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上市临门一脚按下暂停键,Soul背后有何布局?

社交平台Soul今日发布声明 , 宣布暂停美股IPO流程 。 声明称管理层慎重思考后 , 决定先暂停IPO的定价流程 , 大股东腾讯也支持这一决定 。 目前Soul运营一切正常 。

AI财经社|上市临门一脚按下暂停键,Soul背后有何布局?
文章图片
图1/5

撰文/骆华生 何畅
编辑/董雨晴
社交是人类永恒的需求 , 在资本市场 , 它则是许多投资人心中的白月光 。
在这个领域不久前又传来了一则令人兴奋的消息 。 北京时间5月11日 , 社交产品Soul正式提交IPO招股书 , 拟于纳斯达克上市 , 股票代码为“SSR” 。 而据最新消息 , 其在更新定价区间后 , 收获了非常火爆的市场反馈 。 公司由此收到了其它资本运作的可能性 , 故而暂停了IPO定价流程 。
据AI财经社了解 , Soul原计划募资2亿美元 , 实际截至暂停前 , 已经募资超过30亿美元 。 上市只剩临门一脚 , Soul却按下了暂停键 , 主要原因是有新的股东提出除了资本层面合作外 , 希望未来在战略合作上能够强强联手 。 大股东腾讯也对此表现出极强的兴趣 , 高度赞同这一决定 。 而具体的合作内容 , 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对外公布 。 一位知情人士还透露 , “所谓外界人猜测的与同行的民事诉讼导致IPO暂停 , 纯属无稽之谈” 。
Soul为何会受到资本的青睐?一项数据或许可以从侧面解答 。
成立五年 , 如今的Soul 有73.9%的DAU由Z世代贡献——他们乐于分享 , 追求真实而自由的表达 , Soul的轮廓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描摹中渐渐演变为今日的样子——基于兴趣图谱建立关系 , 并以游戏化玩法进行产品设计的新一代年轻人虚拟社交网络 。 同样的 , Soul也通过反复的产品更迭 , 为包括Z世代在内的用户提供更适合的社交土壤 。

AI财经社|上市临门一脚按下暂停键,Soul背后有何布局?
文章图片
图2/5

此外 , “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火 , 对Soul而言 , 社交元宇宙正是对其灵魂社交本质的延伸 。 有意思的是 , 当进击的Soul将与元宇宙相关的愿景和畅想铺陈开来 , 接下来 , 它又要给资本市场讲述怎样的故事?
【AI财经社|上市临门一脚按下暂停键,Soul背后有何布局?】5年成长路
Soul之所以能成为Soul , 源于其创始人张璐的个人感悟 。
彼时 , 她纠结于无法在微信上毫无压力地自由表达 , 只好将想发的动态设置为仅自己可见 。 对张璐而言 , 她需要一个用来倾诉的“树洞” , 只是 , 市面上并没有这样的产品 。
此前并无互联网从业经验的张璐决定自己动手 , 以降低孤独感、提升由关系联结带来的幸福感为原点 , 由此一脚迈入了社交领域 , 也开启了Soul作为兴趣社交应用的独特进击之路 。

AI财经社|上市临门一脚按下暂停键,Soul背后有何布局?
文章图片
图3/5

2016年11月 , Soul正式上线 , 和其他社交平台相比 , Soul不支持真人头像 , 弱化对外形的要求 , 更强调用户性格、兴趣等精神特质上的契合 。 曾有用户感慨 , “超萌捏脸”功能的存在不仅缓解了自己对于暴露身份的焦虑 , 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 , 甚至“沉迷其中 , 有点容易上瘾” 。
不仅如此 , 当用户完成灵魂测试问卷填写、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全新人格 , 再进一步打上个性化的引力签后 , 无论是进入游戏房间、加入群聊派对还是发布个人状态 , TA都可以不设限地与任何人进行交流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Soul的确称得上是一个有别于其他传统社交产品的“异类” 。 这一点也精准击中了Z世代年轻人的需要——他们渴望与画像相近的人沟通 , 向往自由表达的空间 , 期待获得即时反馈并收获情感上的支持与认同 。 而Z世代移动社交市场的前景不可小觑 , 数据预计 , 2024年Z世代用户将达3.31亿 , 占社交市场总规模的三成以上 。
Soul招股书显示 , Soul的用户基数增长速度相当可观 , 自2020年7月起 , Soul每月的MAU用户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05%以上 。 用户黏性方面 , 2021年3月 , 在Soul每月活跃天数超过15天的用户占比为56.4% , 对比上一季度 , 即2020年12月活跃超15天的用户中 , 有78.4%的用户在三个月后仍维持相同活跃度 。 更为关键的是 , Soul的日均DAU打开次数为24次 , 且日均DAU使用时长在40-50分钟 , 57.1%的DAU会选择发送私聊消息 , 平均每天发送点对点消息62条 。
由此可见 ,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 , Soul已凭借兴趣图谱和游戏化玩法的产品设计 , 奠定了高黏性、高互动的庞大用户基础 。 作为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手机的原住民 , Z世代热爱分享 , 乐于表达 , 他们描摹出Soul的轮廓 , Soul也为他们提供了更适合的社交土壤 。 另一方面 , Soul始终在通过更多元、丰富的社交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社交需求——这正是保持并提升用户留存的重要因素 , 也是Soul不变的底层逻辑 。
于是 ,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Soul对自身的定位是“基于兴趣图谱建立关系 , 并以游戏化玩法进行产品设计的新一代年轻人虚拟社交网络” 。 回顾其发展历程 , 可以用“无限优化”四个字概括 , 这是最有效的策略 , 但也最难 。 虽然社交行业门槛不高 , 但吸引用户并完成留存却并非易事 , 顺畅的体验、新奇的玩法、良好的氛围、安全的社区环境等缺一不可 , 每一项都将影响到用户停驻与离开的决策结果 。
实际上 , Soul发展的五年间 , 也是社交赛道由资本热潮到趋于冷静的五年 。 在巨头凝视与监管收紧之外 , 接下来如何保证增长、加强变现也是Soul必须回答的问题 , 更多的故事尚待娓娓道来 。
“让正确的人相遇”
早在2018年 , 民政部曾公布一份数据 , 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4亿 。 大量单身人口的背后 , 也是孤独作为一种时代情绪的大爆发 。 一人食、宠物经济、剧本杀 , 新经济业态的崛起证明了单身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抵抗着孤独 。
在中国 , 社交经历了从线下集体生活到线上的转变 , 而这一代年轻用户 , 由于独生政策 , 对于陪伴和认同有着更为深切的渴望 。 他们往往展露出渴望认同的社交特征 , 其社交渠道也多来自于各种兴趣社区 , 例如B站、贴吧和豆瓣 。
而抵抗孤独 , 本质上是寻找同类的过程 。 从最初到现在 , Soul一直是按照星球分类 , 进行兴趣社交 。 在Soul的用户初筛中 , 用户通过测试被划分到不同的星球 , 顺着标签 , 让灵魂相遇 。

AI财经社|上市临门一脚按下暂停键,Soul背后有何布局?
文章图片
图4/5

2019年时 , 张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这可能是Soul和其它社交产品不太一样的地方 。 相比带有目的性地去推进某种社交关系 , Soul更推崇让正确的人相遇 , “我的设想其实很简单 , 就是用户会一直想打开Soul , 每次能在这看到自己认同的内容 , 也可以在上面打发时间 , 和别人聊天互动 , 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 但又不会感到有压力 。 ”
这有效降低了Z世代的社交成本 。 22岁的可达就是Soul的用户 , 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支教老师 。 支教时 , 他每天花费1个多小时的时间 , 跋涉于3200海拔的山路间 。 在结束这段支教历程后 , 他将这段故事发到Soul上 。 而在Soul上 , 还有超过30000名像他这样的用户 , 他们支教的足迹遍布贵州、云南、柬埔寨、坦桑尼亚及世界各地 。
而在Soul上 , 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 张璐还曾发现 , Soul有一部分忠实用户是消防员、医生和警察 。 这些工作始终处于高压状态的用户 , 将Soul当成他们压力的一个出口 。 他们在这里倾诉工作外的孤独 , 通过共同兴趣相遇“有趣的灵魂” 。
相比线下社交破冰难度的递增 , 和线上社交的日渐荷尔蒙化 , Soul的兴趣社交及有效的游戏互动玩法 , 打造了更高粘度的社交氛围 。 在群聊派对这个去年上线的功能中 , 用户可以练口语、开Soul狼人游戏 , 甚至策划一个小型的线上派对;通过脸基尼、漫画滤镜等游戏化的玩法 , 用户不必再因外貌、收入等社会标签产生焦虑 , 得以更简单地通过聊天进行连接与沟通 。
当时为了鼓励用户推出更多优质内容 , Soul推出了SSR这一机制(Soul Super Real) , 主要目的是挖掘并扶持优质创作者 , 展现出新一代年轻人正向的生活面貌和追求 , 传递Z世代有趣、多元、温暖、真实的社交面貌 , 通过圈层社交引导正向价值观 。 SSR们的优质创作也提高了用户留存 , 成为吸引用户的飞轮 。 在透过兴趣及UGC形成更精准的标签后 , 用户得以快速找到社交的切入点 。
而现在 , 种种数据都表明 , Soul已经成为了Z世代认可的社交方式 。
社交元宇宙的未来
资本竞赛、大厂角逐、大众热议……毫无疑问 , “元宇宙”概念已经成为今年最大的热点 。
源自科幻小说《雪崩》的元宇宙 , 是由metaverse的英文直译而来 。 而电影《头号玩家》中建构的虚拟空间 , 被理解为最接近元宇宙概念的未来社会新的娱乐构建形式 。 在这个平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里 , 电影《头号玩家》中年轻的主人公为了躲避贫富差距极大的现实世界 , 一头扎进绿洲的虚拟世界中 , 获得在满目疮痍的现实中而无法获得的友情、爱情和成就感 。 而这些要素则被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Roblox》定义为身份虚拟、沉浸感、社交、低延迟等 。 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 如VR、AR等技术的发展 , 也将为线上重塑虚拟空间提供基础 。 而在这个新的框架内 , 人们可以通过虚拟身份进行新的探索 。

AI财经社|上市临门一脚按下暂停键,Soul背后有何布局?
文章图片
图5/5

以元宇宙这一概念为核心 , 今年各个大厂已经展开了角逐 。 技术带动内容革命、抢夺用户注意力 , 人们对于这个尚未完全落地的概念寄托了无限的想象 。 在海外市场 , Roblox以400亿美元市值成为“元宇宙第一股” , 同样与元宇宙相关的《堡垒之夜》Travis Scott的10分钟演唱会至今为玩家所津津乐道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 , 国内Z世代的总人口为2.64亿人 , 约占当前总人口(14亿人)的19% 。 而腾讯在2019年曾发布《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 , 显示Z世代的消费贡献有望达到总人口的40% 。 而Z世代作为社交媒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 更乐于传递自身价值主张 , 并希望以此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
在线下社交走向复杂化、陌生人社交转向荷尔蒙驱动的同时 , 对于强调自我、寻求价值认同的Z世代来说 , 元宇宙则提供着新的社交可能 , 寄托了以更低的社交成本进行社交的希望 。 由于降低社交成本 , 元宇宙使得Z世代用户可以把时间用在社交更值得探索的部分上:兴趣、价值取向和多元话题的探讨等 。
这些元宇宙与社交结合的要素 , 都恰好与Soul的理念和产品设计不谋而合 。 用户在Soul平台上的虚拟身份 , 消解了现实身份可能带来的焦虑感 , 而游戏化的设计使得社交破冰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展开 。 Soul的社交元宇宙 , 是对其兴趣社交本质的延伸 。 在平台所搭建的虚拟社区中 , 用户以兴趣集群 , 通过自定义的引力签和声音名片丰富人设 , 再驱使平台根据用户行为不断完善兴趣图谱 。 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等形式开启对话 , 也可以加入群聊派对、Soul狼人等快闪游戏 , 以更高效地推动社交关系沉淀 。
在Soul平台上 , 许多社交活动也推进的尤其顺畅 。 大学毕业后 , 曾加入植树协会的大灰仔便经常在Soul上记录自己的植树日常 。 通过Soul , 他发动其他Souler(指Soul的用户)一同投身于这项环保行动当中 。 而因为种树 , 大灰仔还与一位热爱潜水的Souler相识 , 两人通过Soul结成好友 , 相约去菲律宾潜水 。
张璐曾将Soul的目标定义为链接正确的人 , 即用户的表达并不是为了得到多少人的认同 , 而是为了获得“正确的人”的共鸣 。 而Soul也为这套社交元宇宙打造了配套的基础设施 。 通过Giftmoji电商以及个性化皮肤及装饰服务 , Soul为Souler制造出更接近于现实的平行世界体验 , 这为Z世代用户对Soul有认同感、将其视为社交工具首选奠定了基础 。
就在近期 , Soul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 , 打造出当红游戏《原神》的游戏厂商米哈游还以8900万美元参与了Soul的私募配售 , 这个被称为“上海F4之一”的游戏大厂与Soul的联合 , 也引发了未来有关元宇宙扩展的更多猜测 。
毫无疑问 , 这会为Soul提供新的资本故事 。 在2017年社交创业的热闹散去后 , Soul为这个赛道提供了新的样本 。 张璐曾说 , 孤独感需要被满足 , 而Soul这样的产品也因此被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