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确认黑洞与中子星并合:
黑洞像“吃豆人”一样吞噬中子星
文章图片
黑洞与中子星并合(艺术概念图)图片来源: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
科技日报北京6月29日电(实习采访人员张佳欣)据《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29日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论文 , 国际研究团队证实了2020年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意大利的处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两个引力波事件 , 确实来自黑洞—中子星并合的过程 。 这一发现记录了来自约10亿年前的宇宙中两个最极端、最神秘的物体的碰撞 。
如果把宇宙看作一个湖面 , 每个有质量的物体都是“宇宙湖面”中的“船” , 当“船”移动或相撞时 , 即物质和能量发生剧烈运动和变化时 , 就会导致“湖面”产生“涟漪” , 这个“涟漪”便是引力波 。
【探测|最新研究:黑洞像“吃豆人”一样吞噬中子星】论文合著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苏珊·斯科特表示 , 中子星与黑洞的“死亡螺旋”碰撞发生在大约10亿年前 , 由于二者质量如此之大 , 所以直至今天 , 他们还能探测到碰撞在宇宙中产生的“涟漪” 。
“每一次碰撞都不仅仅是两个巨大而致密的物体聚集在一起 。 黑洞吞噬了它的伴星中子星 , 这场面真的就像‘吃豆人’一样 。 ”斯科特说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引力天体物理中心的约翰尼斯·艾希霍尔茨说 , 这两次探测最初是在2020年1月5日和15日进行的 。 当月 , 研究团队探测到GW200105和GW200115(以探测日期命名)两个引力波事件 , 显示存在一种“混合型”新系统——每个对都由一颗中子星和一个黑洞组成 。
艾希霍尔茨称 , 虽然这种对黑洞吞噬中子星的探测非常罕见 , 但他们10天之内探测到了两次 。 其中一次(GW200105)是一个质量是太阳9倍的黑洞和一颗质量是太阳2倍的中子星;另一次(GW200115)是一个质量大约是太阳6倍的黑洞和一个质量是太阳1.5倍的中子星 。 而在2019年探测到的两个引力波事件(GW1900814和GW190426) , 尚不能确定是由黑洞—中子星并合产生的 。
斯科特表示 , 团队之前捕捉到了许多涉及两个黑洞碰撞和两颗中子星相撞的事件 。 现在 , 他们已经完成了“拼图的最后一块” , 即首次确认观测到来自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的引力波 。
研究人员说 , 他们的观察将有助于揭开宇宙中“最复杂的奥秘” , 包括物质的构成、空间和时间的运作等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