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崔丽 见习采访人员韩飏)广袤蔚蓝的南海中 , “深海一号”能源站巍峨矗立 , 如同一个巨大的钢铁“巨无霸” 。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用于开发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 , 堪称“深海一号”的心脏 。 随着6月25日“深海一号”大气田顺利投产 , 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然心跳中 , 中国由此开启通往南海深水“宝藏”大门 , 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历史性跨越 。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深海一号”能源站总高度达120米 , 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 , 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 。 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 , 可以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 , 可以环绕海南岛一周 。 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设计标准建造 , 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 。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陵水17-2项目总经理尤学刚介绍 , 能源站搭载近200套关键油气处理设备 , 在建造阶段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 , 即在全球首创半潜平台立柱储油 , 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 , 采用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半潜平台桁架式组块 , 首次在陆地上采用船坞内湿式半坐墩大合拢技术 , 同时运用13项国内首创技术 , 突破12项关键核心技术 , 是我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 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存储和外输一体化功能 ,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 。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中 , 更有一批“深海先锋”勇涉深海险区 , 以使命担当的精神 , 以科学求实的创新 , 让“深海一号”能源站从蓝图成为现实 。
建造这样一个“海上巨无霸” , 需要多长时间?“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答案是:20多个月!而与“深海一号”能源站规模相近的海外Na Kika平台周期约38.8个月 。
这一令人惊叹的建造速度 , 是 “基建狂魔”在空前考验下实现的 。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 给这一重大工程以沉重一击 。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全力以赴、全情投入 。 在南海 , 海上施工团队进入有史以来介入的最深海、铺最深的管、在海底插入了最深的桩 。 其中 , 海管铺设首次迈进1542米水深 , 并创造了单日3.42公里铺设效率新记录 , 用时5天完成了7套深水海管终端结构安装作业 , 用实力展现了中国速度 。
而“深海一号”能源站平台实现高精度合龙 , 累计公差仅在40毫米左右 , 在同类工程中 , 这种合龙精度世界罕见 , 令海外同行发出惊叹:““奇迹!”
“这背后是来自中国的管理实力!”尤学刚说 , 这是建立在高质量、高水平之上的“中国速度” 。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2020年10月 , “深海一号”能源站进入合龙阶段 , 重逾1.5万吨的桁架式半潜平台组块与相当于20层楼高的下部船体精准合龙 , 合龙上面立柱和甲板下结构只有5毫米偏差 , 效果比预期还要好 。 尤学刚和团队一班人手心几乎攥出了汗 。
通过成功实施合龙工程 , 我国半潜平台船体总装快速搭载和精度控制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在拖航阶段 , 重逾5万吨的深海半潜油气生产装备实施超长距离拖航在国内尚属首次 , 面临海况复杂多变、拖航运动幅值较大、多艘拖轮并行碰撞风险等诸多挑战 。 拖航途中 , 受海洋横涌影响 , “深海一号”能源站上部横向摇动最大达到8米 。 同时 , 受冷空气影响 , 海上风力一度达到9级 , 面对极端挑战 , 拖航团队全员24小时待命 , 通过调节平台吃水深度保持平台的平稳航行状态 , 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动态控制航速、拖缆长度和拖缆张力等有效手段 , 科学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 在3艘大马力拖轮共同牵引下 , “深海一号”能源站从山东烟台出发 , 先后穿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 , 历时18天、航行1600海里 , 最终安全顺利抵达陵水海域预定位置 。

油气|听!来自“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砰砰心跳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评价说 , 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层面看 , 我国去年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都超过70%和40% , “深海一号”气田投产后 , 高峰年产天然气32.5亿方/年 , 可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 凝析油24.7万方 , 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用能比较集中的华南、华东地区意义重大 。
周守为认为 , 从深水油气开发的层面看 , 深水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接替区 , “深海一号”气田所在海域水深在1200-1500米左右 , 属于超深水 , 开发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 , “深海一号”气田的勘探开发 , 攻克了一系列深水技术难题和挑战 , 如果说“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代表了我们在深水钻井技术上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 那么“深海一号”则代表了我们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 代表着我们已经跻身世界深水油气开发阵营 , 在南海能够自主开发、建设深水油气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