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才拿诺奖没几年,这项技术又找到了新冠病毒的“命门”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今日在线发表一篇重要论文——来自欧洲的一支研究团队找到了新冠病毒 , 乃至许多其它冠状病毒的命门 , 有望以此为基础开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

新浪科技综合|才拿诺奖没几年,这项技术又找到了新冠病毒的“命门”
文章图片
图1/4

和其它病毒一样 , 新冠病毒自身没有细胞结构 , 需要依赖被感染的细胞来复制自己 。 其中关键的一步在于使用细胞里的核糖体来合成病毒所需的蛋白质 。 在通常情况下 , 核糖体就像是一名兢兢业业的老工匠 , 按部就班地阅读遗传信息 , 依照指令合成蛋白质 。 但新冠病毒等一些病毒却好像有着魔力 , 诱使核糖体在阅读遗传信息时犯错 , 漏掉一两个字母 。 生物学家们管这种现象叫做“移码”(frameshift) 。
对于健康细胞 , “移码”往往意味着蛋白合成出错 , 对细胞有着很大的危害 。 因此健康细胞基本上不会出现“移码”现象 。 有意思的是 , 新冠病毒反而需要依赖“移码”才能合成所需的蛋白 。 这种现象虽然反常 , 但也给科学家们留下了把柄 。 如果能针对这一现象开发药物 , 就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 , 还不容易产生副作用 。

新浪科技综合|才拿诺奖没几年,这项技术又找到了新冠病毒的“命门”
文章图片
图2/4

▲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开发冷冻电镜技术的科学家(图片来源: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7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21 。Thu 。13 May 2021 。)
但问题在于 , 我们还不知道这些病毒是如何诱使“移码”发生的 。 为了找到其中的关键 , 这篇论文的研究人员们使用2017年斩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冷冻电镜技术 , 首次捕捉到了病毒基因组和核糖体结合产生“移码”的瞬间 , 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洞见 。

新浪科技综合|才拿诺奖没几年,这项技术又找到了新冠病毒的“命门”
文章图片
图3/4

通过冷冻电镜建立的三维模型 , 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些未曾设想的现象 。 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 , 核糖体的结构原本是非常灵动的 。 但病毒RNA却会形成一个“打结”一般的结构 , 卡住入口 , 产生张力 , 从而促使“移码”现象的发生 。
为了验证他们的发现 , 研究人员们又做了后续的生化实验 。 利用计算机建模等方法 , 研究人员们找到了一些预测可以结合病毒RNA“打结”处 , 抑制“移码”的化合物 , 并测试它们是否可以真的抑制病毒复制 。 在来源于猴子的细胞系中 , 研究人员们确认一种叫做merafloxacin的分子的确可以抑制病毒发生“移码” , 且抑制能力与浓度相关 。 此外 , 这种化合物能将新冠病毒的滴度减少3-4个数量级 , 且没有显示出任何细胞毒性 。

新浪科技综合|才拿诺奖没几年,这项技术又找到了新冠病毒的“命门”
文章图片
图4/4

【新浪科技综合|才拿诺奖没几年,这项技术又找到了新冠病毒的“命门”】研究人员们指出 , 尽管目前这种分子的活性还没有达到药物的标准 , 但不失为后续大规模药物筛选的一个出发点 。 考虑到几乎所有的冠状病毒都依赖这种保守的“移码”机制 , 一旦成功开发出药物 , 不仅有助于控制新冠疫情 , 还能用于治疗未来其它冠状病毒造成的疾病 。 显然 , 这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