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6月24日消息(采访人员王佳爱)2020年5月 , 多款搭载长鑫存储DRAM芯片的内存条上市 , 成功打破国外三大厂商的长期垄断;世界首款基于紫光国芯异质集成嵌入式DRAM(SeDRAM)技术的超高带宽、超低功耗的数据分析芯片成功量产上市……这一系列重大突破与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总裁任奇伟密不可分 。
西安高新区是任奇伟回国后创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 2006年 , 任奇伟告别供职多年的荷兰飞利浦公司 , 落户西安 。 当时 , 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刚从德国英飞凌拆分成立 , 任奇伟入职该公司 , 负责DRAM存储器产品设计 。
作为奇梦达最重要的研发中心之一 , 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拥有一支50人规模、具有世界水平的研发团队 , 独立负责消费类存储器的全过程设计研发 。 在任奇伟的参与带领下 , 该中心曾成功设计开发出多款存储器产品 , 在全球实现大宗量产销售 , 尤其在2007年基于70纳米工艺开发设计的2Gb DDR2产品 , 是当时世界上单片容量最大的存储器 。
2009年 , 奇梦达宣布破产 , 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开始解散清算 。 任奇伟努力促成了浪潮集团山东华芯对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的收购、改制与重建 , 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由此诞生 。
【产业|任奇伟:让国产DRAM芯片产业迎来曙光】2015年 , 西安华芯半导体被紫光集团收购 , 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更名为紫光国芯 。 在紫光“芯云战略”布局中 , 任奇伟带领的西安团队成为紫光大存储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
2020年 , 由紫光国芯历时七年自主研发设计的异质集成嵌入式DRAM(SeDRAM)技术取得成功 , 基于此技术的超高带宽、超低功耗的数据分析芯片产品成功量产上市 。 这是世界首款基于此技术实现量产的产品 ,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任奇伟说:“这项技术充分发挥了公司在DRAM存储器和先进ASIC芯片产品设计两方面技术的长期积累和综合优势 , 也是国内科技创新能力的生动表现 。 ”
从奇梦达到华芯到紫光国芯 , 十多年来 , 任奇伟用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无声行动 , 让国产存储器发展迎来曙光 。 谈起在高新区创业的感受 , 任奇伟说:“西安高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雄厚基础 , 以及‘亲商助企’各部门对企业快速高效专业的支持服务 , 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支持|神评 | 你涨任你涨,我买算我输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产业化|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走向“隐形冠军”
- 硬件|松和产业开发出耐热可弯曲的透明印刷电路板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机器人:不止重复性任务 或能成人类朋友
- 虚拟数字|虚拟数字人应用 加速产业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