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10时许 , 当来自内地航天领域的“天团”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走进香港理工大学时 , 偌大的报告厅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 作为“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的重头戏 , “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在香港理工大学拉开帷幕 。
访港“天团”阵容十分强大 , 成员包括了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等 。
在访港“天团”与香港当地科学家合影留念时 , 一个细节十分引人注目:88岁的戚发轫把站在自己左手边的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拉到身边 , 紧紧握住他的手 , 直至合影结束 。 这一刻 , 内地和香港的科学家们心手相连 , 融为一体 。
“实践证明 , 与香港开展航天合作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 可以促进共同发展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表示 。
“作为一个老航天人 , 能够到这儿介绍中国航天的成绩 , 我感到非常荣幸 。 ”合影环节结束后 , 满头银发的戚发轫开始了当天的首场演讲 。
【演讲|“希望更多香港青年加入祖国航天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 , 现在我们有了进入太空的能力 , 有了利用太空的能力 , 有了捍卫太空的能力 。 ”回望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 这位曾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诸多“第一”的老航天人无限感慨:“几十年来 , 得益于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持、航天人的努力 , 中国从一无所有到成为航天大国 , 现在正稳步迈向航天强国 。 ”
谈及“两弹一星”精神 , 戚发轫说出了24个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 他强调 , 核心是热爱祖国 。
“一个人有了爱 , 才能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 , 就像父母对儿女 。 但是 , 人最伟大的爱、最高尚的爱 , 是爱国 。 ”在戚发轫看来 , 现在是和平时期 , 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 , 爱国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 , “只要付出自己的劳动、智慧和精力给我们国家的事业、团队和岗位 , 就是爱国 。 ”
话音刚落 , 演讲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 久久不息 。 “清澈的爱 , 只为中国”“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的星”“我的心中也有航天梦”……直播间里 , 聆听报告的网友你一言我一语 , 弹幕持续刷屏 。
在演讲结束的互动环节 , 当被问及“香港学生是否有机会到祖国的航天部门实习、学习”时 , 戚发轫向香港青年发出了诚挚邀请:“希望更多香港青年加入祖国航天事业!”
“中国航天事业需要各地年轻人参与 , 此次入港的航天科学家团队中 , 就有五六个年轻同事从香港不同大学毕业 , 取得学位后回到内地 , 目前正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 ”戚发轫说 。
“近年来 , 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有目共睹 。 作为一名中国人 , 我内心十分骄傲 。 ”认真聆听完戚发轫的报告后 , 香港理工大学在读博士周思琦激动不已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就像戚发轫院士所说 , 做好本职工作也是爱国 。 作为一名学生 , 认真学习就是她的本职工作 , 希望有一天也能尽己所学 , 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