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向东:成都新型显示产业“朋友圈”今年产值有望达500亿

每经采访人员: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

成都|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向东:成都新型显示产业“朋友圈”今年产值有望达500亿
文章图片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向东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如果你用的是折叠手机 , 那很有可能来自成都京东方 。 ”在5月22日举行的2021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发展论坛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都)论坛上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向东如是指出 。
5年前 , 京东方投资建设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 到现在 , 成都不仅拥有全国仅有的两条实现量产出货的全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之一 , 并且正集聚起柔性显示屏生产优势 。 据秦向东给出的数据 , 去年 ,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内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达到322亿元 , 同比增长12% 。
在成都工作十年、自称为“新成都人”的秦向东 , 在会上透露了一个更具前瞻性的布局:京东方正在成都参与打造以柔性显示屏为核心的中国“柔谷” 。 而这一谋划背后 , 成都正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自身节点优势、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
打造中国“柔谷”
对于柔性显示屏应用 , 业内已有诸多憧憬 。 如秦向东预测 , 除了已经走向市场的折叠屏手机 , 另一种可供想象的场景出现在汽车上 , 当柔性显示屏用于各种形状的车载模组 , 汽车将会呈现出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内饰和体验 。
但外界同样关心的是 , 距离柔性显示屏的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在秦向东看来 , “折叠屏手机马上就要来了 , 每年将会有几千万部的渗透率 。 ”但同时他也指出 , 柔性显示屏的普及受制于两方面因素 , 一是产量低 , 一是成本高 。
集群发展将是扩大生产规模的有效途径 。
根据秦向东给出的数据 , 仅京东方在成都和绵阳二市投资的两条柔性屏生产线 , 每年可产出1.4亿部的柔性屏 , 主要用于高端手机 。 “这是什么概念呢?全球4000块钱以上的高端手机 , 每年的销售量大概是5、6个亿 , 我们有机会提供其中近1/3供应链的供应量 。 ”
由此出发 , 秦向东认为 , 成都有机会进一步打造中国“柔谷” 。
在其他细分领域 , 已有类似经验 。 秦向东注意到 , 成都简阳打造的“牙谷” , 上下游已聚集了数十家企业 , 全部围绕口腔、牙科做文章 , 在那里购买牙科材料比在医院里要便宜将近2/3 。 在武汉打造的中国光谷 , 更是以集群思路发展产业的“佼佼者” 。
“国家和国家的竞争 , 地区和地区的竞争 , 不管从人才上面 , 还是资金方面 , 最终还要体现在产品上面 。 ”秦向东说 , “如果我们朋友圈建立起来以后 , 我们竞争力会提升 , 我们的成本也会降下来 , 将来买折叠手机也不像现在这么困难;而只有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 才能赢得全球的竞争力 。 ”
根据他给出的数据 , 目前围绕京东方配套的企业有20多家 。 “我们有目标也有信心 , 有望引入上百家企业组成一个‘朋友圈’ , 一个大的柔谷的显示屏生态圈 。 ”秦向东说 , “今年 , 成都新型显示产业‘朋友圈’产值有望达到500亿 。 ”
走向单科冠军
在秦向东看来 , 这与成都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思路相一致 。
2017年7月 , 成都产业发展大会作出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的战略决策 , 将产业功能区作为提升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 。 在最新召开的成都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 , 新增3个产业功能区 , 同时 , 产业生态圈添加碳中和产业生态圈、数量达到15个 。
“发展产业功能区 , 我理解就是利用集群效应 , 优化各种生产资源 , 实现区域优势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 ”秦向东说 , “比如 , 头部企业可以带动他的上下游的供应链 , 形成‘朋友圈’ , 实现资源共享和生产效率、物流效率、研发效率等的提升 , 这样 , 既提高了头部企业的竞争力 , 也提高了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力 。 ”
一个例子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 去年 ,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 , 主阵地正位于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
而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细分领域 , 柔性显示屏的发展有望推动成都走向单科冠军 。
现实情况是 , 成都90%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 尚无一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 , 依靠企业单兵突进难以取得取得全球竞争优势 。 成都通过打造产业功能区 , 一方面在城市层面整合竞争能力 , 抱团形成专业化、市场化、集群化的经济共同体 , 另一方面通过对具有本土优势的细分领域做大做强 , 更能推动成都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
更重要的是 ,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 , 成都也将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竞争筹码 。
如秦向东所说 , 日本出光电子材料(中国)有限公司首家OLED发光材料制造基地落户成都 , 与京东方形成配套 , 成为成都柔性显示屏“朋友圈”的一员 。 “这样 , 他的技术、专家、资金、设备来了 , 他的供应链也跟着来 , 我们就自然而然融入了国际大循环 , 也助推了国内国际‘双循环’ 。 ”秦向东说 。
【成都|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向东:成都新型显示产业“朋友圈”今年产值有望达500亿】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