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爱奇艺高管解读一季度财报:未来ARPU可能还有增长空间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8日下午消息 , 爱奇艺今日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 , 总营收为人民币80亿元(约合12亿美元) , 同比增长4% 。 净亏损为人民币13亿元(约合1.934亿美元) , 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29亿元 。
财报发布后 , 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CFO王晓东、高级副总裁杨向华等公司管理层召开电话会议 , 解读财报要点 , 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
【新浪科技|爱奇艺高管解读一季度财报:未来ARPU可能还有增长空间】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杰富瑞分析师Thomas Chong:谢谢管理层接受我的提问 。 我的问题主要想问一下我们怎么看现在的政策环境 。 我们未来一段时间会不会看到长视频会受到比较多的内容监管?另外一个方面也想多了解一下在随客方面 , 今年有哪些KPI可以分享?
龚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关于政策监管 。 最近两年政策监管的程度已经成比较平稳的状态 , 但是因为按照常规的管理 , 重大节假日之前会加强管理 , 这是一个常规型的管理方式 。 所以在7月1号之前 , 这种管理会加强 。 这种管理直接的影响会导致我们一些内容 , 包括一部分的剧跟节目不能上线 , 会延迟到三季度播出 , 影响是这样 。
关于随客 , 我们没有非常精确的量化的KPI 。 过去的时间 , 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尝试、还有开发 , 确定随客 , 聚焦在兴趣视频上面 。 这种模式已经确定了 。 相关的兴趣、视频的社区、界面的交互 , 在继续开发升级过程中 。 最重要的 , 兴趣视频的内容生态系统 , 正在已经越过初期的建立过程中 , 但是距离满意的这种生态系统还有一定的距离 。 所以目前不会花大量的资金在市场营销这方面 , 所以用户的数字目前看 , 不会大规模地快速成长 。 当然也看具体的内容生态的建立情况 , 到年底前或许可以决定 , 比如说在四季度 , 做这种营销活动 , 现在还不能确定 。
高盛分析师Piyush Mubayi:谢谢管理层接受我的提问 。 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内容成本支出 , 本季度的成本控制似乎较为可靠 。 我想知道 , 今年剩余时间里 , 内容成本支出的趋势是怎样的?以及是否可以持续得到改善?第二个问题是 , 现阶段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 , 在提价之后 , 会有什么变化?你们预期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第三个问题是 , 你们之前谈到进军国际市场 , 那可能达到的规模和目前的进展 , 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王晓东:我来回答第一个内容成本的问题 , 然后由杨向华来回答ARPU和海外市场的问题 。 关于内容成本 , 我认为我们今年的内容总成本会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得到持续的优化 , 也就是说在收入中的占比会继续下降 。 但是正如我们之前说的 , 在短期内 , 原创内容的支出 , 包括电影和动画 , 会有一些波动 , 但大多季度情况会有所改善 。 总的来说 , 我们相信 , 内容成本的支出 , 即便从绝对的美元数额上来看 , 会在未来几年得到持续优化 。
龚宇:我们非常欢迎我们同行业的公司 , 也随爱奇艺提高了价格 。 具体的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 还有海外业务的信息 , 由我们的杨向华 , 也就是负责会员业务 , 还有海外业务的高级副总裁来回答 , 谢谢 。
杨向华:关于第二个问题 , ARPU的增长 , 我们去年11月份对ARPU进行了调整 , 今年一季度看 , 环比同比大概ARPU的增幅都在10%上下 。 我们觉得未来ARPU的提升可能还会有增长的空间 。 关于海外的国际化业务 , 国际化业务 , 其实我们也还是在一个非常早的早期阶段 。 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取得了一些比较快速的增长 , 龚宇总在股东信里面也提到了一些增长的趋势 。 目前我们重点的发展方向是在亚洲 , 主要是在东南亚的一些地方 。
龚宇:我再补充一下海外业务的策略 。 现在我们的海外业务的投入是比较保守的适度增加投入 , 是这么一个策略 。 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自己的自制内容还不够多 , 因为过去将近10年时间 , 我们主要自制内容集中在综艺节目 , 还有电视剧上 。 这些虽然比5年前有巨大的进步 , 但是离我们的理想还有一定的距离 。 距离我们做海外业务提供充足的自制剧 , 这个目标相差更远 。 综艺节目地域性很强 , 在中国大陆做的综艺节目拿到海外市场 , 影响会非常小 。 另外两个大品类 , 一个是动漫 , 一个是电影 。 我们刚刚开始增加投入去做自制 , 所以距离达到满意的数量和质量 , 距离更远 。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 做海外业务 , 自制内容是不够的 , 如果要加大投入 , 只能采购更多的全球其他地区的内容 。 这样这种增量成本 , 就边际成本太高了 , 我们不会采取这种策略 , 还是要耐心的等待自制内容 , 影视漫综的内容 , 足够多的时候才去增加投入 。
提到了内容自制 , 我想多补充一些信息 。 因为以前财报发布会谈的更多的是上个季度跟下个季度的事儿 , 没有机会谈更长远的规划想法 。 所以这次用股东信的形式 , 来谈了一下我们长期的思考 , 可能因为时间太紧张 , 很多投资者分析师还没来得及看 。 我想强调一下 , 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 , 客观的挑战是其他的娱乐方式 , 比如说短视频方式 , 分享用户时长 , 但是我们也通过数据的分析 , 发现最大的挑战还来还是来自于我们内容的匮乏 。
内容的缺少主要体现在版权内容上 , 版权的电视剧 。 因为电视剧行业 , 面对电视台市场的剧迅速萎缩 , 所以它的头部内容供给迅速变小 。 然后院线电影 , 包括中国的电影 , 还有好莱坞的电影 , 因为疫情的影响和好莱坞电影全球播放规则的改变 , 导致在中国大陆播放的院线电影 , 在电影院播出之后上网络的数量大减 , 所以导致我们自己的版权剧的市场 , 版权电影的市场这个数量大减 。 虽然过去多年我们自制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 但更多的是面向年轻的受众群体 。 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 比如说更成熟的观众 , 因为电视剧市场、电影市场的内容供给的减少 , 导致他们需要想看的内容是不足的 。 所以一方面在剧集的工作室和综艺的工作室 , 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 , 加大工作室数量的投入 , 还有节目投资;更重要的在电影和动漫工作室 , 从数量到预算的投资上都会加大 , 特别是电影跟动漫 , 以前的基础比较薄弱 , 自制内容的数量很少 , 这是加大投入的重点 。
我提供一些现有的数据 。 从会员角度来讲 , 大概60%左右的时长是观看剧集的;从观看人数角度来讲 , 第一是剧集 , 第二是电影 , 电影比剧集观看人数稍少一点儿 , 然后其他的动漫 , 还有这个综艺是要明显少于剧集和电影的 。 一方面是增加内部工作室的数量 , 还要加大预算;另一方面还是中国内容制作行业缺乏工业化程度 , 工业化程度低 , 这是一个瓶颈 。 所以我们希望除了在行业规则方面 , 我们做重新的调整以外 , 更多的依靠科技 , 也就是我们说到的智能制作来解决问题 。 这种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 , 第一个方面在财务预测、流量预测等等方面靠AI系统提高这种可预测性 。 第二是靠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在内容制作中的各个环节 , 各个资源 , 让它们的效率更高 , 浪费更少 。 第三点是通过智能的一些制作工具来降低成本 , 提高作品的用户体验 。 过去多年 , 我们已经开发了智能制作系统的部分功能 , 但是没有系统性地完整地去做设计规划和开发 , 这是未来我们1~3年的重点工作 。 总结一下 , 内部的工作室和智能制作是支撑我们未来自制内容 , 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撑点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