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港媒:京东、滴滴和美团,借助脱口秀吸引Z世代和千禧一代

【脱口秀|港媒:京东、滴滴和美团,借助脱口秀吸引Z世代和千禧一代】香港《南华早报》6月26日文章 , 原题:中国科技巨头京东、滴滴和美团为何正借助脱口秀吸引Z世代和千禧一代正如许多中国企业发现的 , 笑不仅有益于灵魂 , 还有利于生意 。 过去几年来 ,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发现一种新颖的广告方式 , 它不仅被用于吸引更年轻顾客 , 还能为品牌造势 。 这就是量身定制的脱口秀 。
从京东到美团 , 中国大企业正纷纷利用网络喜剧和令人捧腹大笑的视频 , 锁定这个国家越来越有鉴赏力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者 。
滴滴出行2019年推出脱口秀 , 花钱请几名崭露头角的喜剧演员吐槽 , 以在该平台发生一系列司机攻击乘客事件后帮助修复名声 。 此举获得成功后 , 苏宁、阿里巴巴等其他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跟进 , 开始为自己此前专注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广告库增加喜剧内容 。 独立喜剧作家莱纳斯·关(音)说:“他们正转向脱口秀 , 因为这种形式日益受到欢迎 , 更能代表中国年轻人对消费、生活和社会的品位与观点 。 ”
企业对脱口秀的热捧 , 还为中国新兴的喜剧业注入一剂强心剂 。 相关活动正在中国各地火起来 , 职业脱口秀演员的收费已是几年前的3倍 。 “当红脱口秀演员的出场要价高达100万元 , 几年前才30万元” , 关说 , “加上数千万元的宣传推广费 , 一场45至60分钟的表演总费用能达3000万元 。 即便如此 , 各行各业的品牌仍在一拥而入” 。 直播脱口秀迅猛兴起 , 尤其在疫情期间 。 传统喜剧俱乐部也在中国城市生意兴隆 , 吸引着越来越多热衷于吐槽社会问题的年轻白领和学生 。 “去年 , 一名脱口秀演员每月通常有机会表演四五场” , 东莞资深喜剧演员梁晓智(音)说 , “今年由于需求旺盛 , 我每月至少在全国各地演出16场 , 最高多达30场” 。
对于疫情带给人们的艰难 , 开怀大笑或许是完美解药 。 梁说观众大多是80后和90后 , “观看最新演出 , 尤其是线下的 , 能深入了解中国年轻人如何看待社会” 。 如今 , 投资者和赞助商都在尽力找到能引发年轻观众共鸣的话题 。 (作者He Huifeng , 崔晓冬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