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左晖:争议和赞赏随之而去


|黑白左晖:争议和赞赏随之而去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侯燕婷 谢中秀 冯晓亭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_原题是:黑白左晖
左晖永远离开了他投身20年的房地产经纪事业 , 年仅50岁 。
5月20日 , 贝壳找房发布讣告:“今天万分难过 , 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病离开了我们 。 贝壳失去了一位奠定我们事业和使命的创始者 , 居住产业失去了一位始终在探索和创新的引领者 。 ”
同日 , 贝壳找房企业官网和愿景明德官网也变成黑白 , 连同左晖以及一众高管的头像 , 正如左晖饱受争议和赞赏的“黑白人生” 。
“实不相瞒 , 今天偷偷哭了一下 。 ”一位已经离开贝壳找房的员工王竞告诉燃财经 。 从链家到贝壳 , 王竞在左晖麾下工作了四年多 。 “也说不清为什么(哭) , 就是还挺难受的 。 ”
王竞回忆道:“我当时入职链家 , 就奔着两个东西 , 一是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 另一个就是楼盘字典 。 后来证明 , 这个选择没有错 。 在链家/贝壳的四年 , 工作氛围非常好 。 因为公司的价值观很正 , ‘客户至上、诚实守信、团队作战、拼搏进取’ ,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 而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 链家/贝壳的价值观不只是说说而已 , 而是会体现在具体的业务上 , 怎么说就怎么做 。 ”
至于左晖 , 王竞则表示:“老左是一个非常棒的领导人 。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 , 他看到了行业的弊端 , 也通晓人性的弱点 , 但最为难得的是 , 他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 , 并且能坚持做 。 此外 , 对于行业从业者地位的提升 , 我相信也是老左最值得被称赞的成就 。 今天 , 我的朋友圈被经纪人刷屏了 , 不管是不是在链家工作的经纪人都在缅怀他 。 ”
燃财经曾在2019年4月23日的“预见新居住 , 共建新经纪”2019贝壳新居住大会见过左晖 , 当时 , 他在台上发表了《共建新居住未来图景》的讲话并参加了大会后的群访 。 无论是大会上的发言 , 还是群访时回答媒体问题 , 都可以感觉到 , 左晖对经纪行业认识很深 , 也很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 说到如何改变这个行业、如何建设这个行业的时候 , 左晖思路非常清晰 , 发言中有一种坚定 。 就像王竞所说的:“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 , 并且能坚持做 。 ”
但围绕左晖 , 也有颇多争议 。
首先是贝壳的“一家独大” 。 2021年1月 , 燃财经就曾发布过一篇《“独夫”贝壳》的文章 , 其中指出:截至2020年年底 , 贝壳大概有约4.5万家门店、47万经纪人、260多个经纪品牌 。 贝壳找房2019年的房产交易GTV(总交易额)高达2.1万亿元 , 仅次于阿里巴巴 , 在22.3万亿元的住房市场中占据10%的市场份额 。 对行业可谓举足轻重 , 甚至有“一家独大”之嫌 。 正因为此 , 贝壳还招来行业的“联合抵制” 。
其次则是贝壳的“强势” 。 2021年2月 , 贝壳也在重庆等地区开始“调整佣金” , 将收取买方2%的服务费调整为卖方1% , 买方2% , 而一般情况下 , 佣金、交易税费等费用都会转移到购房者身上 , 所以这其实是变相将购房者的佣金从2%提升到了3% 。
“北京基本上都是3%了 。 链家的态度也很强势 , 嫌高就不用 , 另选别家吧 。 ”北京一位购房者直言 。 同时 , 中介方也表示:“3%的佣金是更高 , 但链家的服务也是更好的 。 ”
或许正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朋友圈所说:“(左晖)人不错 , 在时代里做了点事 , 已经超过万千大众 。 但也不至于过于神话或者过于贬 。 ”
创业二十载的左晖 , 还留下了庞大的商业资产 。 就在5月20日当日 , 贝壳发布了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 数据显示 , 第一季度贝壳实现营收207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了190.7%;实现净利润10.59亿元 , 调整后净利润为15.02亿元 。
而受左晖去世消息影响 , 贝壳找房股价产生波动 , 5月20日 , 贝壳找房美股盘前一度跌超12% 。 不过 , 开盘后 , 贝壳低开高走 , 截至北京时间5月21日美股收盘 , 贝壳报收49.85美元 , 总市值590.3亿美元 , 合3797亿元人民币 。
谁将接手这个公司 , 又能否继续贯彻左晖的理念 , 这都是贝壳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
赢得身前身后名
左晖的逝世 , 在业内外引起“地震” 。
5月20日下午 , 当“左晖先生因疾病意外恶化去世”的消息弹出时 , 燃财经所在的贝壳找房媒体群“受了惊”——“真的吗?”、“真的假的?”……不敢相信的声音接连不断 。
在消息得到确认之后 , 有媒体人在群里表示:“左晖先生始终在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 坚守长期主义 , 是真正的企业家 , 房地产行业的远见卓识者 , 居住服务行业的真正引领者和革命者 。 ”
5月21日凌晨1点14分 ,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在微博表示:纪念我们的朋友左晖 。

|黑白左晖:争议和赞赏随之而去
文章图片
图2/4
图/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微博悼念左晖 来源 / 微博 燃财经截图
首先为左晖赢得赞许的是其人品 。 地产自媒体“一勺言”发文回忆:“2019年 , 我们办线下演讲大会的时候 , 找他要一份私人推荐书单 。 那个时候 , 他已经很低调 , 即使拒绝 , 也不会让我们感到意外 。 但是没想到 , 他很快就答应了 。 过了一天 , 不厌其烦地把正在看的十本书 , 一张一张用手机拍照片 , 发过来 。 ”
同时 , 其在房地产经纪领域的建树也不可忽视 。
在北京从事了十多年地产经纪业务的链家员工任浩告诉燃财经:“必须得承认 , 老左提出来的真房源和不吃差价把北京的市场整治得干净多了 。 现在这么一位领航者突然没有了 , 确实很突然 。 ”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撰文表示:“惊闻链家和贝壳的创始人左晖离世 , 他是我国楼市长效机制建设的先行者 , 也是构建行业健康秩序而迈出第一步 , 且一直没有回头的潜行者 。 ”
“从2011年建立链家开始 , 左晖先生在乱象丛生的房产中介行业 , 推行阳光交易 , 开始致力于行业建立标准 , 规范秩序 。 此后持续做了一件事 , 就是以肉身之躯 , 持续地做楼盘字典并进行跨时间迭代 , 开启了长效机制建设的第一步 , 然后到‘真房源’数据库 , 收录2.2亿套真房源 , 构建ACN规则 , 让中介行业从乱象丛生中走向规则重建、多方共赢的光明坦途 , 在楼市最难建立长效机制的领域(二手房交易和租赁) , 迈出了重要一步 。 尽管左先生离世了 , 但他开创的楼市规则重建之路将越来越宽广 , 一路走好 。 ”李宇嘉说道 。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也发布悼文表示:“左晖先生毕生致力于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创新与进步 , 为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升级与行业创新做出了卓越贡献 , 取得有目共睹成就 。 更重要的是 , 左晖先生始终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之理念 , 倡导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专业价值与职业尊严 , 其精神与举措激励无数同仁 。 ”
左晖的离世 , 更是令贝壳员工感到“突然”及“难以置信” 。 贝壳找房CEO彭永东在内部公开信《别老左》中表示 , “贝壳失去了一位奠定我们事业和使命的创始者 , 居住产业失去了一位始终在探索和创新的引领者 。 ”
“老左2001年创办链家 , 20年时间 , 从链家到贝壳 , 从线下到线上 , 老左带领我们 , 以‘有尊严的服务者 , 更美好的居住’为使命 , 始终践行‘客户至上、诚实可靠、合作共赢、拼博进取’的价值观 , 为推动行业进步和提升服务品质付出无尽的努力 。 这是老左的信念 , 也是我们的信息 。 ”
“我们极其有幸和老左一起开创事业一起奋斗拼博 , 一起改变行业 。 他是如此的坚定、如此的胸怀远大、如此的热爱这个行业和我们伟大的祖国 。 他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经营者的缩命 , 就是要去干烟花背后的真正提升基础服务品质的苦活、累活 。 ”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在朋友圈表示:“在开车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 , 很愕然 , 到现在不知道如何表达 , 只觉得如鲠在喉 , 泪悬眼眶 。 ”
而并不在贝壳体系 , 甚至可以说是竞争对手的中原地产经纪人王生坦言:“左老板是行业里为数不多有着超于其他企业家眼界的领导者 , 凭一己之力为中介行业树立了标准 , 让千千万万中介小哥有尊严的工作 , 就凭这几点就足够让他彪炳史册 。 ”
做难而正确的事
“做难而正确的事” , 似乎是左晖进入房产经纪行业20多年来的行事准则 , 也正是他的这种价值观 , 令链家、贝壳重塑了中国房产经纪行业的面貌 。
1971年 , 左晖出生于陕西渭南 , 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 , 自小独立的他 , 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 。 1992年 , 21岁的左晖被分配到北京郊区一家化工厂做技术员 , 但“兴趣不在于此”的左晖 , 干了不到三个月便辞职了 。
一开始 , 左晖进了中关村的软件公司 , 做过客服 , 也做过销售 , 但三年过去 , 碌碌无为 。 于是 , 左晖决定创业 , 和两个大学同学合伙 , 开始做保险生意 。
1998年 , 保险并不好卖 , 而悄然发生的 , 还有国家住房制度改革 , 原来的“福利分房”取消了 , 商品房面世 。 2000年 , 保险行业政策变化 , 左晖选择退出 , 不过第一桶金500万元已到手 。
“北漂12年一直在租房 , 换了10个房子 , 被骗了10次 , 可以说被骗得一塌糊涂 , 直到2004年我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 ”用左晖自己的话说:就是“被骗怕了” , 一气之下 , 左晖闯入二手房交易行业 , 创办了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 , 开始新一轮创业 。 2001年 , 左晖在北京朝阳区安贞桥开了第一家门店 , 员工不过30人左右 。
左晖的初衷很直接 , 就是“希望帮助别人能够轻松容易的买到一套二手房 , 让客人不用担心房子的信息是假的 。 ”
“我们原来也干了不少坏事 , 也在‘吃差价’ , 一单就能赚很多钱 , 但消费者会找上门 , 说‘你这不对呀’ , 我们就把钱退回给消费者 。 这样来回很多次 , 我就觉得 , 这有点问题吧 。 ”4月3日 , 左晖在CCTV-2《遇见大咖》节目表示 , 这也是他生平最后一次接受公开采访 。
“可以站直着赚钱 , 为什么要坑蒙拐骗呢?”2004年 , 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实力的左晖决定在链家内部禁止经纪人“吃差价” , 这也是链家经纪人的第一次洗牌 。 因为禁止“吃差价”的规定 , 链家总部的两组买卖业务经纪人三个月内陆续离职 。
《中国企业家》杂志曾报道称 , 从那时起 , 链家便倾向于招收行业新人 , 因为左晖不想让当时还很弱小的公司被别人带着走 。 “既然大家都不懂怎么去做 , 那干脆就都由一张白纸开始 , 共同做下去 。 ”时任链家地产副总裁贾云生说 , 这些肯留下来与链家地产一起成长的经纪人 , 后来被视为链家的“子弟兵” 。
除了“吃差价” , 用虚假低价房源骗客户来电也是行业一大“潜规则” 。 2008年 , 在彭永东的建议下 , 链家开始建立真房源数据库 , 在行业内首推楼盘字典 , 后来启动“真房源行动” , 率先制定真房源标准 。
2010年 , 链家在北京市场占有率提升到33% , 稳居第一宝座 , 左晖开玩笑说自己是“北京最大的中介头子” 。 2014-2016年 , 链家“走出北京” , 大规模扩张 , 先后并购了成都伊诚、上海德佑、北京易家、深圳中联、广州满堂红、杭州盛世管家和高策地产服务机构 。 2015年底 , 链家门店突破5000家 , 经纪人8万名 。

|黑白左晖:争议和赞赏随之而去
文章图片
图3/4
图/微博@链家
在得到详谈系列丛书之一《详谈:左晖》中 , 左晖提出 , 服务行业供应链变革的核心是服务者的变革 。 2015年 , 链家到了深圳 , “一开始我们就看 , 是不是能从当地招人来做市场 , 但看来看去觉得好像不太靠谱 。 后来我们从北京调了1500人过去 , 把深圳打了下来 。 你说这帮人去了之后 , 他们比深圳本地人更熟悉市场吗?根本不是 。 他们意志更强吗?根本也不是 。 但他们是经过改造的服务者 , 是经历过正激励的服务者 , 他们相信这个事情 。 ”
左晖还记得台湾一位老前辈在清华总裁班上说的话 , “经纪人应该是核心资产 , 但现实却是易耗品 。 从来没有人去关注过 , 这个行业最基础的服务者 , 他们的职业尊严、职业保护是什么状态 。 ”
一直以来 , 左晖就想要改变房产经纪人的生态 , 2017年一次公开演讲中 , 他就说道 , “希望经纪人有尊严 。 经纪人群体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 这一波人生活并不是很有尊严 。 有两个原因 , 一方面是活儿没干好 , 比如专业不够或者操守有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他们有偏见 。 ”
“在北京 , 2.5%的费率大概能支持一个经纪人的平均收入 , 让经纪人的平均收入达到社会平均收入的1.2倍 。 为什么是1.2倍?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收入水平才能支持一个比较好的经纪人 。 ”在《详谈:左晖》中 , 左晖对链家备受争议的“高佣金”作出新的解释 。
2018年 , 贝壳找房上线 , 带着重新定义行业规则、改变经纪人生存环境的野心 。 贝壳推出ACN网络(经纪人合作网络) , 经纪人从“对手”变“同事” , 平台上所有房源信息共享 , 不同品牌、不同门店的经纪人 , 都可以联合起来卖一套房子 , 根据自己在交易达成过程中的贡献度来分佣 。
贝壳的创新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 2020年8月 , 贝壳正式登陆纽交所 , 当日以420亿美元市值成为中概股第七大公司 。 5月20日 , 贝壳找房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贝壳找房的门店数量为4.87万家 , 经纪人总人数为52.84万人 , “楼盘字典”覆盖房屋数量达2.44亿套 。
“房地产经纪是一个网络效应非常强的生意 , 你有更多的货(房源) , 就有更多的买家 , 然后就有更多的卖家 , 也会有更多的优秀经纪人 。 ”时至今日 , 贝壳仍是房屋居住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股 , “只要你创造价值 , 盈利不就是早晚的事?” , 事实证明 , “做难而正确的事” , 左晖成功了 。
但完美始终不真实 , 有好有坏才是正常 。 围绕贝壳 , 也不仅仅是溢美之词 。 左晖一手缔造的贝壳 , “既当裁判员 , 又当运动员”的质疑声一直没断过 。
对此 , 在2018年6月的中国房地产经纪年会上 , 左晖曾回应:“我们跟同行确实有竞争关系 , 有人说我们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 , 但我倒是没这么想 。 我们在做个球场 , 希望在这里踢球的人越来越多 , 规矩越来越好 。 ”同时 , 同行间怎么从对抗状态转为合作 , 如何共同把行业做大 , 才是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 “所谓竞争就是同向为竞 , 相向为争 , 我们应该是赛跑 , 而不是拳击 。 ”
此外 , 对于链家佣金的疑问 , 左晖也曾解释 , 中国大陆的中介费普遍费率大概在2.5%左右 , 在全世界看来 , 并不算高 。 对比来看 , 美国中介费是6%、日本为6%、台湾为5%、南非为8% , 而且佣金对应的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
左晖的遗产
一切都截止到了2021年5月20日 。 这一天 , 贝壳找房发布讣告 , 地产圈也一片哀婉痛惜 。
“病”应该是肺癌 。 据AI财经社报道 , “大概是在2010年、2011年左右 , 老左在一次体检中就查出了早期肺癌 。 ”来自贝壳内部人士张阳表示 。 同时 , 业内也有消息称 , 左晖被诊断为肺癌是在2013年9月 , 后来左晖还赴美治疗 , 肺部切除了三分之一 。
一位购房者回忆:“大概是在2013年 , 我有一次去看房的时候 , 带看的中介就告诉我 , 说他们老板身体不好 。 ”
同时 , 2017年 , 孙宏斌在谈及投资链家的细节时 , 也曾委婉地谈及左晖的病情:“大家知道老左身体……老左在养身体 , 一年就吃了四次饭都是跟我吃的 , 喝了四次酒也都是跟我喝的 。 ”
【|黑白左晖:争议和赞赏随之而去】如今 , 斯人已逝 , 左晖留下庞大的商业资产 , 由谁接班?又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众所周知 , 创业二十载的左晖 , 打造出了市值近3800亿元人民币的贝壳 。 除长租公寓品牌自如 , 以及资管公司愿景明德外 , 左晖所有心血 , 都装进了“贝壳”中 , 因此成立不足3年的贝壳 , 其实拥有了链家、德祐、家装、金融等核心资产 。 《新财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 左晖个人持股占贝壳总股本的24.9% , 是公司的第一股东 , 也是实际控制人 。
不过 , 据一位了解贝壳的业内人士透露 , 虽然左晖是外人熟知的贝壳创始人 , 但是左晖很少去管理贝壳内部具体事务 , 基本是彭永东在管理 , 就连贝壳在筹备上市事宜期间也一贯如常 。 左晖在去年接受虎嗅采访时坦言 , 从2月1日启动到上市的这半年 , 他是团队里最轻松的 , “你们根本想象不到我有多轻松 , 我几乎觉得没干什么事情 。 ”最累的是贝壳CEO彭永东和CFO徐涛 , 前者大概参加了100多场路演 , 后者做了近300场路演 。
成功登陆纽交所的贝壳有彭永东和徐涛 , 而另一家同样由左晖一手创办起的房产品牌自如 , 也有CEO熊林坐镇 。 而且自如自2018年起也曾多次被传有意赴美上市的传闻 。 虽然自如CEO熊林在2019年面对“自如赴美上市传闻”时便矢口否认 , 并表示“公司不急于上市” , 但是自如却在去年完成数次工商变动 。
与贝壳和自如相比 , 愿景明德的知名度则要低很多 。 成立于2018年的愿景明德虽然是一家新公司 , 愿景则是“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资产管理集团” , 有资产投资、租赁社区建设与运营等业务 。 这家公司的开山之作 , 当数2018年底 , 出资105亿元买下“小超人”李泽楷的盈科中心 。
目前 , 愿景明德的总裁仓梓剑便是左晖亲自出面挖来的一员大将 , 此外 , 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陶红兵也曾担任链家高级副总裁 。 总而言之 , 愿景明德也是一家实际控制人虽为左晖 , 但公司的运作可脱离左晖的公司 。

|黑白左晖:争议和赞赏随之而去
文章图片
图4/4
图/微博@贝壳找房
一直以来 , 左晖除了拥有公司创始人这一身份外 , 他还自己下场做LP 。 左晖是源码资本的股东之一 。 曹毅的源码资本是业内为数不多“下限低”的投资机构 , 字节跳动、美团点评、贝壳找房、理想汽车、悦刻、王饱饱等都是源码资本投资的企业 。 正如曹毅的话说 , 码会是一个超级链接器 , 上百个源码的被投公司 , 可以跟BAT高管及美团点评、今日头条、唯品会、链家、汽车之家等公司创始人以同学会的形式相处 。
2019年 , 左晖入局源码资本 。 天眼查专业版信息显示 , 2019年6月12日 , 源码资本新增股东左晖 , 左晖持股比例为5.375% , 在股东中位列第四 , 排在左晖前面的 , 除了创始合伙人曹毅外 , 便是王兴和张一鸣 。
作为源码资本的出资方 , 左晖创办的链家和后来的贝壳也都接受过源码资本的投资 。 这种情况对于源码资本的LP而言见怪不怪 , 毕竟同为LP的王兴和张一鸣的公司也都曾接受过源码资本的投资 。
反观左晖的贝壳和链家的现况 , 投资项目仍以“老本行”房产相关 , 而且投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 。 企名片数据显示 , 贝壳找房自2018年成立至今 , 只对外进行过3次投资 , 时间分别为2018年、2019年及2021年 。
从内部管理来看 , 左晖的离世 , 对于贝壳、自如 , 乃至愿景明德未来公司业务的发展 , 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 因为左晖仿佛早就将一切料理妥当 , 他曾付诸心血的每家公司 , 现也都镇守着能打胜仗的当家掌门人 。
但是 , 贝壳必然要面对来自行业内外的挑战 , 毕竟 , 对于房地产交易这块大蛋糕 , 业内业外都虎视眈眈 。 作为“反贝壳联盟”的主力军 , 劲敌安居客对贝壳的攻势只增不减 , 就在4月8日 , 安居客刚刚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 安居客的最大股东是58同城 , 在阿里巴巴领取182亿元罚单的时候 ,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就呼吁应该对贝壳同样处以反垄断罚款 。
除了安居客 , 贝壳还需要面对来自互联网大厂的挑战 , 如阿里与易居联手打造的天猫好房 , 瞄准的就是房地产交易这块大蛋糕 。
当然 , 还有来自其他大小玩家的挑战 , 如同是美股上市的房多多 , 如京东 , 甚至连字节跳动也通过控股房产交易平台“幸福里”加入赛道 。
在《别老左》的公开信中 , 彭永东说 , “老左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 , 矢志不渝地坚持长期主义 , 团结一心为新居住产业发展做难而正确的事 。 ”
没有了左晖的贝壳 , 这件“难而正确的事”也许会更难 。 挑战永远在 , 而贝壳要做的 , 唯有砥砺前行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