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评:那些“迟到”的大厂与“早退”的CEO

来源:北京商报
评论员 陶凤
有人说他们擅长激流勇退 ,
又或者只是随机应变 。
5月20日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发布内部全员信 , 宣布卸任CEO一职 。 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将接任成为新CEO 。
张一鸣向后 , 梁汝波向前 。 有媒体总结字节跳动有一批冲锋陷阵的大将 , 而梁汝波或是那个最适合管理“管理者”的心腹之人 。 字节跳动未来的发展之路 , 将走在两人的一前一后之间展开 。
张一鸣在内部信中称 , 他最早在公司小范围提议这个想法是今年3月 , 而这正好是黄峥宣布卸任的时间 。 或许只是时间上凑巧 , 但两位创始人的想法却十分相似 。
除了想法相似 , 两人背后不少故事也雷同 。 作为正当年的80后创始人 , 两个人不仅年轻 , 身后的公司出名趁早 , 成长极快 , 实现了外界眼中不可能的可能 , 在看似已饱和的市场突出重围 。
唯一不同的是 , 张一鸣比黄铮更急 , 没等到自己的不惑之年 。
不同于字节跳动对“算法”的重视与成功使用 , 张一鸣对自己的总结 , 既不精确还充满了“浪漫” 。 “浪漫就是想象理论上可能发生但现实中还不存在的有趣的事物 。 ”
张一鸣心中还有哪些事物有趣?黄峥心里哪些事情放不下?远景规划、长期战略、企业文化 , 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看上去都是 , 一定又都不是 。
早期的BAT头领 , 李彦宏和马化腾依然守在一线 , 刘强东看似卸下多个高管职位 , 但依然大权在手运筹帷幄 , 马云退休前经历了漫长的铺垫 , 选择接班人时也并非一蹴而就 。
“曲折的故事只是读者看起来精彩而已 , 你要快速发展 , 不能太曲折 。 ”张一鸣用6年完成了从程序员到 CEO 的系统升级 。 而卸任CEO的想法到决定 , 从内部信看 , 只用了三个月 。
这一届年轻创始人画风变了 。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但不一定喜欢当意见领袖 。 他们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 却不一定轻易示人 。 他们的公司风生水起 , 但他们自己不怎么喜欢抛头露面 。
有人说他们擅长激流勇退 , 又或者只是随机应变 。 字节跳动用了7年成了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 。 而拼多多只用了5年 , 成为电商里的“今日头条” 。 他们比上一代互联网大公司用更短的时间触及到了天花板 。
正因为公司成长得快 , 很多事情比预想来得更早 。 字节跳动从2017年开始 , 走向了全球战场 , 借由TikTok等产品取得了中国互联网公司未曾得到过的成功 。 如今看来 , 这份成功喜忧参半 , 未来依然变数重重 。
在平台反垄断的大潮中 , 拼多多亦不可能置身事外 。 虽然未来仍然有增长空间 , 越来越重的业务 , 开始让拼多多的想象空间变得有限 , 激烈的行业竞争 , 依然游走在规模和效率的层次 , 何尝不是危险 。
进退之间 , “早退”的CEO , 试图完成社会身份的重新定位 , 而“迟到”的大厂 , 将有机会在有限的现实和无限的想象中再次出发 。
【新浪科技综合|评:那些“迟到”的大厂与“早退”的CEO】评论员丨陶凤
编辑丨胡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