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聂新鑫
让中国人端上饭碗、端牢饭碗 , 解决亿万人民的口粮问题 , 使中华民族得以繁盛兴旺 , 奋斗一生的袁隆平 , 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 。
5月22日 , 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 在长沙与世长辞 。 此时 , 正是小满时节 , 在北方 , 早稻结穗 , 籽粒渐盈 , 在南方 , 夏收夏种 , 一派繁忙 。 华夏大地 , 飘香的稻穗凝结着袁隆平的汗水与心血 , 广袤的稻田为袁隆平矗立起光辉的丰碑 。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 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 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 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 袁隆平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功绩永载史册 , 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 以及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 , 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 。
袁隆平有志气 , 学生时代就立下学农的志向 。 手植一穗稻 , 自此无饥馑 。 他童年曾受过民族屈辱和苦难 , 困难时期亲眼见过群众饱受饥饿折磨 , 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 , 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 , 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 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 袁隆平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 扎根在稻田间 , 毕生致力于这个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最朴素的愿望 。 如今 ,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已成为现实 , 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 , 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
【新浪科技综合|袁隆平逝世 中国纪检监察报:千里稻香 不朽丰碑】袁隆平有骨气 , 不仅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 也为中国人赢得荣誉和尊严 。 美国、日本等国 ,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投入大笔资金、设备 , 研究杂交水稻的培育 , 多年未见成果 。 袁隆平坚信“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 , 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 ”经过长期努力 , 袁隆平终于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 , 让粮食亩产量开始发生质的飞跃 。 面对美国经济学家“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 他带领科研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 , 无怨无悔、顽强拼搏 , 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 , 超级稻亩产目标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 , 又一次次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 。
袁隆平有底气 , 他尊重自然 , 相信科学 , 敢于创新、坚持实践 , 大胆地想 , 勇敢地试 , 把论文写在稻田里 。 除了已经实现的高产、更高产的杂交稻“禾下乘凉梦” , 袁隆平的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 让杂交稻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 现在 , 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 海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 。 从家国情怀到天下大同 , 袁隆平曾说 , 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 , 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 , 每公顷增产两吨算 , 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 , 可以多养四到五亿人 。
袁隆平一辈子赤子之心不改 , 始终是一位“稻田守望者” 。 他淡泊名利 , 朴实无华 , 获得了各种证书和奖章 , 但却没有被荣誉堆得高高在上 , 而始终坚持在一线做科研 。 他从没有想过要过奢华的生活 , 对物质享受看得很淡 , 生活简简单单 。 他说自己还是“90后” , 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 , 勉励青年追求真理 , 提醒年轻人谨记“丰年不忘饥苦 , 富岁当思节约” , 养成爱惜粮食、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 。
热情生活 , 热爱实践;勇于创新 , 甘耐寂寞;坚持不懈 , 执着追求;挑战自我 , 永不满足;团结协作 , 乐观豁达……袁隆平为人们带来了粮食的丰足 , 也带来了精神的力量 , 他那直率的言语、和蔼的笑容 , 让人们总是觉得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 没有一丝丝改变” 。 生命不息 , 奋斗不止 。 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 , 袁隆平依然还在一线关注科研创新 , 入院后仍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 带着梦的“种子” , 袁隆平化作“夜空里最亮的星” , 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
千里稻香 , 不朽丰碑 。 今日神州 , 风吹稻菽千重浪 , 正是对追梦人的最好告慰 。 长沙街头 , 许多市民在雨中自发为袁隆平送最后一程 , 大江南北 , 无数群众以各种方式追悼缅怀 , 道一声“袁老一路走好” 。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 , 人民就会永远把他记在心中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