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endeley Data
编辑:小匀 Emil
【新智元导读】近日爱思唯尔旗下数据公司Mendeley Data联合斯坦福大学教授共同发布了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 这份榜单反映了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 。 在计算机硬件及架构细分学科领域 , 寒武纪CEO陈天石位列中国大陆地区榜首 。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
近日 , 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团队与爱思唯尔旗下的Mendeley Data(门德利数据)研究机构共同公布了「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 。
这份榜单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团队与Mendeley Data依据基于Scopus数据库 , 综合使用论文引用次数、H因子、HM因子等六种引用指标对于科学家的学术水平进行的综合评分 。 此数据提供了一个面向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量指标 , 能够更客观、更真实的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
文章图片
最终 , 研究团队从22个领域、176个子领域中的700多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 , 囊括了约16万名来自各领域的著名科学家 。
因此这份榜单可以看做是「全球顶尖科学家名单」 , 上榜学者均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科学影响力 , 为所在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从评价指标和标准来看 , 这份榜单在科研圈内有着公认的权威性 。 据悉 , 这份榜单于2019年6月第一次发布 , 目前最新数据是2020年10月发布的第二期 。
值得关注的是 , 在「Computer Hardware & Architecture(计算机硬件及架构)」细分学科领域中 , 全球共369人入选 , 中国(含港台)仅有18位科学家入选 。 其中 , 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在中国大陆地区中排名第一 。
文章图片
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博士
【榜单|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公布 中国大陆计算机硬件领域寒武纪CEO陈天石排名第一!】
文章图片
中国(含港台)入选「计算机硬件和体系结构」学科领域的学者仅18人
作为有着传奇经历、曾经的「天才少年」 , 陈天石获得此排名并不意外 。
30岁之前扬名学术界 , 30岁之后投身智能芯片产业 众所周知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堪称中国学术精英的"黄埔军校" , 自成立40多年来已培养出众多业界知名学者和企业家 。 陈天石1985年出生 , 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25岁在中科大计算机学院拿到博士学位 , 随后又转入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
在中科院计算所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期间 , 他与计算所科研人员以及国际学术合作者一道撰写了多篇智能芯片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两次获得处理器架构领域顶尖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 , 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
然而 , 在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后 , 陈天石却有了新的思考:做一颗业内领先的AI芯片!他发觉只有当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 才能给大家带来生活上的改变 。
他曾表示 , 「要让全世界都能用上智能处理器 , 而不是让思想停留在论文层面 , 落上历史的灰尘 。 」
就这样 , 得益于陈天石在智能处理器方面已取得国际领先成就 , 许多中科院计算所的年轻校友慕名而来 , 加入团队 。
2016年3月15日 , 寒武纪正式成立 。
文章图片
而寒武纪的成立 , 也标志着AI芯片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 成为继CPU、GPU之后的第三个超大规模数字芯片类型 , 也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在高端芯片领域站在了世界前沿 。
但陈天石的「学术心」并没有因此停止 。 截至目前 , 已有5大洲30个国家近200个国际机构(包括哈佛、斯坦福、MIT)在引用跟踪他们团队的学术论文 。 截至目前 , 陈天石过去就职的中科院学术团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系列成果已经获得ASPLOS、MICRO、ISCA与HPCA国际四大顶级会议的认可 。
「朴素的好胜心」 除了在学术领域的高深造诣 , 在公司管理上 , 陈天石的领袖气质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
寒武纪的初创团队成员多数来自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摇篮」的中科院计算所 , 平均年龄不到30岁 , 但是他们中很多骨干都已在芯片设计开发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数年 。
中国AI芯片领域巨头环伺 。 在超过30家新创AI芯片设计企业中 , 寒武纪不是成立时间最长的那个 , 但却凭借着其深厚的科研底蕴 , 成为了行业内稳扎稳打的「实力派」 。
面对国际上早已功成名就的AI芯片大厂 , 寒武纪的态度就如同做学术般不骄不躁 , 依兵法而行 , 逐步赶超 。
今年3月 , 在寒武纪成立5周年之际 , CEO陈天石向寒武纪所有员工发出了一封内部信 。
在信中 , 他向员工们袒露了自己当初创业的初心:「我要创办一家最好的公司 , 做最好的AI芯片」 。
他将其形容为「朴素的好胜心」 。
在「好胜心」的驱使下 , 「从每一颗芯片回片测试的忐忑和期待 , 到每一个冲刺交付日的不眠夜 , 再到工位边每一张行军床 , 我们远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光鲜和神奇;但正是寒武纪最普通的每一位同事 , 正是大家对技术和产品不懈的追求 , 正是大家心中澎湃的斗志和雄心 , 支撑起这家公司的现在和未来」 。
面对公司未来的走向 , 陈天石显然看得更远 。
在创业之初 , 寒武纪为了让产品尽快商业化落地 , 选择了起步快 , 天花板较低IP授权这条商业路径 , 设计了全球第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 , 并授权给相关手机客户 , 最终以最快速度在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上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
而在「首发成功」之后 , 寒武纪没有满足于「小规模的成功」 , 他们在研发和迭代终端智能处理器的同时 , 就已经开始推进云端智能芯片的研发 。
历经五年的历练 , 寒武纪逐渐成长 , 产品线趋于完备 。
五年内 , 寒武纪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 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 。
今年1月 , 寒武纪首颗 7nm 训练芯片思元 290也正式亮相 。 其部分产品也已经成功实现了商业化落地 。
文章图片
寒武纪训练产品线思元29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玄思1000智能加速器
迄今为止 , 搭载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的智能设备出货量达九位数、寒武纪边缘芯片出货量达六位数、寒武纪云端芯片出货量达五位数 。
文章图片
寒武纪多样化的智能硬件产品
在陈天石的带领下 , 寒武纪已经为所有智能处理器芯片产品构建了统一的基础系统软件和工具链 , 并通过向各领域的客户提供丰富的智能处理器IP、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业务 , 推广和辐射开发者生态 。
从顶尖的科学家到成功的企业家 , 陈天石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与蜕变 。 如今的寒武纪已经成为一家具备软硬件全栈系统能力的芯片设计公司 , 正以扎实、稳健的步伐实现原创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商业落地 。 距离「创办一家最好的公司 , 做最好的AI芯片」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
参考资料:https://data.mendeley.com/datasets/btchxktzyw/2
推荐阅读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解决方案|蓝思科技:两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解决方案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