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来源:果壳
最近 , 河南郑州的疣鼻天鹅被科研人员戴上了颈环 。 这本来在鸟类研究中是很常规的操作 , 却不料在网上引发热议 。 最终在大众的强烈要求下 , 林业局居然把好不容易戴上的颈环又去掉了 。 折腾一番 , 天鹅累 , 科研人员累 , 大家吵来吵去也累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1/11
戴着颈环的天鹅 | 图片来自微博
究其原因 , 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关心身边的环境 , 却又对鸟类环志过于陌生 。 事实上 , 这个颈环既不会妨碍天鹅觅食 , 也不会造成天鹅痛苦 。 只是被环志的鸟类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颈环的存在 。
所谓的鸟类环志 , 指的是用特制的鸟环来标志(标记)鸟类个体的行为 。 除了戴在腿上的特制金属环、塑料环、彩色旗标外 , 还有戴在翅膀上的翼标、戴在脖子上的颈环等 。 更广义的环志还包括给鸟类佩戴卫星跟踪器等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2/11
日本的小天鹅同时戴着GPS追踪器和脚环 | Alpsdake / Wikimedia Commons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毫无疑问 , 鸟类环志是一项费时费力又烧钱的活动 , 有时还需要多个多家和地区的合作 。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费尽周折 , 给鸟类环志?
答案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保护鸟类 。
鸟类环志的起源和意义
古人仰望着南来北往的雁阵时 , 一定想知道这些候鸟来自何方、要去哪里 。 遗憾的是 , 人们无法追随候鸟的身影一探究竟 , 只能去想象、猜测 。 中国有很多带“雁”字的地名 , 如雁门关、雁荡山、雁峰区等 , 无不寄托着古人的遐思 。
但如果给大雁做了标记 , 就能做到个体识别;当目击记录足够多 , 还有可能勾勒出大雁的移动轨迹 。 这便是鸟类环志的思路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3/11
戴着颈环的疣鼻天鹅 | Solymári  / Wikimedia Commons
我国最早的“环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 《吕氏春秋》中记载到 , 宫女以彩帛系于燕足 , 观其来年是否回归 。 而最早的科学环志则要到1899年——丹麦教师H.C.Martensen给一百多只紫翅椋鸟戴上特制的脚环然后放飞 。 自此 , 鸟类环志的基本模式确立并一直沿用至今 。 到了今天 , 世界各地都开展了鸟类环志活动 , 为科学研究、鸟类保育、政策制定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4/11
戴着翼标的军舰鸟 | Duncan Wright / Wikimedia Commons
鸟类中的自然奇迹
接下来我们看一些环志的实例 , 体会环志的意义 。
1956年 , 一只雌性黑背信天翁在中途岛被环志 。 据研究人员估计 , 她当时已经至少5岁了 。 令人惊讶的是 , 到了2006年 , 这只信天翁仍然健在 , 科研人员为她更换脚环 , 并为她取名智慧(Wisdom) 。 “智慧”几乎每年都会回到繁殖地生蛋、孵蛋、养娃 。 2021年 , 已经至少70岁高龄的“智慧” , 再度成功养育了下一代 。 她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年长的野生鸟类母亲 , 并且她的传奇还在继续 。 假如没有环志 , 那么这个奇迹就无人知晓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5/11
雌性信天翁“智慧” , 脚上戴着标明她身份的脚环 | PMNM / Wikimedia Commons
每年冬天 , 大天鹅会飞抵我国多地越冬 。 利用颈环 , 没错 , 就是给郑州疣鼻天鹅戴的那个颈环 , 可以做到个体识别并监测这些大天鹅的活动 。 “A97”是一只出生于2007年的雌性大天鹅 , 从2009年开始 , 每年冬天都会从西伯利亚飞抵山东荣成 。 A97仿佛成了这个城市的一员 , 只有看到它的身影 , 爱好者和民众才能安心 。 2019年冬 , A97如约归来 。 但2020年冬 , A97迟迟不见身影 , 令人揪心 。 这只12岁的天鹅 , 远没有活到自然寿命 。 希望将来有人能在别的地方发现它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6/11
大天鹅A97 | 图片来自微博
2020年冬季 , 一只罕见的白颊黑雁出现在河南 , 引得众多鸟类爱好者跋涉千里前去一睹芳容 。 白颊黑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在欧洲 , 它从哪里来 , 为什么会在中国境内出现?随着观察的人越来越多 , 谜底也终于揭晓 。 原来它带着脚环 , 但由于距离远、遮挡严重等原因 , 一直没法读清 。 终于看清以后 , 我们才知道 , 它来自荷兰 , 在那里被人们戴上了脚环 。 这也告诉我们 , 给天鹅、大雁等游禽佩戴脚环 , 远不如戴颈环有效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7/11
河南拍摄到的白颊黑雁 , 右边的那只戴有脚环 | 大雁
这些例子也说明了环志的意义所在:环志能帮助我们确切地了解鸟类的个体活动 , 确定鸟类的寿命、研究鸟类迁徙的规律、监测鸟类种群数量变化、发现鸟类重要活动区并提供保护 。 对于保护鸟类及其生活环境而言 , 环志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工具 。
环志存在的问题
但环志也有其局限性 , 因为鸟类的地理信息完全依赖经停地的发现者 。 也就是说 , 只有人们观测到被环志的鸟类个体 , 才能知道它出现在哪里 。 而这样的观测有着很强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 大型鸟类还好说 , 环大、字大 , 能远远地就发现并看清 。 小型鸟类就太难了 , 不近距离观察很难看清 , 有时候还得抓在手里才行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8/11
研究人员在给小型鸟类戴脚环 | USFWS / Wikimedia Commons
这时候 , 高科技就派上了用场 。 2014年 , 研究人员给北京颐和园的31只北京雨燕背上了光敏追踪器 。 第二年 , 其中的13个追踪器被研究人员回收 。 研究人员发现 , 北京雨燕竟然在冬天飞抵南非过冬 , 迁徙路径往返约3万公里 。 人们又给大杜鹃背上了定位器 , 发现它们竟然也要翻山过海 , 远赴南非 。 雨燕呼啸 , 杜鹃泣血 , 这些平凡的鸟儿竟然要经历如此伟大而艰难的旅程才能再次回到我们身边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9/11
志愿者在给北京雨燕佩戴特制的脚环 | 张棽
尽管高科技产品更高效便捷 , 却无法广泛地应用在鸟类研究中 。 除了价格高昂以外 , 定位器也有一定的重量 ,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鸟类的活动 。 因此在科技进一步发达之前 , 一些太小的小鸟就不能背负定位器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10/11
戴有旗标和追踪器的红腹滨鹬 | USFWS / Wikimedia Commons
所以 , 传统的环志活动依然不可替代 。 诚然 , 给鸟类带环会给鸟类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 , 例如捕捉并环志鸟类的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鸟类的伤亡等 , 但这些影响都可以通过培训和经验积累尽量减少 。 至于环志给鸟类带来的不适感 , 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 同时又是可以忽略的 。 时间一长 , 鸟类就会习惯环志的存在 。
郑州的天鹅为什么要环志?
回到本文的开始 , 郑州的疣鼻天鹅为什么要环志?
疣鼻天鹅是一种大型水鸟 , 主要繁殖于欧洲 。 芭蕾舞剧中的天鹅、童话中的丑小鸭 , 原型就是疣鼻天鹅 。 疣鼻天鹅在我国北方有少量繁殖 , 冬季也有少量越冬 , 但在河南郑州繁殖绝对是异常的记录 。 它们从哪来?冬天要去哪里?繁殖的后代又会怎么迁徙?后代还能回到正常的繁殖地吗?这些问题都需要环志来给出答案 。

新浪科技综合|天鹅脖子上的颈环,到底有什么用?
文章图片
图11/11
研究人员在给天鹅戴脚环 | USFWS / Wikimedia Commons
但是天鹅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水中觅食 , 戴在脚上的环很难观察 , 于是科研人员针对天鹅、雁鸭这类游禽 , 用颈环来标记个体 。 为了防止掉落 , 颈环需要紧一些 , 但因为有羽毛的存在 , 并不会压迫到颈部 。 而且 , 疣鼻天鹅主食水草 , 颈环也不会妨碍它们觅食 。 至于天鹅表现出的不适感 , 这再正常不过了 。 给老母鸡脚上绑个绳子 , 它都知道要啄几下 。 时间一长 , 天鹅就适应了颈环的存在 , 颈环也不会影响它们的活动 , 众多被环志的天鹅就是实例 。
民众的热议是好事 , 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爱护鸟类 。 有关注 , 就有希望 。 但一方面不要盲从众议 , 误解了原本是正常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环志过程也要更专业更透明 , 通过科普让鸟类环志更为人熟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