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教育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不超过总时长30%
教育部官网11日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 。《方案》规定,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教育部11日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
文章图片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称,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19年下降至50.2%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儿童青少年线上学习时间加长,户外活动减少,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小幅上升 。
【最新消息|教育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不超过总时长30%】“要真正切实解决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减负、强体和规范电子产品使用,需要政府、社会,特别是家庭共同努力 。”王登峰说 。
《方案》提出了八个专项行动,包括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落实视力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 。
《方案》指出,要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寄宿制学校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 。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
《方案》规定,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
《方案》明确,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温州医科大学)主任吕帆表示,家长要主动对0-6周岁的孩子进行视力筛查,3-6周岁的孩子需重点控制看电视、玩手机时间,小学阶段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教师、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 。中学阶段,学生的用眼强度达到高峰期,学生要主动学习科学用眼健康知识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最新消息|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 新增生育奖金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最新消息|汽车之家回应裁员传闻:系正常业务结构优化、涉及人员不到5%
- 最新消息|兑现承诺 格力9万名员工全部实行双休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