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一季度激光电视增长55% 海信领衔巨头入局开创新风口


市场|一季度激光电视增长55% 海信领衔巨头入局开创新风口
文章图片

撰文/蓝科技
在全球激光电视领军者海信的带领下 , 激光显示成为新的风口 。
4月24日 , 惠普发布了4个系列7款投影新品 , 涉及便携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两大类 。
此前的4月20日 , 索尼在中国推出VPL-VW898激光4K投影机 。
今年3月 , 主营激光产品的极米科技在上交所上市 , 股价至今已经超过700多元 , 成为科技板块的龙头 。
迹象表明 , 进入2021年以来 , 激光显示技术成为新的风口 。 家电科技巨头们涌入以及投资者的积极追捧 , 其背后就是激光显示高成长性的无穷魅力 。
索尼、惠普、极米这三个企业非常具有代表性 。 索尼是老牌家电巨头 , 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 惠普是科技巨头 , 致力于信息技术成像系统和打印技术 。 极米是新兴公司 , 专注于激光投影 。
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新锐公司 , 不约而同进入激光阵营的背后 , 是希望借助激光赛道找到新的增量空间 。 索尼、惠普都有七八十年的历史 , 见证并参与了全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 他们对市场的阅读能力比一般性企业要好得多 , 因此 , 这些企业的动作绝非是跟风炒作 , 而是看到了真正的潜力 。 否则 , 他们不会冒险进入激光阵营 。
在全球激光显示技术的引领者——海信的带领下 , 索尼、惠普、极米以及2020年先后推出激光投影的三星和LG , 他们的入局推动了激光产业优势的放大 。 从三个层面分析 , 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激光显示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
一是激光电视持续增长 , 跑赢大盘步入快速增长期 。
回望过去几年 , 2015年到2020年 , 激光电视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3.8% , 2020年激光电视甚至成为了彩电市场唯一正增长的品类 。
根据奥维云网的全渠道数据 , 今年一季度 , 中国彩电整体市场的零售量同比下降0.6% , 而75吋、85吋大屏电视的销售增幅都超过了100% , 大屏化趋势加快 。
而激光电视正是推动大屏市场快速增长的主力军 。 奥维云网全渠道数据显示 , 今年一季度 , 激光市场规模销量同比增长55.12% , 销售额同比增长35.96% 。 其中 , 作为激光电视的领军者 , 海信激光电视规模同比增长74.35% , 销售额同比增长49.77% , 海信激光电视占整体激光电视市场的份额达到83% 。
海信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开启快速增长模式 , 尤其是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迪拜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
二是激光电视集群效应更加明显 , 不做激光的品牌备感孤独 。
在海信的影响和市场培育之下 , 激光电视打开了增量空间 。 越来越多的品牌巨头都在大力发展激光电视、激光投影等新产品 。
海信作为激光产业的铺路石 , 为后进入行业者做好了铺垫 。 目前全球激光电视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超过100家 , 这些品牌主动进入激光产业 , 无疑是看中了激光产业的未来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
从国内市场看 , 海信、长虹、光峰、极米、坚果等纷纷布局激光电视或激光投影;从国外市场看 , 索尼、三星、LG、惠普经过前几年的观望之后 , 主动向激光领域靠拢的态度 , 就是希望共同把产业做大 , 形成集群效应 。
三是其他彩电品类的普及靠降价 , 激光技术的普及靠的是新技术和高品质 。
【市场|一季度激光电视增长55% 海信领衔巨头入局开创新风口】走进卖场 , 消费者不难发现 , 一些售价在万元以上的电视、投影仪几乎都是激光产品 。 比如4月21日当天 , 海信在长沙开设的第二家品质之家体验馆 , 一位长沙市民在现场体验后 , 当场便下单买走一台价值近10万的激光电视 。
激光电视以高端大屏进入市场以来 , 始终处于高端标杆 , 比同尺寸其它显示产品更受欢迎 , 这显然是用户的选择 。 是典型的品质和价值驱动 , 是消费者购买电视从刚需到体验的赛道转换 。
激光电视正在从速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型 。 激光显示技术继续推动着前沿技术的发展 , 已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
当前中国激光技术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 甚至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的水平 。 例如 , 海信在2014年推出了完全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00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2016年推出的全球首款100英寸4K激光电视实现了从高清到4K的进阶;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从单色到三色激光电视的快速迭代……可以说 , 海信成为激光产业百花齐放强有力的推手 。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 未经授权 , 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 侵权必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