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新闻8点见丨万物互联,鸿蒙出发,华为能否走出孤岛?

新闻8点见 , 多一点洞见 。 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 , 眺望更大的世界 。
六月伊始 , 到了小编最喜欢的夏季 , 但是最近的天气还真是多变 。 连续好几天的大风蓝色预警和偶尔的降雨天气让小编实在不敢洗车 。 就怕那个神秘的定律会出现——“一洗车就下雨”!
【Harmony|新闻8点见丨万物互联,鸿蒙出发,华为能否走出孤岛?】而前阵子武汉、苏州、黑龙江尚志接连出现强龙卷风 , 造成了很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 一时间大家感觉对天气把握不准了 , 不禁怀疑:天气预报准吗?
就在今天 ,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四号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风云四号B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光学系列的第2颗卫星 , 也是该系列的第1颗业务卫星 , 在继承A星综合探测能力优势的基础上 , 风云四号B星的观测能力将进一步升级 。

Harmony|新闻8点见丨万物互联,鸿蒙出发,华为能否走出孤岛?
文章图片

未来天气预报将更准 。
此次B星最新装载的快速成像仪 , 成功实现区域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监测能力 。 B星在A星每5分钟对我国及周边区域成像1次的基础上 , 将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区域1分钟级连续观测成像 , 可为台风、短时强降水、强对流等短时极端天气提供小于1分钟间隔的区域高分辨率昼夜连续监测数据 , 以及实现30秒一次台风暴雨等中尺度灾害天气的连续灵活观测 。
风云四号B星将提供比A星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精度 , 可在36000千米距离精确感知到地球大气0.0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 , 其温度探测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在0.5摄氏度以内 , 相比A星提高1倍 。 阅读全文>>>
放眼全球 , 风云四号实力如何?
近年来 , 全球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观测需求 , 我国与美、欧、日、韩等都发展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 中、美、欧更是同步开展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研发工作 。
其中 , 美国GOES-R系列和中国风云四号系列均已在2016年底同期发射 , 而欧洲的MTG系列目前仍在研制过程中 。 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式 , 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具有灵活观测的能力 , 可极大增强对中小尺度和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 。 阅读全文>>>
卫星属于高精尖科技 , 虽说卫星部分功能和我们生活出行都有关 , 但是毕竟在天上 , 咱摸不着也看不着 。
那我们就来说说人们现在日常使用最多的工具是什么?估计80%的人都会脱口而出:手机 。 是的 , 手机现在掌管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支付、社交、游戏、音乐、导航等等 , 甚至现在有的汽车都可以不用车钥匙了 , 只需要把手机靠近做出专用手势 , 汽车就可以自动开锁启动 。
2日晚 , 华为发布Harmony OS2(鸿蒙) 。 这也意味着鸿蒙系统正式迈出打破垄断、自主发展的第一步 。 不过 , 如果仅仅把鸿蒙当做一个挑战安卓的手机操作系统 , 很多人都错了 。 据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介绍 , Harmony OS是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 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 。

Harmony|新闻8点见丨万物互联,鸿蒙出发,华为能否走出孤岛?
文章图片

在本场时长1个半小时的发布会上 , 华为还发布了多款产品 。 “华为要把发布会搞成直播带货了 。 ”一位发布会观众在群聊中这样说道 。 究其原因 , 还是消费者业务面临的下滑压力 。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 Harmony OS要尽量做大基本盘 , 在手机下滑的情况下尽量维持住营收 。
而备受期待的P50系列手机 , 仍旧缺席 , 这也凸显了华为消费者业务面临的巨大挑战:系统横空出世 , 但手机等关键硬件已处于消退之中 。
没有人能预言Harmony OS的命运走向 , 华为仍将在极为困难的外部环境下 , 努力走出孤岛 。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说的“没有人是一个孤岛” , 是来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作品 。 在被外部制裁封锁之下 , 华为通过发布HarmonyOS和发起OpenHarmony开源项目 , 正在努力走出孤岛 。 而能否得到北向的应用开发者和南向的硬件厂商的支持 , 将是华为能否做大朋友圈、维护乃至HarmonyOS生态的关键 。 阅读全文>>>
现在手机使用者分布中 , 大部分还是年轻人 。 而年轻人似乎更加信奉“民以食为天”这句话 , 对大街小巷、建筑地标里的美食可谓了如指掌 。
可是最近 , 小编发现了一件很“恐怖”的事儿 , 身边有好几个同事开始“吃草”了!!!小编可是无肉不欢的饮食风格 ,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 我也订了同事推荐的轻食 。 看着一纸碗的青豆、芸豆、西蓝花、小西红柿、玉米豆子!我真是······瞬间绝望了 , 就是那种感觉 。

Harmony|新闻8点见丨万物互联,鸿蒙出发,华为能否走出孤岛?
文章图片

如今 , 轻食风正在国内年轻群体中盛行 。 也许是健康生活的理念 , 也许是颜值、身材的焦虑 , 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轻食一族”或者“食草族” 。
年轻人的追捧让众多商家看准商机 。 很快 , 越来越多的轻食店涌现在健身房、住宅小区周边 , 以及多家外卖平台上 。 有数据预估 , 中国轻食产业规模有望在3年内突破1000亿元 , 5年内逐步占到餐饮总收入的10%左右 。
尽管轻食市场正在火热 , 但这门生意并不好做 。 轻食生意爆发的背后 , 出现了大量轻食店因经营不善、生意萧条等原因最终消失在市场的情况 。
“和传统餐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模式不同 , 小规模的轻食店更集中在线上销售 。 线下只有在健身房附近开设才有稳定生意 , 其他地方很难获得客人 。 ”如今只做线上的韩飞(化名)表示 , 他曾经在线下店的经营上惨败 。
但线上同样不好做 。 轻食行业门槛较低 , 但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 , 通常采取冷链运输 , 这无形中提高了运营成本 。 另外 , 众多新来者在菜品设计上往往相互抄袭 , 所采用的食材也大多相似 , 这让市场同质化愈发严重 , 为了拉客 , 商家最终陷入价格战 。
为了抢夺市场 , 越来越多的轻食店主不再局限于散客订单 。 他们有的尝试推出“30日套餐” , 也有的尝试和健身房等机构合作 , 以得到更稳定的订单 。
“尽管轻食行业起起落落 , 但只要有人有减肥的需求 , 那么轻食自然就有市场 。 ”目前还在经营着一家轻食店的张勇(化名)说 。 阅读全文>>>
绿色、健康、美味 , 小编写到这儿 , 满脑子都是那一份份的美(mei)味(zi)轻(mei)食(wei) 。
“食草族”?大象吃啥?好像大象也是“食草族”吧哈哈哈~
云南那15头大象“逛吃团”溜达到哪儿了?
据前方消息 , “逛吃团”昨晚进入了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 人们纷纷好奇 , 象群是否会进入昆明城区?又如何对象群进行“劝返”呢?

Harmony|新闻8点见丨万物互联,鸿蒙出发,华为能否走出孤岛?
文章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张立说 , 象群会回避人口密集的区域 。 “象群进入昆明城区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 。 但象群越往前走 , 人口密度越大 , 还是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 。 ”
而象群再走回西双版纳可能存在困难 。 张立建议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 , 在象群迁徙过程中将其引导到沿途适合的栖息地 。
“但目前有个新的问题 , 很多网络直播博主偷偷闯关、靠近大象拍照 , 很多当地居民也希望靠近大象拍照 。 ”他说 , 亚洲象警觉性很高 , 且象群带着幼象 , 出于保护幼象的行为 , 攻击性可能更强 , 伤人事件的风险会增加 , 因此呼吁大家不要围观 。
从长远来说 , 未来如何保护野象生存环境?
张立认为 , 应该在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 , 对亚洲象栖息地进行景观保护规划 , 通过生态补偿等措施推动亚洲象生态廊道的建设、亚洲象栖息地的重建和恢复 , 把碎化的栖息地连片 。 阅读全文>>>
目前 , 对于象群北迁 , 舆论喜忧参半:喜的是 , 我们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得到了大象的“高度认可” , 如若生态环境没有显著改善 , 大概是请都请不来的;忧的是 , 象群所到之处破坏力巨大 , 而且也可能给附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
过去 , 大象在人类活动的“逼迫”下已经南退了整整几千年 , 如今北返才只数月 , 在合理规驯的同时 , 我们理当给予它们更多的宽容 。 当然 , 宽容不意味着放任不管 , 在象群路过之处还是应继续做好引导工作 , 并通过适当途径对群众的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 阅读全文>>>
编辑:刘喆 艾峥 校对:吴兴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