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措|提升便民举措 暖心敬老助老 高新区人社局致力创建“老龄友好经办机构”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 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 难以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 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 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 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 实则事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 。 西安高新区人社局用心用情助力老年人解决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难题 , 多措并举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 致力创建“老龄友好经办机构” , 让暖心服务守护老龄数字幸福 。
设专窗、强培训 , 助老服务有效度
高新区人社局根据业务经办要求融合老年人业务办理特点形成《优化人社公共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任务清单》 , 扎实分解各项任务 , 将优化办事流程、精简业务资料落到实处 , 让助老服务清单化、流程化、精准化 。
服务大厅里的轮椅、服务窗口的老花眼镜、常备的一般性常用药品和医疗用品……一系列的服务设施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 。 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 , 专人驻窗接待 , 老年人服务应急预案的建立 , 让“线上线下”平行联动服务 , 此外 , 高新区人社局还邀请专业人员面向内部工作人员开展院前急救知识、危机管理等专题培训 , 不断增强工作人员急救应对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 为助老服务保驾护航 。 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不忘记 , 不抛弃”的关怀型人社服务和“看得见 , 摸得着”的放心型人社服务 。
便民化、适老化 , 助老服务有温度
为方便辖区内参保企业、参保群众办理信息查询、证明打印、凭证补打、待遇查询等自助业务 , 高新区人社局申请专项预算分批次依需为区内17个经办服务站点配备19套养老、医疗自助服务一体机 , 依托高新人社“一体两翼”信息化平台建设 , 同步强化自助办理设备功能 , 将多项高频个人业务事项纳入自助办理范畴 , 打造24小时不下线的自助服务模式 。
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 。 自助办理业务可谓是一大难题 。 针对这一情况 。 高新区人社局安排专人在自助服务区辅导帮办 , 耐心细心引导老年人办理自助业务 。 针对老年人咨询的高频事项 , 工作人员还录制了语音版操作指南 , 只需通过手机扫一扫便可听取语音指引 , 便于老龄群体便捷、高效办理有关业务 , 让老年人感受到更贴心完善的人社服务 。
点对点、精准达 , 退管服务有深度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 , “微信群”逐渐成为了群体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 。 这种通过微信在网上把人与人连接在一起的虚拟社群 , 正在渗透和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
“我来办理退休手续之后 , 工作人员让我加入了‘高新区退休人员业务交流群’ , 以后有问题就可以在微信群里咨询 , 我觉得太方便了 。 ”市民郑先生说 。 高新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高新区退休人员业务交流群”开启了新型的线上沟通模式 , 逐渐成为了社保政策答疑、退休人员交流互助服务的新阵地 。 每一位退休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扫码进群 , 群内有社保工作人员及时对退休人员的疑问进行解答 , 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化解、早回复” , 退休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社保相关政策及经办流程 , 不受时空限制的零距离交流 , 真正打通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
进社区、下村组 , 助老认证有力度
【举措|提升便民举措 暖心敬老助老 高新区人社局致力创建“老龄友好经办机构”】针对居家老人、高龄、空巢、失能和“被智能所困”的老年群体 , 高新区人社局结合退管工作 , 积极对接辖区内12个镇街 , 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社保卡激活等方面提供特殊老人上门服务和待遇发放、调整、认证等工作的远程服务 。 同时 , 专为各村、社区配备城乡居保协办员 , 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 实现老人足不出村、社区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 此外 , 开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老年人绿色通道” , 为老人提供预约认证、就近办服务 。 针对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 , 各镇街工作人员及协办员会深入老人家中 , 手把手开展认证服务 , 助力老年人搭上数字时代的“快车”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 高新区人社局将持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群众路线 , 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 , 切实把每一桩、每一件涉及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社工作 。
(高新融媒采访人员 许丹 通讯员 许妍)


举措|提升便民举措 暖心敬老助老 高新区人社局致力创建“老龄友好经办机构”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