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时|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行动进行时

发力新基建 交通更智慧——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行动进行时①

进行时|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行动进行时
文章图片

日前 , 在第23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上 , 我省智慧交通项目受到参展行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 图为展示会现场 。 河北交投集团供图
编者按
2020年4月 , 省政府印发《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 , 在统筹部署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社会治理数字化等各方面任务的同时 , 启动实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核心技术突破、智慧交通等20个重点专项行动 。
一年时间过去了 , 重点专项行动进展成效如何?河北日报即日起推出《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行动进行时》系列报道 , 敬请关注 。
【进行时|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行动进行时】日前 , 第23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在苏州盛大开幕 。 展示会上 , 来自我省的高速公路智慧管理与服务系统、车路协同系统、基础设施健康云网监控系统等受到参展行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 这是我省智慧交通系统不断得到业界认可的一个典型表现 。
《河北省智慧交通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 , 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战略机遇 , 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 聚焦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 , 以试点示范为抓手 , 着力实现重点突破 。 按照行动计划制定的目标 , 我省智慧交通建设成效明显 。
■构筑数字畅联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近期大风、沙尘天气比较多 , 但是依托全向雷达等设施 , 我们依然能够实时掌握道路上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轨迹 , 更好地为过往车辆提供服务 。 ”近日 , 提到延崇高速河北段运行情况 , 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如此介绍 。
作为延崇高速河北段智慧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 他们建成投用全向雷达管理平台 , 不受雨、雪、雾等影响 , 能够实现对车辆实时跟踪、监测 。
该平台只是延崇高速智慧高速建设的“冰山一角” 。 目前 , 延崇高速河北段正在开展智慧公路试点建设 , 针对项目桥隧比高、气候变化大等特点 , 技术人员结合冬奥会交通保障要求 , 进行车路协同一体化感知融合和车辆时空轨迹重构技术应用等服务冬奥会的智慧高速关键技术研究 。
“我们以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主线 , 不断提升运营监测、应急指挥、信息服务能力 , 从安全、效率、服务、绿色四个维度 , 着力解决‘行、看、听、感’四方面出行需求 。 ”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主任于建游介绍 。
“当今 , 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相结合 , 产生了不少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甚至新产业 。 ”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处长赵朋介绍 , 近年来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动我省交通运输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 呈现出诸多新的现实场景:智慧公路和智慧港口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 , 自动驾驶加快布局 , 研发和测试能力不断增强 , 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
目前 , 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领域 。 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我省正在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 , 开展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
在智慧公路方面 , 我省正大力推进车路协同等设施建设 , 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 , 建设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的智慧公路云控平台 。
在智慧港口方面 , 我省不断利用区块链、电子标签技术 , 建设一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港口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 在大宗货物和危险货物等重点作业区域部署感知设备、传输网络 , 加快港站智能调度、设备远程操控、智能安防预警和港区自动驾驶等综合应用 。
赵朋介绍 , 为鼓励创新 , 我省将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机制 , 推动将交通运输新基建先进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规范;持续推进京津冀区域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 加快推进智慧公路和雄安新区智能交通标准体系编制工作 , 并力争将有关地方标准纳入国家行业标准系列 。
■打造区域协同的运输服务网络
构筑数字畅联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基础上 , 我省也在不断打造区域协同的运输服务网络 。
走进河北省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张家口分中心 , 只见“两客一危”车辆、市区公交车、出租车、高速公路等数据信息在显示屏上顺畅切换 。
“系统切换到市区公交车界面 , 我们就能清楚了解市区所有公交车的运营分布情况及运行轨迹 。 ”该项目负责人张帅介绍 , 若铁路出现大客流情况 , 公交和铁路可实行联运 , 及时有效疏解客流 。 节假日期间通过大数据监控和对客流高峰的预测 , 能够提前指导运输企业筹备好公交车辆 , 确保运力供需基本平衡 。
对营运车辆进行监管 , 是该中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 通过显示屏 , 驾驶员当前行为、车厢内乘客、前方路况等一览无余 。 管理部门可以实时了解车辆行驶的全过程信息 , 从而形成动态安全监管过程闭环 。
将新基建与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结合起来 , 我省正在重点建设智慧客运枢纽、智慧货运枢纽等 , 将新基建外化为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提升的高效助推器 , 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
智慧客运枢纽方面 , 我省将以雄安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容东片区城市交换中心、启动区组团型智能化公交枢纽为试点 , 推进枢纽智能化升级改造 , 部署人脸识别自助购取票、智能安检、智能检票、上车引导等设施设备 , 构建公路、水路、铁路、民航一体化衔接的全程电子化服务体系 , 实现全交通方式动态导航、跨方式出行规划 , 联程客票代购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
智慧货运枢纽方面 , 我省将在雄安新区容东分拨中心推动园区开展数字化仓储管理 , 实现货物分拣及存取自动化;积极开展车货自动匹配、装备智能调度、设备设施智能管理等智能化应用 。 利用二维码、大数据等技术 , 提供跨方式、跨区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 。
■完善多网融合的交通通信网络
多网融合的交通通信网络正在不断完善 。
一辆无人集装箱卡车装载着刚刚从货轮上卸下的集装箱 , 自动向码头堆场驶去 , 完成停车、卸箱等一系列操作后 , 卡车自动行驶回原始位置……这是近日采访人员在唐山港京唐港区智慧码头看到的场景 。
2019年以来 , 唐山港集团以科技创新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 , 借助5G网络技术 , 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 打造绿色、环保、高效的智慧港口 。 目前 , 该港口通过工作人员远程操控系统实现了集装箱卡车自动行驶、码头堆场自动卸箱等港口货物处理工作 。
港区工作人员介绍 , 与传统集装箱卡车装卸运输相比 , 无人集装箱卡车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 避免了由于港口复杂环境带来的人身安全等问题 。
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玉龙介绍 , 多年来 , 我省港口坚持科技兴港 , 加快智慧港口建设 , 推动信息技术在港航领域的应用 。 “十三五”期间 , 全省港口在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方面累计投入15亿元以上 。
促进运输服务网络与多种网络融合 , 包括智慧港口建设在内 , 我省不断推进5G、北斗系统等先进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 , 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数据云控平台 。
据介绍 , 5G等宽带通信网络方面 , 我省将逐步在高速公路重点路段、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港口等实现固移结合、宽窄结合、公专结合的网络覆盖 。 推动现有交通行业专网和多张行业网整合成一张结构合理、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交通行业专网 。
北斗系统应用方面 , 我省将推动在长大隧道、港口等重点区域建设北斗卫星定位增强基准站 , 实现对运载工具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 提升对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状态、交通运行、突发事件、周边环境的监测预警能力 。 同时开展ETC与5G、北斗自由流收费兼容试点 , 鼓励北斗技术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的试点应用 。
按照《河北省智慧交通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 , 我省将基本建成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体系 , 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基础集约化、行业治理现代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
“随着我省交通运输新基建的不断推进 , 京雄高速河北段等智慧高速将建成全国领先的样板路;雄安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容东片区城市交换中心、启动区组团型公交枢纽的智能化服务体验将大幅提升;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大宗散货码头智慧化水平将居于全国前列;5G、物联网、交通专网、北斗等多网融合的交通通信网络将广泛覆盖、深度应用 。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谷说 。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 曹 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