台上的注册外卖员中接近 1000 万人 , 都不是美团的员工 , 而是属于外包的关系 。 只能给交3元/天的商业险 , 这钱从佣金里扣 , 骑手发生问题后由商业保险来承担 , 商业险包含保额60万的身故伤残险 , 还有5万元的医疗费用 。
据悉 , 所谓美团模式 , 主要是指:美团将公司的部分业务 , 外包给第三方企业 , 然后由第三方企业作为承包方 , 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 , 由这些职工为美团提供业务服务 , 美团公司为发包方 , 企业为承包方 , 职工属于外包员工 , 美团与企业之间 , 属于业务外包 , 美团与职工之间属于外包关系 , 企业与职工之间属于劳动关系 , 美团负责支付给企业服务费 , 企业负责为职工支付工资和社保费用 。 但实际上 , 很多第三方承包方 , 一般都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给职工缴纳社保 , 甚至有的不缴纳社保 。
随着近期美团股价下滑 , 美团总市值较年初高点跌去近万亿港元 , 在港股总市值排名中由第三位回落至第五位 , 而前四位分别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 。
对于美团未来一阶段股价表现 , 王蓬博认为 , 主要取决于美团即将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财报 , 业绩表现将决定美团股价下一步走向 。 他表示 , 长期看美团股价表现是正向的 , 融资进行科技创新、发展无人配送等技术的决定有益于公司未来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