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独家对话爱奇艺龚宇:有些责任一定要担,有些道路一定要走
文章图片
图1/5
新浪科技 玖辛
最近频频登上热搜榜的爱奇艺 , 可谓正经历一场多事之“春” 。 从选秀事件到联合艺人呼吁短视频版权保护 , 从公布新一年度综艺剧集片单到发布第一季度财报 , 这家成立了11年的视频网站正在亲身经历并试图主导一场行业变革 。
5月18日 , 爱奇艺公布了2021年度第一季度的财报 。 财报显示 , 第一季度总营收80亿元(约合12亿美元) , 同比增长4%;净亏损13亿元(约合1.934亿美元) , 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29亿元 , 同比收窄 。 截止北京时间5月19日凌晨收盘 , 爱奇艺收盘涨超10% , 市值超110亿美元 。
文章图片
图2/5
财报发布后 , 爱奇艺首次发布致股东信 , 并将自己的核心价值确定为娱乐内容的制作和分发 。 在几天前的5月14日 , 爱奇艺举办了世界·大会 , 提出了“影视工业化”的破局之道 。 大会期间 , 新浪科技独家对话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 , 聊了聊爱奇艺对于娱乐事件、视频行业以及影视工业化大动作背后的所思所想 。
反思“奶票打投”事件:这种责任一定要担
《青春有你3》自开播以来便争议不断 , 粉丝为了给选手投票 , 不惜高价购买印在牛奶产品瓶盖内的选票 , 导致经销商和黄牛们大量倒掉牛奶后倒卖奶盖 。 爱奇艺和蒙牛真果粒事后连发微博 , 对其造成的影响致歉 , 表示即刻起关闭《青春有你3》所有助力通道 。
这件事情最大的责任方是谁?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 , 龚宇再次表达了对这一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态度 , “其实我们也在反思 , 从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角度讲 , 这种责任一定要承担” 。
事实上 , 从从十几年前的电视行业的超级女生 , 到现在的互联网视频行业的青和创 , 新的内容产生了新的明星 , 以及相对年轻的粉丝群体 , 容易产生大量的不理智追星行为 。 龚宇认为 , 行业约定俗成的投票规则 , 一开始可能影响不大 , 但是随着时间加剧规模越来越大 , 客观上助长了这种不理性追星行为 。
“我们要更早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 , 更早地改变规则 。 当然这个事情还涉及到广告主和粉丝群体 , 不是我们一己之力可以做到的 , 但是从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角度讲 , 这种责任一定要承担 。 ”
时至今日 , 《青你3》决赛已然取消 , 那么爱奇艺在接下来的选秀节目中会做出怎么样的改变?龚宇谈到 , 正在按照新的规定做策划 。
他表示 , 具体的投票方式或者选拔的方式上需要做出改变 。 “人的创意永远是无穷无尽的 , 我们在发动团队做这方面的创新 。 ”他依然有信心 。
随刻是进攻也是防守 , 与B站差距大但没关系会耐心投入
在选秀事件之前爆发的 , 还有引发视频行业震荡的“短视频版权保护”一事 。
4月9日 , 15家影视行业协会和正午阳光等53家影视公司 , 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5家视频网站发布关于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 。 4月23日 , 17家影视行业协会、54家影视公司、5家视频平台再次联合发布《倡议书》 , 称只有对影视作品内容进行有效的版权保护 , 才能让行业生生不息 。 而此次《倡议书》则包含了李冰冰、赵丽颖、黄轩、张颂文等514位演员、导演、编剧等行业内人士 。
4月25日 ,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 ,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提到继续加大对短视频领域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 “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使用 , 这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 这一原则当然也适用于影视作品 。 ”
再次谈到这个问题时 , 龚宇对新浪科技表示 , “影视漫综娱乐内容目前有190多年历史 , 是人类的刚性需求 , 为了保护这个行业、保护创作者的利益 , 必须有法律和规则 , 这也是保护爱奇艺这样的播出平台的利益 。 如果没这个规则 , 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 。 ”
在龚宇看来 , 爱奇艺们所联合发出的声明 , 和法律建立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 。 保护长视频这个生态系统当中各个环节的利益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 “行业对比行业 , 我们做初步的估算 , 大概在短视频平台上播出影视片段的总时长 , 大致接近于长视频行业的播出总时长 , 所以说这个生态巨大 。 在网上大量的4、5分钟评述一个电影或者剧情的太多 , 这会严重打击影视行业的利益 , 影视行业不赚钱了、被人剽窃了以后 , 就会没人干(创作)这个事情 , 这是知识产权保护最基本的初衷和原则 。 ”
但与之相对的是 , 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诸多博主靠此起家 , 他们也拥有大量或没时间或没精力去观看整部剧集整部电影的受众 , 这部分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龚宇提到 , “再创是鼓励的 。 爱奇艺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做这件事情 , 但原始版权爱奇艺肯定得有 。 但即使有版权也会限制短视频评述 , 因为剧透是很恐怖的事情 。 ”
他强调 , 这和原来的盗版DVD、VCD , 音乐版权保护是一样的道理 , 大家如果都不尊重 , 词曲作者随便唱随便用 , 这个行业没办法发展了 。
“一个是利用法律手段 , 一个是行业联合呼吁” , 龚宇介绍了爱奇艺在短视频版权保护上的两个主要动作 。 不过 , 事实一定不仅如此 。
2020年4月 , 爱奇艺推出短视频应用“随刻” , 也被视为是长视频平台在短视频领域的一次大胆试水 。 但时隔一年 , “随刻”在市场上似乎仍未激起太大水花 , 其对爱奇艺的改变也并未发生 , 这种调整和创新方式对爱奇艺的意义何在?
龚宇回答:随刻是进攻也是防守 。
网络视频公司与短视频平台生态系统竞争的中心价值不在一个赛道 , 爱奇艺做随刻是要进入兴趣领域 , 因为爱奇艺上看娱乐内容的人对这些兴趣内容也感兴趣 。
“这两个内容领域用户心智差别很大 , 所以用新的品牌‘随刻’来做这件事情 , 做了一年多 , 找到了基本规律 , 当然随刻的用户规模和B站差距还很大 。 ”
龚宇表示 , 至于快手和B站的(平台风格) , 爱奇艺不会参与的 , 那是另外一个行业 , “随刻刚一年多一点 , 我们还有耐心继续去投入去等待” 。
会员涨价与超前点播:哪个服务10年不涨价?这是必然趋势
去年11月 , 爱奇艺率先宣布VIP会员价格整体上调计划并开始实施 , 随后腾讯视频跟进上调会员价格 。 每次的会费上涨也意味着视频网站又一次被网友们集中吐槽 。
在新浪科技4月份做的一份“你认为视频网站会员费涨价合理吗”的调查显示 , 有超过78%的网友认为“不合理” , 认为“合理”的仅占到5% 。
文章图片
图3/5
用户的理解也好 , 愤怒也罢 , 对于视频网站来说 , 涨价已是不得已的举措 。
新一季财报显示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爱奇艺的总订阅会员人数为1.053亿人 。 若不包括试用会员 , 则总订阅会员人数为1.043亿 。 会员数上 , 虽然相较于2020年第一季度同期的1.189亿有所下滑 , 但与上个季度的1.017亿相比 , 依然保持增长 。
会员服务收入上 , 第一季度为43亿元(约合6.5817亿美元) , 相比去年第四季度的38亿元(约合5.878亿美元)亦为增长 。 但会员服务收入仍需要新增量 。
文章图片
图4/5
而类似的动作 , 还有被诟病良多的“超前点播” 。 这一“创新举措”来自于背后“家大业大”的腾讯视频 。 早在几年前 , 腾讯视频的某部独播剧就采用过这一形式 , 彼时被认为是对付费用户们的一次“割韭菜”操作 。 而到了大火的《陈情令》 , 作为独播平台的腾讯视频更是因超前点播获利1.56亿 , 成功开启了超越VIP的付费模式 。
一边是会员收入增长乏力 , 另一边是超前点播收益颇丰 。 视频平台似乎找到了“财富密码” 。
但伴随着成功而来的 , 则是数起用户向腾讯视频、爱奇艺们发起的一桩桩起诉案 。 他们有的输了有的赢 , 却是挡不住接连而至的会费涨价 , 和更多影视内容的付费点播 。
视频网站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诸多解释 。
“首先涨价是指安卓端涨到和苹果手机一样的价格 , 原来安卓手机价格低于苹果的 , 现在拉到和苹果一样 , ARPU值会提高 。 还有就是公平性 , 不能说安卓手机比苹果手机花更少的钱” 。
龚宇认为 , 这不是创新 , 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定价是在2011年定的 , 整整十年 , 中国哪个行业、哪个服务、哪个产品十一年不涨价?这是必然的涨价 。 我们投入大量成本 , 当年一集电视剧大概几千块钱 , 现在即使是我们不依赖于版权采购 , 但是版权采购一集两百万起 , 大家基本上能够看得上的剧都得两百万起 , 如果独播的可能要到六百万、八百万 , 所以说成本提高了 , 基于盈利要求 , 也得涨 。 ”
他坦言 , 超前点映现在来看这种方式有利有弊 , 爱奇艺是控制地在做 , 大概一个月一部、偶尔两部剧会做 。
不得不走的“破局之道”:影视工业化
上个世纪初的工业革命让商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升 , 电影一起被浪潮席卷 , 经过长期发展 , 以好莱坞模式为代表 , 电影业已形成 “流程化、标准化、类型化” 。 如何加速中国影视工业化?单纯的模仿不现实 。 中国需要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 。 《战狼2》《流浪地球》爆火后也曾引发过行业一轮轮探讨 , 但由于行业的复杂性并未有更多实质改变 。 2021年 , 流媒体行业不约而同再次把影视工业化概念重新提起 。
在5月13日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 , 龚宇提到 , 影视行业中存在很多问题 , 比如项目周期可控性差、影视项目管理有问题、缺乏客观标准、简单重复工作量大等 。 破局之道就是影视工业化 , 具体包括行业规则重构、智能制作等方面 。
在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 , 龚宇详细讲述了在此间此刻由爱奇艺重提影视工业化背后的三大理由:一是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趋势发展、格局发展 , 内容自制成为必然 , Netflix几乎很少采购视频版权 , 自制成为行业大趋势;二是提倡影视工业化多年以来依然是制作的“外包套外包”的不合理规则;第三则是现如今信息技术特别是AI、5G这两项核心技术的快速发展 , 让制作现场的机器和人都能和网络联系起来 , 物理位置不再重要 。 基础技术的条件 , 构成了影视化技术上的发展空间 。
在他看来 , 全行业会员增长已然出现瓶颈 。 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内容缺失 , 这不仅体现在电影上——在2020年上线的中国院线票房过亿影片不到2019年的50%——更是由于疫情导致长时间的网剧、电视剧和动漫特别是日漫供给大量减少 , 内容减少、内容不足成为会员发展的瓶颈;再者 , 现阶段电视台采购能力不强 , 导致电视剧数量也在减少 , 但是网络平台自制剧数量尚未爆发 , 这就出现了两种趋势的交汇点 , 库存低于需求 。
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期?龚宇给出的答案就是“加强自制” , 包括自建生态系统 , 以及增加内容数量、提高质量 , 提高工业化程度 , 针对不同受众分层做不同的剧场与剧集内容 。 据其介绍 , 目前已经超额完成上市时提出的“未来两年建立50个内容工作室”的目标 , 未来也将大量增加电影、动漫内容工作室 。 在财报发布时 , 龚宇也再次强调 , 爱奇艺优质的娱乐视频内容仍然是对用户流量和时长拉动起到巨大作用的核心因素 , 因此持续不断产出高质量的内容是提升用户和会员忠诚度的核心 。
如今 , 来自外部环境的压迫问题涌现 , 不光是爱奇艺 , 整个行业都在面临着好内容数量不够多、质量不够好的现状 , 工业化就变成了唯一突破瓶颈的选择 。
在龚宇看来 , 现在智能调度已经基本普及 , 把计算机集成改成智能集成 , 以前叫制造 , 如今叫制作 , “智能集成制作系统”来改变流程 , 这是智能制作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PBIS”(制作商业智能系统) , 还有IPTS(智能制作工具集) , 如“选角系统”、 剧本分析和小说分析开发、“拍戏宝”等等工具产品 , 用智能制作协助改善行业规则并提升制作效率 。
影视工业化在今天被提起仍有新意 , 并不是炒冷饭 , 更不是走旧路 。 它是基于AI、云计算、XR等创新技术 , 实现影视内容的智能制作 , 给创作者提供“新生产工具”与“新生产力”, 这是与好莱坞工业化本质上的不同 。
当然这是刚刚开始 , 长期的应用效果还得观察 。 龚宇表示 , 要看见效果 , 乐观估计一两年 , 甚至三到五年时间 , 才能彻底提高效率 , 改变现状 。
不管是自制剧综 , 还是影视工业化中涉及到的诸多技术工具 , 成本与投入 , 始终是悬在上市公司头上的一把刀 。
据2021年度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 爱奇艺净亏损13亿元 , 但是龚宇心态似乎平稳很多 。 “投资有短期回报、中期回报和长期回报 , (技术投入)属于中期和长期回报 , 这种投入更多的不是金钱 , 更多的是你有这种能力 , 这种技术和管理能力 , 以及对未来行业格局的预判能力” 。
文章图片
图5/5
关于视频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 龚宇谈了两点:一是影视内容的总时长还会继续增长 , 以消磨时间为目的的“可口内容”在目前来看是好的 , 但随着知识、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 , 影视内容整个市场规模会继续扩大;第二 , 视听设备品种将会更多 , 其中的互联网电视屏和虚拟现实技术支撑的屏幕占比会更高 , 用户戴眼镜或头盔产生更强的沉浸感 , 甚至是产生互动 。
不过 , 在龚宇看来 , 影视工业化中最大的难点还是“人”:“因为涉及到整个行业规则重构 , 虽然技术上能够促进规则重构的推进 , 但是肯定还是人 。 人就是利益关系 , 触动现有利益方一部分的利益了 , 他们不该挣的钱不能挣了 , 你把这部分钱拿走 , 他们一定会反对一定会抵抗 , 所以这是一个最大的麻烦” 。
眼下的困难固然存在 , 前方的路也仍需前行 。 “没有办法应对 , 只能推进” , 他重申道 。
【新浪科技|独家对话爱奇艺龚宇:有些责任一定要担,有些道路一定要走】(新浪科技采访人员杨雪梅对本文亦有贡献)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