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银河系“踩刹车” 或是暗物质“使的劲”

近30年来 , 有理论曾预测银河系自转速度在减慢 , 但并没有实证 。 而据每日科技网21日报道称 , 银河系有一个由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棒旋结构 , 数据和分析发现 , 自这个棒旋结构诞生以来 , 它的自转速度下降了1/4 。 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测量对银河系“踩刹车”加以证实 。 天文学家认为 , 该结果为暗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 , 很可能正是暗物质使得银河系自转速度减慢 。
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利用盖亚空间望远镜 , 对银河系棒旋结构的一组恒星——赫拉克勒斯星流进行了数据分析 。 这组恒星的运动与棒旋结构产生共振 , 保持和棒旋结构相同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 。 由于赫拉克勒斯星流处在拉格朗日点 , 它也被棒旋结构的引力所影响 , 这种情况下 , 如果棒状结构的自转速度下降 , 这些恒星便会逐渐远离银河系中心 , 以此才能和棒旋结构的自转速度相配合 。
研究人员发现 , 赫拉克勒斯星流所富含的重元素(天文学所称的“金属”)可以表明它们正远离银河系中心 , 由于棒旋结构不断减速 , 它们在向外围移动 , 进一步数据及推断表明:这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相当于数万亿个太阳质量的棒旋结构 , 自诞生以来自转速度变慢了至少24% 。
团队认为 , 减速的原因很可能是暗物质“踩下了刹车” 。 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科学家称:“天体物理学家长期以来怀疑银河系棒旋结构的自转速度在不断变慢 , 现在终于掌握了相关证据 。 使棒旋结构自转减速的原因是暗物质 , 此前科学家通过测量星系的引力和可见物质引力的差值 , 去推测暗物质的存在 , 但此次研究则提供了全新手段——通过质量去了解暗物质 。 ”
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大量存在于星系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 , 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疑似违反牛顿万有引力的现象 , 可以在假设暗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解释 。
【恒星|银河系“踩刹车” 或是暗物质“使的劲”】该论文合著者亦表示:“我们的发现为暗物质的性质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 。 ”相关研究发表于近期的《皇家天文学月刊》 。
总编辑圈点
从理论上来说 , 如果不存在某种人类至今没有探测到的物质 , 宇宙就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 暗物质很神秘 。 科研人员相信它的存在 , 但却找不到它的影踪 。 一般认为 , 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一样 , 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暗物质晕中 。 科研人员发现 , 赫拉克勒斯星流有较多重元素 , 表明它们是从银河系中心迁移至外围的 。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 自诞生以来银河系棒旋结构自转速度变慢了至少24% 。 什么东西能让银河系减速?或许就是暗物质 。 这一发现能为暗物质研究提供新思路 。 采访人员张梦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