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四川发现中国最小的恐龙jio印

最大的恐龙有多大?
也许大家能够想象 。
但最小的恐龙有多小?
最近 , 答案可能有了 。
6月26日 , 由自贡恐龙博物馆江山副研究馆员、彭光照研究馆员、叶勇研究馆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等组成的中外古生物学家学研究团队宣布 , 他们在四川自贡富顺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 , 其中包括了一个长仅10.2毫米的微小恐龙足迹 , 可能揭示了兽脚类恐龙的早成性或极早成的发育策略 。 论文发表在本期的《历史生物学》杂志上 。

恐龙|四川发现中国最小的恐龙jio印
本文图片

村民挖池塘蓄水发现“鸡爪印”
1998年7月 , 富顺县永年镇五里村村民丁永富、丁永健兄弟为解决家里日常洗菜、洗衣等用水 , 决定利用自家房屋旁边的空地开挖一口池塘来蓄水 。
由于表面松散堆积物下面全是坚硬的黄灰色砂岩 , 于是丁家兄弟就将开采出长条形石块铺在池塘四周当做垫脚石方便大家行走 , 虽然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有时也注意到有些岩石表面布满“鸡爪”似的形状 , 但是大家并没有往心里多想 。
随着近些年恐龙足迹化石的不断发现、恐龙足迹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宣传报道的不断加强 ,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恐龙足迹化石有所认识和了解 , 丁永富的女儿丁丽就是其中一员 。 2017年4月 , 她在网上发布了几张老家池塘旁边的垫脚石的照片并询问照片上的“鸡爪”是不是恐龙足迹 , 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丁丽取得联系 , 并详细询问了照片上岩石所在的具体地点和前去调查需要联系的人员 。
2017年5月初 , 自贡恐龙博物馆先赴实地进行查看 , 确认是恐龙足迹无疑 。 5月中旬 , 自贡恐龙博物馆在与对方协商好以后 , 将这些恐龙足迹化石征集回自贡恐龙博物馆收藏保护 , 并开展研究 。
经过对周边岩层露头的踏勘 , 学者认为该足迹化石产出层位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 。

恐龙|四川发现中国最小的恐龙jio印
本文图片


这个脚印被认为是“中国最小恐龙足迹”
自贡恐龙博物馆本次征集的标本有八块足迹板 , 为了精确勾勒足迹的轮廓 , 课题组使用了三维图片重建 , 数据分析可视化 , 和三维点云处理软件制作了三维图片 , 在这个过程中 , 五号岩板上面一个非常微小的足迹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
五号岩板约0.35平方米 , 上面至少有44个三趾型足迹 , 足迹密度约为120个足迹每平方米 。 其中一个足迹非常小 , 它长10.2毫米 , 宽9.6毫米 , 有三个明显的趾头 , 其中第III趾最为突出 , 没有清楚的趾垫 , 每趾上都有一个相对较钝的爪印 。 该足迹是目前中国记录的最小的恐龙足迹 。

恐龙|四川发现中国最小的恐龙jio印
本文图片


相对这个小足迹 , 岩板上其它足迹要大一些 , 长度在2.2—6.2厘米之间 。 从形态上看 , 这些足迹可以归为跷脚龙足迹类 , 跷脚龙足迹常见的尺寸小于15厘米 。
与绝大多数微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一样 , 富顺标本是由刚出生不久的小恐龙留下的 , 还是由一个成年的小型恐龙留下的 , 仍然没有定论 。 岩板上保存了一系列大小不一 , 但形态相对一致的足迹 , 可能代表了不同发育阶段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集合 。 因此 , 学者倾向富顺微小足迹是由刚出生不久的小恐龙留下的 , 其足迹制造者的尺寸估计约为12厘米长 , 大致相当于现代的麻雀 。


恐龙|四川发现中国最小的恐龙jio印
本文图片


“作为一种典型的遗迹化石 , 该恐龙足迹蕴含了丰富的信息 , 是恐龙当时的动态行为的缩影 。 恐龙足迹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有效判别当时当地动物群的组成 , 而且这些信息正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骨骼化石的局限性 。 ”学者介绍 , 同时 , 可以根据恐龙足迹 , 判断恐龙当时的运动状态 , 如行走、奔跑甚至游泳等 。

恐龙|四川发现中国最小的恐龙jio印
本文图片


自贡富顺发现的足迹组合扩大了该地区下侏罗统地层的恐龙化石记录 , 这也是第一次记录到自贡侏罗纪时期微小型兽脚类的恐龙足迹 , 揭示了兽脚类恐龙的早成性或极早成性 , 也可能有微小成年造迹者存在的可能性 。
大量的跷脚龙足迹等足迹表明当时当地兽脚类恐龙的高丰度 。 这些兽脚类恐龙被证实广泛分布在侏罗纪早期的四川盆地 , 该发现对恢复该地区古生态、古地理、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能有这么可爱的小jio印 ,
这只小跷脚龙一定很可爱吧!(据四川日报)
【恐龙|四川发现中国最小的恐龙jio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