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如何完胜CNBC主持人?
文章图片
图1/7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悟00000空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1
这段视频已经刷屏一个星期了 , 评论的文章也不少 , 本篇纯粹从辩论、逻辑的角度来看一下蔡老板是如何完胜主持人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以下简称主持人) 。
主持人先是问蔡崇信成立亚裔美国人基金会的目的 , 蔡崇信直言新冠疫情期间 , 反亚裔情绪被煽动起来 , 有段时间 ,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反亚裔仇恨犯罪 。 然后顺便回顾了美国对亚裔歧视的历史 , 接着他表示 , 他很震惊地注意到 , 美国专注于亚裔的慈善事业只占0.05% , 他们成立这个基金会就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 “如果有危机、大流行病、战争、经济衰退 , 亚裔美国人会成为替罪羊 。 ”
蔡崇信回答完后 , 主持人紧接着说:“让我问你一个难回答的问题 。 我觉得是个难回答的问题 , 我不知道 。 你在亚裔美国人、‘黑命贵’、投票权等所有这类问题方面 , 在美国这边是一个领导人物的角色 , 你怎么看待这个角色?你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对中国的比如人权问题发声 , 你又如何看待这个事?”
文章图片
图2/7
文章图片
图3/7
这个问题是问得很巧妙的 , 或者说很坑人的 。 句法比较复杂 , 比较搞脑子 , 传达了以下这个微妙的言下之意:你在这边领导大家维护人权 , 你在那边能就人权问题发声吗?如何发声?这个问题你怎么想?
从逻辑上讲 , 这个问题称为loaded question , load的本意是装载的意思 , loaded question可以翻译成既定观点的问题、暗示性问题、诱导性问题、下了套的问题、别有用心的问题、含沙射影的问题 。 也称为complex question , 复合问题 , 问题中加了假设、设了套 , 如果回答就等于认同了提问者的假设 , 落入了他的圈套 。
形式逻辑老师最常用的一个教学例子是 , 你停止打你老婆了吗?(Have you stopped beating your wife?)这里就有一个假设、圈套:你之前一直打老婆 。 所以这个问题你就不能直接回答 , 不管你回答是或不是 , 一回答就等于承认你之前一直打老婆 。
蔡崇信没有马上回答 , 主持人又说:“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 我知道 。 ”想进一步把蔡引入圈套 。 没想到蔡微微一笑(很难觉察 , 不过我是觉得当时他的表情是有一丝笑意的 , 特别是结合他回答完问题后狡黠、调皮的笑容来看的话) , 说:“什么人权问题 , 你必须讲得具体一点……”
紧接着 , 蔡崇信说到 , 他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之时 , 中国的人均GDP是800美元 , 如今已经超过1万美元了 。 “就我亲眼所见 , 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绝大多数中国人 , 他们的生活每年都在变得更好 , 他们很满意这样的生活……如果去问中国的父母 , 觉得孩子会生活得比你们好吗?大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 ”
这段回答含义很深 , 至少有两层 。 首先 , 间接地给出了人权的定义 , 这个定义有两部分 , 一是客观经济发展 , 二是主观感受 。 从客观经济发展来讲 , 中国人均GDP从800美元到1万美元;从主观感受来讲 , 绝大多数中国人很满意这样的生活 , 这是静态的角度 , 动态的角度来讲 , 人们对趋势很满意 , 每年都在变好 , 相信孩子的生活会比自己更好 。
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是 , 有没有人权问题 , 最有发言权的是本国老百姓 。 老百姓觉得过得好好的 , 其他国家的人就不要置喙了 , 一则你不了解该国情况 , 二则国家与国家之间总有利益冲突 , 难免有居心叵测、借题发挥、挑拨离间之嫌 。
2
主持人无言以对 , 第一回合 , 败下阵来 。 他不气馁 , 再接再厉 , 说:“我们换个问法吧 。 今天 , 美国很多商界领袖被他们的员工、消费者逼迫做出表态 , 我们在这里(美国)就比如投票权等问题表明立场 , 你们在中国也有生意 , 立场应该保持一致啊 。 马尔科·鲁比奥甚至直接批评美国企业家‘虚伪’ 。 但是美国商界领袖说 , 如果我们在那里(中国)也这样发声的话 , 不仅我们自己 , 我们的企业也会跟着被摧毁 。 ”
这里主持人犯了两个逻辑上的错误 , 或者说用了两个诡辩技巧 , 一是诉诸权威(argumentum ad verecundiam / argument from authority) , 以“专家”或权威的话作为论据的根基 , 而不是用逻辑或证据来支持该论据 。 实际上 , 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这么认为、这么说 , 并不能证明这个观点就是正确的 。
另一个逻辑错误、诡辩技巧是诉诸主流 , 或叫从众谬误(bandwagon fallacy) , 只因为很多人相信或实践 , 便认为一个思想有价值 。 实际情况很可能倒过来 ,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美国很多商界领袖”这么说 , 并不能证明 , 他们说的就是事实 。
蔡崇信听完问题后马上回答说:“我认为美国公司的CEO们都非常清楚这一点: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 。 中国有自己的价值观 , 也有一个非常不同的政治体制 , 即一个党派在国家治理中占主导地位 。 不管你喜不喜欢 , 这种体制它有巨大的优势 。 ”
蔡崇信接着拿基建举例说明 , 中国成功地建成了非常棒的基础设施 , 当中国要建一条从A点到B点的高速路时 , 过程中不存在“政治因素” 。 这个例子肯定让美国人马上想起 , 当下拜登政府所提出的雄心勃勃的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 , 因两党存在重大分歧 , 达成协议的希望十分渺茫 。
这第二回合 , 蔡崇信并没有针锋相对地指出主持人“诉诸权威”“诉诸主流”这两个逻辑谬误 , 而是大而化之 , 降维击之 , 提出这个问题在更高层次的本质 ,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 。
然而他并没有霸道地声称A文化比B文化好 , 而只是说 , A文化有时、有的方面体现出它的优势 。 然后举了一个很现实的例子 , 基建 , 让对方无可辩驳 , 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 。
最后 , 蔡崇信指出 , 说到底 , 要看结果 , 要看人们是否满意 , 我看到的中国人 , 普遍对未来充满希望 , 他们对现状感到很满意 。
文章图片
图4/7
蔡崇信说到这里时 , 这个题目就已经盖棺定论了 , 主持人没法再问下去了 , 因为显然不能辩论A文化和B文化哪个更好 , 人们是不是真的满意 , 这个太露骨、太政治不正确了 。
主持人开始着急 , 有点结巴地说:“你 , 你肯定和我一样看到过一些有关中国人权问题的媒体报道 , 不是吗?”同时将手摊向蔡崇信 , 似乎恨不能握住蔡崇信的双手让他同意 。
然而 , 只听得蔡崇信娓娓道来 , 说 , “我住在香港…… 2019年‘修宪风波’时:当人们上街抗议的时候 , 我真的不敢走在街上 。 因为我说着普通话 , 而他们瞄准了每一个说普通话的人 , 以为你来自中国内地 , 而其实我在(中国)台湾长大 。 所以 , 我切实感觉到这些抗议者对我的人身威胁 。 ”
蔡崇信还指出 , (中国)香港过去是少数几个没有国家安全立法的地方之一 , 去年实施了香港国安法 , 这是用来反对煽动分裂香港等行为的法律 。 “总的来说 , 自从有了香港国安法 , 现在一切都稳定了 。 ”
蔡崇信还讲了鸦片战争的历史 , 因为战败香港被迫割让给英国 ,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块大伤疤 。 “所以如果你换位思考 , 如果你是一名清楚这段历史的中国人 , 你也会极力阻止外国势力来瓜分自己国家的领土 。 应该在这种背景下来看待香港问题 。 ”
很多美国人其实对香港的历史不太了解 , 有的甚至一无所知 , 所以就看不到事情的全貌 。 而看不到事情的全貌 , 就难免偏激、犯错 。 比如 , 如果只摸了大象的耳朵 , 就认定大象是种像蒲扇般的动物 , 就很可笑 。
引发鸦片战争的因素固然十分复杂 , 清政府的封闭、自大、愚昧、顽固的确是个原因 , 但是不管怎么样 , 鸦片是毒品(英语中drug既可以表示药品 , 也可以表示毒品 , 鸦片显然是后者 , 如果当药品用 , 哪里用得了几百万公斤) , A国要卖毒品给B国以减少贸易逆差 , B国不答应 , A国就开打 , 然后割去了B国的领土 。 这放在任何现代文明价值体系中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 当年的英国就不以此为荣 , 现在更不是 , 避而不谈 , 选择遗忘 。
2015年英国历史学家、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出版了《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一书 , 提醒英国人 , 他们学的历史书中的“英中战争”更合适的名字应该叫“鸦片战争” 。
讲完香港历史后 , 蔡崇信指出了香港繁荣的根本原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那里有自由的市场经济 。 你在香港投资 , 资本是自由流动的 , 今天在港交所放一笔港元进去 , 明天就能取出一笔美元 。 另外 , 香港有最优惠的税收制度 。 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15% , 没有资本利得税 , 股息红利这些都不用缴税 , 所以如果想在香港投资 , 非常便利 。 ”
蔡崇信在主持人并没有提到香港问题的时候主动说香港问题 , 先声夺人 , 抢占舆论制高点 , 借这个机会给观众灌输一点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 , 表明香港问题对于中国来讲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 暗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情绪 , 最好不要瞎掺乎 , 不然适得其反 。
3
2019年 , 美国NBA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发推称: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kong(为自由而战 , 和香港在一起) , NBA总裁亚当·肖华面对媒体时回应休斯敦火箭总经理莫雷发表涉港不当言论一事 , 表示 , NBA支持莫雷自由表达的权利 , 但不为其言论内容背书 。
文章图片
图5/7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 , 相关明星相继表明立场 , 知名企业宣布与休斯顿火箭队中止合作 , 央视体育也声明暂停NBA转播 。
那时候一个月前刚刚全资收购了布鲁克林篮网队的蔡崇信 , 及时在其推特上发表公开信:“数以亿计的中国球迷感到这件事情充满政治色彩 , 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 ”
公开信中 , 蔡崇信阐释了为何中国球迷对莫雷如此愤怒的原因:“支持中国领土上发生的分离主义就是一个雷区 。 这不仅仅是对中国政府如此 , 而且对所有中国人民也是如此 。 ”蔡崇信向美国球迷普及了香港的基本历史 , “学过历史的人会明白 , 中国人对任何试图分裂中国领土的企图 , 不管来自国内还是国外 , 都有沉重的心理阴影 , 当出现分离主义运动的话题时 , 因为外国侵占的历史 , 所以中国人感到屈辱和愤怒 。 ”
最后蔡崇信表示:“作为一支NBA球队的老板 , 我会继续在涉及中国的重要问题上发表看法 , 我也请我们的中国球迷继续相信NBA和篮球 , 相信我们会团结全世界人民的力量 。 ”
接受采访时将话题引向自己熟悉的方面 , 这样以逸待劳 , 守株待兔 , 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
NBA是美国人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 , 普通美国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有多少省份 , 但是对NBA球队绝对如数家珍;他们可能不知道香港问题的来龙去脉 , 但是对NBA明星球员的来龙去脉 , 绝对了如指掌 。 作为一支NBA球队的老板 , 蔡崇信发声的效果非常好 , 他该获得一枚“讲好中国故事”的奖章 。
4
另外这奖章还应该颁发给云南省政府 。 过去两个月 , 15头野生亚洲象冲出西双版纳保护区 , 一路向北 , 千里迁徙 , 不知要去向何方 。 西方大大小小媒体天天大篇幅跟踪报道大象一家的吃喝拉撒睡 , 一举一动都赢得了全世界温柔的目光 。 大象妈妈洪水中智救小象的视频更是令无数人流下了热泪 。
云南省政府出动了一支由360人、76辆车、9架无人机(配备夜间观察的红外设备)组成的工作队 , 时刻跟踪大象一家 , 而且还为它们打前战 , 告诉沿路的农民 , 不要以任何方式干扰大象 , 踩坏、吃掉的所有庄稼、果蔬等损失全部由政府赔偿 。 对于大象可能会去拉拔的电线 , 提前通知供电站关闸 , 免得大象触电 。 等等 。 各种关怀照顾 。
目前 , 没有一个西方媒体在大象一事上对中国进行苛责 , 相反 , 纷纷表示对中国的善意 。 他们的善意很可能会延伸开来 , 此外 , 中国西南赢得了罕见的曝光度 , 如此美丽 , 他们可能暗暗决定 , 疫情后一定要去旅游 。
总之 , 借助NBA球队等体育组织、迁徙的野象等 , 中国故事能够吸引更多受众 , 获得更多善意的关注 , 这比很多其他的渠道、方法要有效得多 。
文章图片
图6/7
5
蔡崇信和主持人的三个回合的辩论 , 第一回合就高下立分 , 第二回合主持人就乱了阵脚 , 第三回合蔡崇信完全占领了主导地位 , 主持人根本插不上话了 。
这个主持人在老蔡面前显得相当稚嫩 , 毫无招架之力 。 他的确事先准备了很多圈套、很多坑 , 但是蔡崇信一个个都躲开了 , 然后大而化之 , 降维击之 , 包抄袭之 。
桶底脱落 , 一剑封喉 , 游戏结束了 。
当然采访结束前主持人问了一下马云的情况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 蔡崇信表示 , 马云和公司要分开来看 , 公司在接受监督整改后已经重新走上正轨;马云现在保持低调(lie low , 不应该翻译成“躺平” , 意思还是不一样的) , 忙着学画画 , 画得还很不错呢 , 下次有机会给你看他的画作哈 。
在蔡崇信真诚、调皮的笑声中 , 采访结束了 。
蔡崇信咋就这么厉害呢?看看他的简历就明白了 。 1964年 , 蔡崇信出生于台北 , 高中毕业后去美国耶鲁大学读书 , 获得经济学及东亚研究学士学位和法律博士学位 。 后在纽约当了三年执业律师 , 从事税务法律业务 。 他的父亲蔡中曾是台湾地区获得耶鲁法学博士的第一人 , 和祖父蔡六乘是台湾早期颇具影响力的“常在法律事务所”的创办人 。 蔡家可谓是法律世家 。 难怪主持人的那些逻辑辩论圈套根本套不住他 。
蔡崇信做了三年律师后又到一并购公司担任总法律顾问两年 , 然后1995年出任北欧地区最大的工业控股公司Investor AB附属公司Investor Asia Limited的副总裁及高级投资经理 , 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投资业务 。
就是在这个职位上他认识了马云 , 两人同龄 , 但是履历、经历、性格截然不同 。 蔡崇信被马云深深吸引 , 决定放弃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 , 跟随马云 , 加入当时还没有正式工商登记的阿里巴巴 , 月薪500块人民币 。
马云是在带着蔡崇信夫妇泛舟西湖时听到蔡崇信的这个决定的 , 差点掉下船去 。 蔡崇信的太太对马云说 , “我的老公疯了 , 要加入你的公司 , 但是我知道如果我阻拦他 , 他会恨我一辈子的 。 ”
后来蔡崇信当然不止一次被问到是什么打动了他 , 他做了多次回答 。 总结来讲 , 有这么三点:
一是马云的理想主义 , 之前三次创业失败 , 几乎算穷困潦倒了 , 但是他追求的依旧不是钱 , 还是梦想 , 这样的人能够做大事;
二是马云的领导魅力 , 蔡崇信第一次参观阿里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黑压压地坐着20多个年轻人 , 欢声笑语 , 生气勃勃 , 像个大家庭;
三是马云的分享精神 , 蔡崇信说:“我见过他们18个创始人 , 都是马云的学生 , 一群没出过国的人 , 但个个精力旺盛 , 龙精虎猛 , 感觉很奇特 。 我跟马云说 , 你把股东名单发我 , 我给你注册公司 , 马云就发来了传真 , 18个人都在上面 。 虽然他们都是马云的学生 , 但马云把他们看作创始人和伙伴 。 与同伴分享 , 这在创始人中可不常见 , 我就动心了 。 ”
之后的故事就不用多讲了 , 家喻户晓 。 蔡崇信和马云是黄金搭档 , 珠联璧合 。 投资人讨厌马云 , 觉得他太天马行空 , 马云就让蔡崇信出马和他们谈数字 , 在蔡崇信之前 , 马云自己去找投资 , 碰了37次壁 , 蔡崇信加入后 , 融资就比较顺利了 。
文章图片
图7/7
6
不过 , 蔡崇信对马云的帮助不仅仅是对外融资方面 , 对内管理方面 , 他的思想对阿里巴巴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
他认为企业一定要有愿景、有使命感 , 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 。 他认为 , 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特质是谦逊 , 能用比自己厉害的人才是真正的厉害 。 他认为 , 竞争对手强大是好事 , 可以互相激励 , 共同进步 。 他认为 , 钱不是省出来的 , 而是赚出来的 。
前年马云公益基金会开会 , 主席台上整面墙都是投屏 , 马云开玩笑 , 对是否有必要买这么一块巨幅投屏表示怀疑 。 蔡崇信说:“我在阿里当了十几年CFO , 问得最多的不是省了多少钱 , 而是这个钱够不够花 , 应不应该花 。 ”
这一点对于CFO来讲尤为难得 。 当然蔡崇信本来就不是学会计、财务出身 , 所以受到的思想限制可能少一些 , 可以从所谓的“第一性原理”(根本原理)出发考虑问题 , 不会为了财务报表的“健康”而牺牲业务的健康 。
一般来讲 , 财务思维和业务思维至少有三大区别 , 财务思维重短期 , 业务思维重长期;财务思维重比率(效率) , 业务思维重总量;财务思维重总成本 , 业务思维重相关成本 。 这些重大区别往往导致做财务的人和做业务的人水火不相容 。
马云语录中有这么一句:“天不怕地不怕 , 就怕CFO做CEO 。 ”这话在2015年5月张勇上任阿里巴巴CEO时就成了段子 , 花名逍遥子的张勇曾经担任盛大网络和淘宝网CFO 。 马云在公开信中也自黑了一下:“说来惭愧 , 我以前经常说 , 天不怕地不怕 , 就怕CFO做CEO , 而逍遥子是CFO出身 。 ”这么多年下来 , 张勇证明是出色的CEO 。 他毕竟是蔡崇信物色挑选带出来的 , 他俩的思维方式应该比较契合 。
蔡崇信在和马云联合创办了一个百年出一个的那种企业后 , 现在转向体育界 。 作为NBA球队老板 , 在这关键历史时期 , 他对中美人民增进相互了解、消除误解误会、促进双方在各个领域更好地合作 , 起到了积极作用 。 有这样的炎黄子孙 , 是我们的幸事 。
作者:曾在复旦学习、任教9年;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职20年 。 微信个人公众号:悟00000空 。
【|蔡崇信如何完胜CNBC主持人?】(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模拟|(图文+视频)C4D野教程:Windows11的壁纸动效是如何制作的?
- 帮信罪|带你了解什么是“帮信罪”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在线|企业配电房如何实现无线测温?安科瑞
- 尺寸|小米 12 / Pro 手机 3699 元起,雷军谈“双尺寸双旗舰”如何选择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
- 沈余银|视频化趋势下,云技术如何让视频表达更高效?
- 容器|技术向:如何通过阿里云盘备份群晖 NAS 数据
- 喷头|[深圳3d打印]新手如何选购一台高质量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