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港媒:中国工厂加速自动化,“空调劳动力成本仅10元”


香港《南华早报》5月27日文章 , 原题:在中国装配线上工作的人为何越来越少橙色机器臂正极精确地焊机、组装 , 配备最新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数字摄像头正监控装配线上移动的零部件 , 自主机器人无声地运进原材料并把成品运出去 。 人类已被移出这条生产线 , 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和精通数字技术的远端操作员与工程师……这是中国某家电巨头在佛山的一家现代工厂 。 该厂主管说 , 以前需要16个人完成的工序如今仅需4人 。 过去6年来 , 这家家电制造商为实现转型已投入40亿元人民币 , 效率提升62%并减少5万名员工 。
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快速数字化之际 , 该厂无异于未来的一张快照:制造流程和员工都需要适应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 随着中国继续向价值链高端攀爬 , 这正成为一项艰巨任务 , 随着中国面临迫在眉睫的人口(老龄化)压力 , 任务变得更紧迫 。 与此同时 , 年轻劳动力越发对工厂工作失去兴趣 。 数据显示 , 中国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显著提升 , 从2010年的8.93%跃升至去年的15.47% , 领先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
但这正是人工智能(AI)和先进技术的前景所在——从前许多污浊环境下的重复性人工岗位被更高技能工作取代 。 随着工厂更难找到愿意在生产线上苦干的年轻工人 , 人们已感受到有关变化 。
全中国各地成千上万家工厂如今都在努力用自动化、机器人化和数字化取代人工劳动 。 如今 , 在中国工厂应用AI处理大量数据并使许多工序实现自动化的同时 , 政府已将相关规范和促进工业互联网的政策纳入“十四五”规划 。
【家电|港媒:中国工厂加速自动化,“空调劳动力成本仅10元”】专家表示 , 整个数字化过程会根本改变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 一台空调劳动力成本只有10元人民币 , 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不大可能对中国工业产生重大影响 , 因为技术进步正以比人口结构变化更快的速度取代人工劳动 。 上述家电巨头的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目前的员工必须转型 , 否则可能被淘汰 。 ”(作者Josh Ye等 , 崔晓冬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