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庆|人机共存时代来临服务机器人渐成大众需求

从服务机器人到飞行机器人 , 从工业机器人到可以治病救人的微纳机器人 , 机器人正日益普遍地出现在人们身边 , 带来了更便捷的生活 。 采访人员从正在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获悉 , 机器人与人类共存的时代已经到来 , 并不断突破传统探索智能生活的未来图景 。
飞行机器人上岗外卖物流业
“未来机器人会不会像人一样无所不能?”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孙富春在会上向采访人员称:“答案是很接近可能 。 ”
大众对机器人应用的未来充满着畅想 , 而在不少领域 , 这已经渐渐成为现实 。 孙富春称 , 目前包括飞行机器人和无人机 , 已经在外卖、物流、工业等领域展开实验性探索 。 不过对于未来飞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 孙富春认为 , 相比于城市 , 其实飞行机器人更适用于一些乡村与偏远地区 , 这样才能最大化其价值 。
“疫情与救灾等领域 , 甚至于高层建筑的清洁等环节 , 还有农业采摘、矿山开发、巡检安防等 , 也是飞行机器人和无人机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 。 ”孙富春解释 , 近期翼龙无人机通过建立空中基站 , 在河南水灾救援阶段就发挥了很大作用 。
【刘连庆|人机共存时代来临服务机器人渐成大众需求】微纳机器人5年内可获进展
微纳机器人虽然只是微米纳米尺度的微小机器人 , 但却有着治病救人的潜在能力 。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研究室主任、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副主席刘连庆在会上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国内微纳机器人的研发进展相对较快 , 在临床上 , 国内试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进度差不多 , 大致都已进入到老鼠等小动物的试验阶段 。
“今后微纳机器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针对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 。 ”刘连庆称:“这就包括了解决注射型微纳机器人进行人体疾病治疗的难题 。 ”
不过刘连庆也坦言 , 微纳机器人要进展到人体临床阶段还需要一个过程 , 预计在5年内 , 微纳机器人有望先在大动物的临床试验上取得一定进展 。
机器人替代手机成服务入口
“大家不必怀疑 , 我们已走入一个人机共存的时代 。 ”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在会上称:“虽然大家还很依赖于手机 , 但未来通过人机共存主动交互的形态 , 机器人将会成为新一代家庭服务数据的入口 , 我们不需要再亲手通过键盘去互相沟通 。 ”
谭旻表示 , 目前有观点认为 , 2030年机器人数量将与人类数量等同 , 那时全球会有100亿台机器人服务100亿人 。
疫情使得无接触式服务成为一种刚需 , 在谭旻看来 , 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始 , 服务机器人也正在变成大众需求 。
谭旻透露 , 目前有报告对全球和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做出预判 , 到2025年 , 美国这一产业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人民币 , 中国则会有1500亿元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 具体涉及到教育机器人、康养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检测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 。

推荐阅读