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过剩年代
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年代 , 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
一定有人对你说过:互联网让知识变得廉价、唾手可得 , 只要你肯努力 , 机会总要垂青 。
但真是如此吗?过剩能和廉价画上等号吗?
搜索一个问题 , 得到的是混杂着竞价广告的驳杂信息;手机每分钟都有弹窗吸引你点开app , 往往是标题党取胜;
短视频每秒钟都设置了爽点 , 让你能一口气刷几小时 , 之后内心又一片虚无;
熬夜看了“买它!买它!”的直播 , 一时头脑发热买了一堆完全用不上的东西……
在个性化算法的精确定位下 , 我们每天会接到大量“喜爱”的定制内容 , 但是信息冗余反而增加了过滤筛选的时间 , 加重了决策的成本 。 信息碎片化让我们的知识不成体系 , 间接肢解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
有人说互联网的终点是内容 , 因为发展到今天 , 只有优质的内容还能低成本地带来流量、使用时长 。 在如今 , 各大平台的底色都是存量运营、增量博弈 , 流量饱和是一个魔咒 , 大家选择all in内容带来活水并不奇怪 。
2020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89亿 , 增速已经大大放缓 。 有本科学历的网民下降到9.3% , 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网民群体占到近70% , 人均每周上网时间达26.2小时 。
而全网的流量消费却比2019年大增了35.7% , 短视频、网络支付、电商的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巨头 , 拼命加码自己的内容团队 , 直播带货的出现掀起了全民购物的高潮 。 抖音快手等流量中心积极开拓自己的电商渠道 , 为了讲出更好的商业化故事 。
内容的竞争已经近百年 。 以4A公司为首的国际传播公司 , 竞争了100年的创意依然是“内容” 。 在当今这个大时代 , 面对商品严重过剩的成熟市场 , 酒香最怕巷子深 , 如何最大化发挥“内容力”、抢夺消费者的心智 , 更加迫切成为不容忽视的真命题 。
所以 , 当我们今天讨论“内容为王”的时候 , 我们在讨论什么?

  • 对平台来说 , 也只有押注优质内容 , 保证持续的价值输出 , 才能更好获得流量、用户和时长 , 从而在更健康的商业化上获得更多想象空间 。
  • 对用户来说 , 好的内容不但减少了决策成本 , 同时有助于满足精神需求、提升认知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回归价值
我们曾判断 , 随着短视频、内容社区、直播平台等新流量极纷纷投入电商 , 中国电商将会跳出既定的发展轨迹 , 走出更多未曾设想的道路 , 下一个阶段将会是百花齐放 。
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已达11.76万亿元 , 同比上升10.9% ,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例高达30% 。 但市场繁荣的背后 , 网上零售额增长率已经攀过了高峰 , 商务部预测今年的增速会降到10% 。
正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 中国电商在增速放缓后 , 必然也从盲目的“唯GMV规模论”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 。 当我们30%的消费和交易都在线上完成时 , 中国能够试验的电商经济模型会是全球先进的 。
大环境在改变 , 消费者也在改变 。 经过多年电商节日洗礼 , 如今的消费者早已不再是盲目剁手的“傻白甜”了 , 他们呈现出了两大趋势:
一 , 新生代的消费者追求个性、圈层和情感共振 , 更可能冲动消费 , 为悦己付费;
二 , 消费者整体判断识别平台促销的能力加强 , 对于传统的电商手段脱敏 , 他们更强调性价比和理性消费 。
这可以理解场景的不同 , 就像你不会用买一杯奶茶、一件T恤的思考方式 , 去衡量如何购买一部手机、一辆车 , 但总体来说 , 大家都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 。 而在定义“何为价值”时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
内容电商已经是电商转型的大趋势 。 如何培养用户心智 , 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如何更好地向客户种草和安利 , 是这场战役的关键 。
知乎在内容电商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 提出了知识电商 , 它试图验证两个命题:
一 , 以理性消费为特质的电商模式 , 能否在如今的饱和市场中存活下来、开辟不一样的道路;
二 , 知乎依靠知识、专业性驱动的 , 能否成为一种更健康、更品质、打击假货等乱象的新思路 。
每个平台都希望能加快消费者下单的速度 , 在鼓吹买买买的直播声时 , 能主动推动理性决策、理性消费的知乎 , 是电商中的一股清流 , 也是中国电商高质量之路的一次勇敢尝试 。
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在“剁手”前习惯在知乎上做攻略 , 查看专业用户的建议 。 知乎本身的知识调性和求知氛围很强 , 除了专业性之外 , 打开脑洞、好奇探索、兴趣共鸣也都是知乎的关键词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靠性价比、兴趣共鸣吸引来的消费者 , 最终要建立出信任 , 才算是真正成为了留存的客户 。
在知乎寻找产品的用户 , 他们对于知乎上专业、全面的回答 , 抱有一种信任 。 无论最终成交与否 , 读者都能产生“获得感” , 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决策 。
这种基于知识产生的信任 , 就是知乎发展知识电商最宝贵的财富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知识电商 , 与众不同
在知乎上 , 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
知乎创始人周源曾说 , “知乎的核心 , 是以社区为土壤、以质量为导向 , 建立起的以问答为基础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机制 。 ”
逛知乎的用户 , 内心都有一个明确的焦虑或问题 , 知乎能够深刻的了解它的用户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 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频次在消费 。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问答式在线社区 , 如果知乎选择的是要挣快钱、快速变现流量的道路 , 那么它大可以照搬和学习当前的流量营销套路 , 但是知乎一直在平衡其商业化模式 。
在刚刚过去的618活动中 , 知乎用户创作出的带货回答近200万条 , 带货内容总浏览量破11亿次 , 总订单量同比增长124% , GMV同比增长125% , 每单均价近700元 。 如果把每个回答都看作一家商店的话 , 知乎在短短的618期间 , 就造就了足以容纳200万家店的超级市集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从一个小众的精英问答圈子 , 成长到大型知识社区 , 到今天仍然坚持传递知识、理性主义 , 这种中国网络社区一脉相承的定力和冷静 , 在如今内卷妖魔化的流量场上极为少见 。
基于理性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更好的商业化 , 知乎的电商之路其实也是对当今电商发展的一次反思 。 能不能走出更有质量的GMV发展道路 , 在用户、内容、商业化的“不可能三角”平衡中 , 能不能站着也把钱挣了?
想要把知识变现、专业驱动电商的知乎 , 为自己准备了三张牌:
  • 一 , 内容资产复利:优质创作者和海量问答沉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知乎有4310万个内容创作者 , 贡献了3.152亿个答案和问题 。 MAU (月活)7570万 , 月互动6.757亿次 。
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社区 , 做到这个体量规模之后 , 在全国成为了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 。 其吸引和聚集的优质创作者和海量问题沉淀是其重要的核心资产 , 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输出 , 并产生复利 。
知乎答主多为垂直专业用户背书:天文学物理学博士、动物学博士等等 , 在其他平台非常少见的专业人士 , 在知乎上是广泛分布的常态 。
这些人在一个个问题下聚集起来 , 形成“一个问题就是一条街 , 一个回答就是一家店”的规模效应 。 问答内容覆盖1000多个垂直领域 , 多元化内容也催生了细分消费品类的快速增长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基于相同需求的消费者 , 和不同专业的知识分享者因此连接起来 , 形成一个大的意见场和市集 。
在618期间 , 有超过2.4万答主通过内容「开店营业」 , 他们来自3C数码、时尚美妆、家居、汽车、母婴、教育、金融等30多个领域的从业者、爱好者和专业人士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知乎数码盐究员“长亭Time”的一条回答“打算在 2021 年的 618 买手机 , 有什么推荐的机型?” , 在618期间创造了带货超160万的佳绩 。
  • 二 , 超级长尾效应:价值穿越周期 , 可复制的复购链
在知乎上寻找产品的消费者 , 一般都具有主动性 , 往往有一个明确的产品需求或是产品比较 。
知识电商的理性决策属性 , 在选品上也更加看重主动挖掘商品本身的价值 , 而不是进行短期的营销行为 。
这种精准的匹配本身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 不管最终成交与否 , 消费者都收获了理性判断和鉴别的能力 。
也往往如此 , 一篇诚心而优质的好物推荐 , 在知乎上也能够穿越时间的周期 , 积累超级长尾效应 。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 , 一篇由知乎答主@蓝大仙人的《液晶智能电视选购攻略》的文章 , 对市面上的液晶智能电视进行了详细的科普 , 并从不同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匹配 , 为消费者搭建起了一个购买智能电视的选品框架 , 至今仍然在产生订单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这些优质问答 , 往往通过构建框架的知识体系 , 认准商品价值本质 , 从而跨越时间周期 , 不断被激活变现和复购 。
  • 三 , 高质量GMV:高客单价+品质消费的场域
知乎一手连接更有品质追求、看重价值的消费者 , 一手聚集提供理性分析的专业人士 , 从而构建出一条更加优选的供应链 。
在618期间 , 知乎用户每单消费均价近700元 。
此外 , 知乎联合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洞察知乎用户消费行为 , 发现用户在知乎市集找到了“品质生活”的真谛 。
他们发现 , 订单排名前100的品牌 , 集中分布在3C数码、家电、家居、食品、美妆等品类 , 其中新兴消费品牌的占比明显提升 , “科技感”和“平替”成为知乎用户发现和消费好物的关键词 , 像智能设备、智能家居、母婴产品、大健康类产品订单增长明显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在知乎带货前100的问答中 , 内容集中突出“科技感”、“新奇感” , 极大丰富了用户的“获得感” , 体现出了知乎知识内容社区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
通过连接更有品质追求、看重价值的消费者 , 与更加优选的商品 , 在这一过程中 , 知乎也相当于在先期就清理整治了一大批如假货、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 。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走出一条高客单价x复购率的商业化道路 , 也是另一番风景 。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
文章图片

用知识穿越周期
中国电商的增速下降到10% , 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发展瓶颈 。
简单粗暴的低价促销 , 很难获得长期商业模式的支撑 , 消费者对于商品要求的阈值也越来越高 。
后发者在不断打破现有的商业模式 , 在另辟蹊径的途中进行跃升的探索 。 下一步该落脚在哪里?
不得不说 , 知乎的知识电商让人眼前一亮 。
让知识成为力量 , 让知识成功变现 , 这是知乎的远大蓝图 。
内容社区的本质就是用户间信息的交互 。 知乎选择了“站着挣钱”的道路 , 回归到理性主义和本质价值中:
【平台|知乎,能不能站着还把钱挣了?】让用户、创作者、商家建立起更高效的沟通链路 , 在电商生态中释放更高质量的可能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